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有一个共同规律.即腐败分子多为“高学历”、“高文凭”.不是博士.起码也是硕士。细查他们的履历.发现所谓“高学位”多为在职所读。一面“日理万机”.一面完成学业.让人不得不佩服其精力充沛、能力超强。他们拿着的是真学历,却没有真本事.名不符实的学历背后.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我们学历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最近.广西电视台卫星频道的《广西新闻》受到多方瞩目。国家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对若干个卫星频道2003年的新闻节目反复比较后认为.《广西新闻》“创意得当.制作精良.在各个地方台的同类节目中比较突出”,“他们的许多做法对兄弟台同类节目的制作人员不无借鉴作用”。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就此批示:“请广西广电局、广西电视  相似文献   

3.
在孩子打完防疫针后,有些家长给孩子吃些小鱼小虾等发物,目的是让防疫针“发”出来,效果好;还有的家长则相反,他们认为必须忌口,才可能有效果,很多食物都不敢给孩子吃。在农村,上述做法更为多见。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无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两三行字.三五句话,晒晒心情,诉诉苦恼。时下,这样在网上发微博已不算什么“潮”事儿了。可这条新闻报道的某装甲团坦克三连.在野外驻训条件下因陋就简.采用“微博”写在公示板的方式,听兵声。解兵难,让战士们在紧张忙碌的训练和单调枯燥的生活中得到丝丝安慰与温暖.可谓“微博在墙.感知在心”,做法有创意有效果。  相似文献   

5.
贺雄 《中国广播》2013,(9):13-14
在“非典”以后,我国卫生系统一直在强调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我们在探索自己的应急模式,也学习、借鉴着曰外的模式,怎么跟社区沟通,让群众找到我们,满足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问题。汶川地震,我们参加了,但是回过头来我们总感觉不是那么理想。这次芦山地震,由于我们专业性强、设备强,实际效果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6.
方成成  高晓珂 《新闻天地》2010,(8):I0009-I0009
“这种宣传形式好,通俗易懂.让市民一目了然。”在岳阳市岳阳楼区枫桥湖街道许家坡路段一人行道出口前,一块幽默诙谐的城管法规漫画告示牌前,一位路过的行人感叹的说。  相似文献   

7.
心理治疗     
做过些心理治疗.这让我时常反思心理治疗是否真地会对别人有些作用.想到此点的原因是我曾经体会到的自己个性上的某些弱点和缺点.改变起来也相当不容易.甚或有些无望。如此.再来堂而皇之地谈给别人,未免有些缺乏廉耻.这让人陷入绝望。在上述意义上,尼采说到“有些人能够拯救他们的朋友”但“却无法拯救他们自己”这一先知性的结论如何能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中国的很多领域内出现了“实名制”呼声。人们的初衷是.通过实名制.让贪官现形,让票贩子绝迹.让网络犯罪者露出真面目.让失信者守信——实名制,背负着太多人对社会公平的期待和对诚信的渴求——因此甚至出现了一些盲目迷信“实名制”的人和部门.他们对自已顿域莫须有地担忧因而提出了“实名制”.仿佛.“实名制”成了大家的救命稻草。而说到底.实名制仅仅不过是一个技术手段。它可以治标.不能治本。也许,对它的期待越多。失望也会越多。  相似文献   

9.
彭兰 《网络传播》2005,(3):32-33
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受众时时面临着迷失的危险:他们可能迷失在时间中,因为在所谓“全时化”的新闻报道方式中.新闻绵延不绝.却常常让人寻不到头.找不到尾,更无法看到一个事件完整的发展线索;他们也可能迷失在网页这个“空间”中,在密不透风的页面上,目光四处游移却找不到可以停留的地方.在由超链接不断引导的页面跳转中.如入迷宫;他们更可能迷失在堆积如山却又缺乏真正内在联系的内容里.似乎在“牛饮”却仍然不能解渴。  相似文献   

10.
晓方 《新闻前哨》2009,(9):94-94
如今媒体时常有一些“秀”才栏目——推出一些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人物.让他们上场“秀”一把特殊的“才艺”。尤其是电视台,借助可观赏性的优势.各种“秀才”节目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1.
朴哲弘 《出版参考》2007,(5S):30-30
韩国在“走出去”方面起步比较早,政府推动力度比较大,效果也比较好,以下就是韩国政府在鼓励文化出口方面的一些做法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李晶 《大观周刊》2012,(48):263-263
现在大多数小学生在提笔作文时都发愁,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更为突出。如何让学生南“怕”变为“爱”.找出一个更有助于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兴趣和水平的训练方法,这是我一直在积极探索的课题。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前哨》2009,(5):7-7
据广州日报:美国《华盛顿时报》从4月20日起每天新增一个“平民版面”.内容将由当地普通百姓提供,让他们有机会“当记者”.采写、报道社区新闻。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生村官的“出口”问题上,政府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办法,专家给出的办法是“买断”——这样不仅解决了出口问题,还让真正热爱农村的人扎根农村。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网络传播》2005,(4):91-91
“网络文学那种新的表现形态、新的思维模式都让我很兴奋.他们堪称当代文学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江少春 《大观周刊》2012,(44):184-184
1.1中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由家长的供给。中学生不是生产者。因此,对中学生的理财教育,我认为还是要把重点放在如何让他们学会合理消费上。让他们学会“节流”。  相似文献   

17.
范玲 《记者摇篮》2005,(12):47-47
都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其实记者并不是很轻松的职业,暂且不提“爬格子”的清苦.就是在写稿之前的采访阶段,就足以让许多人头疼。那么,采访需要怎样的技巧呢?采访时.记者应该把彼此的关系放在“朋友”的位置上.抱着一种真诚的态度,和他们探讨生活中、工作中最关心的话题,才能消除他们对自己的生疏、猜疑、不信任.使他们一吐为快。我们只有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扎扎实实地做人,用真诚、尊重、坦荡、智慧为自己的工作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8.
孟丽娟 《记者摇篮》2005,(10):28-30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拉网式采访利弊谈》。当编者读过全文之后,发现这种“拉网式”抑或“地毯式”的采访方式,只有利而并无弊。如果非要说有“弊”的话.也只是在实施这种采访方式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注意罢了,何弊之有?作者做“利弊谈”,大概是出于谦逊吧.其实,谦逊大可不必,这种做法实在是应当大加赞赏,大力提倡,说是一种“做法”,用语实在是有些轻了。套用一点现成的话说,这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除了文中所提及的“拉网式”报道对新闻队伍建设、对采编人员锻炼、对多出新闻精品等所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之外,还引发了人们对广播电视受众的报道领域及区域覆盖问题的思索。广播电视媒体不同于纸质媒体.它的受众覆盖面极广,可目前广播电视的报道领域及区域覆盖面却很有限,有许多报道盲区和盲点。辽阳人民广播电台实施的这一媒体发展战略.正在改变着报道面偏窄的状况,他们把新闻采访报道的触角伸向电波所覆盖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广播受众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这在新闻竞争激烈的今天,自然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选项,再立项 有些经销商被行业同仁戏称为“半杆子”,他们中许多人要么是曾经让“伪”产品狠狠斩上一刀,至今还残留一旦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隐痛:要么是因立场不坚定、目光不长远.而成为市面上畅销产品的“奠基者”.让后来者把握机遇.广纳丰利。追根溯源.不难发现.这一类经销商在做产品选项和立项时通常犯下四个致命错误:选项随意、立项主观、先热后冷、思路不明。  相似文献   

20.
在太空作业的宇航员总会和地面连线.他们的笑容让全世界感动。但,宇航员们都明白,每次太空行走都是“勇敢者的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