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远东运动会的创办与发展及对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远东运动会是近代亚洲地区最早的综合性运动会,从1913年—1934年分别由中、日、菲三国举办了共10届,中国承办了第2、5、8届。这是近代中国最早参与及承办的国际性综合运动会,不仅激发了国人对体育的关注,也促进了当时我国全国性体育组织的成立、运动员选拔机制的形成以及竞赛体制的形成,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利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近代私立中学的体育教育开展情况及其地位进行研究.中国近代私立中学较重视体育,率先在国内开设了近代体育课程,不断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或运动会,在传播近代体育项目、发展中国竞技体育、培养体育人才以及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体育交流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史上,私立中学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近代江苏省中等学校运动会的相关史料进行整理、归纳.研究认为:从1914年至1931年,江苏省中等学校运动会走过了10届,中国近代学校体育走过了18年;期间,学校体育得到教育界、体育界的重视,被关注度不断提升;学校体育逐步告别了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内容,新兴的运动项目不断被接纳;体育人才从无到有,从配角到主角的过程,他们的出现为中国近代体育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东亚体育学校校刊》对近代以来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反思与探索。主要结论:该刊从军国民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近代学校体育“外求”之路以及体育的功利性目的等方面进行反思,提出学校体育的发展应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健全科学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开展学校体育教育外延化等,推动了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清末及民国时期,北京曾举办了京师官立六学堂联合运动会、第2届全国运动会、华北运动会、华北球类运动会、华北都市交欢体育大会、北京三校运动会等多次运动会.运动会的开展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是北京地区体育发展的见证,也是北京历史的见证.与此同时,它们也展现了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一个侧影.将这些运动会按规模分为全国性运动会、华北地区性运动会、北京地区性运动会及学校及机关单位运动会四大类,从这些运动会的背景、项目、赛制、成绩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通过对这些运动会的初步研究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社会观念的转变及政治局势的动荡影响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在激发爱国热情、解放封建思想等方面影响着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新式体育的兴起,有多种传入途径,教育考察是其重要途径之一,却往往被忽视。清末教育考察不仅引进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而且引起了对体育的重视,引进了外国的体育项目,改交了国人对体育的态度,奠定了体育在学校中应有的地位。研究该课题对于从源头上认识现代新式体育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康有为体育思想的历史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康有为推崇动,积极宣扬政治改良,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之风,其尚武爱国、强国强种的体育思想促进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康有为的体育思想借鉴了西方先进文化的已有成果,着重培养文武兼修的全能新人,其重视体育教育在新式人才养成中的作用的体育思想开了近代新式学校教育的先河,培养了大量体用兼备的人才;康有为极力提倡旨在富国强兵的尚武精神,提出建立民兵团练的具体措施,在其尚武的体育思想感染下,民间体育组织迅速成长起来,同时留学生归国后创办体育学校和组织的举动促进了西方体育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绪言中国、日本同属亚洲国家,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两国在文化、教育、体育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进入了近代社会,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把目光转向了当时科学技术先进的欧美,进行了一场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近代资本主义革新。日本的文化由此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体。在日本的教育中也大量引进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内容,日本的近代学校体育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发展。而我国的近代教育和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则晚于日本,“体育”一词也来自日本。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日两国的近代学校体育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二次大战之后,日本由于  相似文献   

9.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再次经历了历史转型,即主要由原来模仿日本而转向全面学习美国,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最后整个中国近代体育的完成。本文在阅读大量北洋政府时期教育官员考察报告和演讲资料的基础上,就他们对美国学校体育考察的背景、内容、影响3个方面展开初步讨论。当时教育部门官派人员对美国学校体育的考察,加快和促进了中国学校体育的历史转型,其中包括学校体育思想的转变、课程内容的增加、对体育理论知识的重视和加强以及注重运动员体育道德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处于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的中国人民,为寻找救亡图存之道,努力向西方列强学习军事、文教和科技,清政府也开始参照西法编练新式军队,建立军事学堂,对传统的封建军事、教育进行改革。西方近代体育伴随着这种改革作为教育体制中的一环而开始传入中国。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近代体育在当时的中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逐渐取代传统体育而成为我国体育的主流。这在我国的体育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双喜 《体育学刊》2007,14(5):115-117
2006年8月11-17日召开的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的整体竞技水平与上一届基本接近,乙组的整体水平却明显提高,涌现出一大批达到一级标准的运动员,有的甚至接近或达到健将级标准,说明高校完全有能力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但由于竞赛规程对运动员资格审查不完善,出现专业与业余运动员同场竞技的不合理情况,严重挫伤了运动员的积极性。建议今后要对运动员的资格作出严格的规定及审查制度,使比赛更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高校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存在着实施《标准》宣传不力、普及率不高、测试仪器质量、测试方法、评价标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广东省高校田径运动队建设与训练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广东省各高校在田径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和行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练员投入训练的时间和精力;绝大多数学校的比赛和训练经费来源靠学校拨款;训练和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许多学校出现高水平运动员入学后训练不积极、文化课学习吃力、日常行为不检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粤北山区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粤北山区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已逐步形成,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为强身健体,主要形式为和家人在一起活动,但体育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广东男排的兴衰历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前涓 《体育学刊》2002,9(4):124-126
通过分析广东男排兴与衰的历程,了解影响广东男排兴衰的主要因素,认为引起广东男排从兴到衰的客观因素是大型化和比赛条件等诸多因素的转变。而主观方面则是对劣变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变能力,并提出了广东男排复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省部分高校以及体育局、业余体校、部分传统项目中学竞赛的领导、教师和运动员现状的调查,了解广东竞赛体制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广东省竞赛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粤北中小学体质与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指出学生优质与健康状况不够理想,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轻体的现象依然存在,改善对策为依法治教,更新教育观念,改“体育课”为体育与健康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等。  相似文献   

18.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虽然经济实力位于全国之首,但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与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却融合不足,创意产业竞争力不强。按照文化资本理论以及价值链分析方法,鉴于广东省丰富的人文环境、开放的地理位置以及雄厚的经济基础,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应建立内外部产业融合机制,挖掘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点,充分发挥创意产业的潜力,从而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优秀运动队在"体教结合"上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吴家琳  侯玉鹭  彭红 《体育学刊》2003,10(6):117-119
通过客观、详实地了解广东省优秀运动队在“体教结合”上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不同居民人群旅游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已成为20世纪的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以问卷调查、逻辑分析法对广东省居民不同人群的旅游动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居住地人和经济状况的居民人群,他们存在着不同的选择意向,而他们对新兴旅游产品如:野外探险、以体育健身为目的的旅游项目差异性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