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4年第一家民间电视机构.——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至今,中国民营电视业经过了14年的历程。尽管民营电视公司一直没能成为电视制作的主力军,但民间电视制作力量却一直在悄然增加,并形成了一定规模。据推测,目前在电视台播放的各类电视节目中,有80%来自市场,非新闻节目所占的份额可能更大些。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民营电视经历了十多年的艰辛与坎坷。北京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1994年成立,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电视机构”。1996年开始制作电视节目,平均每天自制节目1.6小时.电视节目年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3.
从1994年第一家民间电视机构--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至今,中国民营电视业经过了14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整整十年的艰辛与坎坷,继当年的北京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之后,越来越多的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著名者有光线.银汉、唐龙、星美、英扬、其欣然、蓝道、长安等电视制作公司。尤其近几年来,民营电视机构的发展风头更劲,大有浮出水面,与国家主流电视制作机构竞相发展之  相似文献   

5.
周建青 《视听界》2006,(4):87-89
一般认为,我国第一家社会节目制作公司是1994年11月在北京成立的打着广告旗号制作电视节目的民营电视企业——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①回顾我国社会节目制作公司走过的11年,可以看出,社会节目制作公司的发展与国家广电政策密切相关。1995年9月原广电部颁布的《影视制作经营机构管理暂行规定》第5条规定:个人、私营企业原则上不设立影视制作经营机构。2002年广电总局颁布公告,社会节目制作公司经过批准可以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2004年先后颁布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与《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民营电视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这十年中, 中国民营电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中国电视产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成绩突出,但是有三大忧患严重困扰着民营电视的稳健发展,亟待早日解决。一、忧患一:政策“瓶颈” (一)进入限制的模糊性。政策“瓶颈”首先表现在进入限制的模糊性。现阶段民营电视制作公司整体实力仍然十分弱小,急需一个合法的名分和民间资本的注入,但是民营电视制作公司  相似文献   

7.
民营电视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主体,除了中央电视台下属和直属的节目制作发行公司以及各省级广电机构下属的节目制作和运营公司外,就是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民营电视.电视台.广告主.节目市场以及受众等因素共同构成了民营电视生存和发展的媒介前提和基础,这些因素在国际竞争环境和国内行业政策环境的推动与制约下互动演进.构成了我国民营电视的现实生态环境。在这个不断变化着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下,如何认清形势.转变理念.面对竞争,发展自身,抓住机遇.壮大实力成为民营电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电视社会制作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仅北京就有超过1000家影视制作机构在从事节目制作和销售工作.并且出现了如光线、嘉实、银汉、唐龙、星美、欢乐、赛迪等颇具规模和实力的公司。而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发放也为电视社会制作机构最终确立合法身份开了一个颇有希望的好头。  相似文献   

9.
吴进 《青年记者》2006,(4):49-50
《功夫》、《天下无贼》、《黑洞》、《永不瞑目》、《康熙微服私访》、《大腕》……这些著名的影视剧曾红遍大江南北,《开心辞典》、《幸运52》这些电视节目的经典台词更是深入人心。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精品都是由中国民营电视机构拍摄的。如今,大批实力雄厚、作品颇丰的民营电视公司异军突起,正成为中国电视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政策法规的出台使民营电视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2003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向8家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颁发了与国有电视台一样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2004年6月,广电总局再次向16家民营电视公司发证,国有机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民营电视是一种并不正规的叫法,用来主要称呼那些没有节目播出渠道,特别是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中国民营电视公司与国有电视公司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灵活的市场意识和运营机制。因此,营销对中国民营电视公司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有一句业内行话:企业除了营销  相似文献   

11.
陈洪海 《声屏世界》2004,(11):10-12
目前,国内的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主体,除了中央电视台下属和直属的节目制作发行公司、各省级广电集团下属的节目制作和运营公司外,就是正在迅速崛起的民间制作力量。如在今年北京国际电视周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光线、唐龙国际传媒和欢乐传媒等一批民营电视力量。  相似文献   

12.
李哲明 《传媒》2005,(2):28-30
说到光线传媒,没有人会否认它是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的一面旗帜.从1998年启动资本仅十万元,靠卖策划报告、为厂商制作宣传短片为生的"光线电视研究策划中心"到1999年向全国l00多家电视台发行的<中国娱乐报道>,再到今天拥有12档节目,每日制作量超过6小时,节目在全国近300个电视频道600台次播放的节目制作公司及媒体运营商,光线传媒在总裁王长田的带领下,五六年间成长为中国内地最大的民营电视制作公司,年收入达到了3个亿.  相似文献   

13.
李岚 《视听界》2007,(1):34-36
为促进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快速发展,鼓励民营电视制作机构的积极参与,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分两批为24家民营电视剧制作机构发放了《甲级讲可证》,  相似文献   

14.
由内而外:电视节目制作社会化的较好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隔两年的沉思之后,电视制作社会化制播分离的别称再度成为学界和业界强力关注的焦点,制播分离的必要性已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关于电视节目制作社会化的具体改革路径,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深入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由内而外是我国电视节目制作社会化的较好路径选择。一时至今日,电视制作社会化开始得到承认。从宏观环境来看,政策面逐渐宽松。到2003年,国内已有13家公司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海润、北大华亿等8家民营制作公司取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同时,学界也广泛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理…  相似文献   

15.
范皓 《新闻记者》2005,(4):17-18
绝大多数民间电视制作公司做的都是娱乐内容。娱乐、体育等节目类型容易制作,基本不涉及政治形态,没有政策风险,目前的市场较大,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为使其节目在被认可的同时能够被识别.开始注重规模经营和品牌的识别,于是,品牌娱乐、体育节目开始在屏幕上争夺观众的眼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后期,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开始出现,并且在电视节目市场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在市场中只有少数公司能够顺利发展,大多数公司还是处于艰难的谋生中.对电视节目市场的客观分析,有助于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在市场中把握机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的电视剧作品有70%以上是由民间资金投入拍摄的。来自全国各省、特别是集中在北京、上海的影视公司资本推动了中国电视剧的行业快速发展。但同时,民间电视剧公司快速兴起的背后也潜藏着不少隐患,包括题材上盲目跟风、销售发行的无序竞争、演艺人员稿酬哄抬炒作等等,不少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因题材失误、成本超支等原因陷入经营困境。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该怎样科学、合理地判断电视剧投资风险?从2013年开始,影视剧行业在二级市场上备受追  相似文献   

18.
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现阶段出现的弊病对民营电视的认可和对收视率的重视,是市场经济在电视剧制作和收看两个终端上的体现,也正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确立,才让民营电视和观众有了存在的尊严和表达的合理方  相似文献   

19.
安妮 《新闻世界》2008,(12):129-130
我国的民营电视公司自诞生以来的十多年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现在有一部分已经站稳了脚跟,但西北地区的民营电视公司却都还处于发展的困境之中。本文从电视产业的宏观政策、民营电视公司的运营模式及其产品特点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民营电视公司尤其是西北地区的民营电视公司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们所认知的中国民营电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电视在中国至少有十年以上的孕育长成的历史。民营电视主要是从个人参与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发育出来的。由于政府明文规定私人不能从事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所以一些对节目制作有兴趣和有技术的个人如果不能成为电视台的职员,就必须借用那些有制作权的国有单位的名义来制作电视节目。最常见的是借用音像出版社(公司)。在所有国家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