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论丛书”是一部专门以研究中国各门类艺术发生、发展、演进、变革等为其主要特征的大型艺术论研究丛书。参加此丛书撰写的大都是一些活跃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理论研究领域并有卓越建树的中青年学者。他们聪明智慧、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激进前卫,是目前我国社会科学和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一批精英和中坚。他们现大多是一些具有博士学位或教授、博导职位的知名学者。“中国艺术论丛书”涵括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发展历史的十八种主要艺术门类,具体地说,它们是:戏剧、音乐、舞蹈、建筑、雕塑、书法、  相似文献   

2.
《上海特产风味指南》、《上海风物志》、《山东特产风味指南》等已于去年底出版。至此,从1979年旅游出版座谈会上规划,届经两年多组织、编写出版的“中国特产风味指南丛书”、“中国风物志丛书”,终于宣告问世。这两套丛书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由各地按统一规格自编成册,另由丛书的牵头出版社各编一册全国性的综合本,总合而成。它  相似文献   

3.
王建辉 《出版科学》1999,(2):9-14,8
“五四”是中国所史的一个重要的界碑.也是中国出版的一个重要的年代线。也许“五四”并没有从机器生产力上产生时代性的变革,它却从“人”这个生产力要素上开创了出版的新时代。“五四”在中国出版史上的重要意叉,在于它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开辟了新出版的未来的方向?在中国,新出版是相对封建时代出版而言的,是资本主叉出版的别称,它是与新文化一起而采的。新文化与新出版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而又研究无多的历史课题,新出版对于新文化的贡献不是奉文的研究重点.这里侧重于“五四”新文化对新出版的推动作用的阐连。  相似文献   

4.
读者赵旭峰近日投书本刊说,目前我国出版界的“丛书热”继续升温,丛书出版中的粗制滥造现象值得注意。 据他对《社科新书目》第395至400期的统计,6期中共刊出丛书书目213套,1166种,占所刊出图书总种数3529种的33.05%。几乎每个大类都有丛书出版,几乎每个出版社又都在出丛书。 在“丛书热”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有些出版社不在抓创作上下功夫,而是用“剪刀加浆糊”,东拼西凑出丛书。从你处拿一点,从他处借一点,便“组织”起一套丛书,美其名目“世界××丛书”、“中国××丛书”。更有甚者,草创一庞大的  相似文献   

5.
一套由全国三十个省市通力合作出版的“中国风物志丛书”已基本出齐。我的书厨上整齐地排列着这一套蔚为壮观的丛书,几乎占满了一层书厨。出版这样大型的史志丛书,在中国出版史上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青少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读书研讨会”8月10日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行。 由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百册本《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是面向青少年和一般读者的大型文化普及丛书,是国内百余名专家学者献给跨世纪青少年的珍贵礼物。已被列入团中央“新世纪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笔记文献的整理出版主要以笔记文献丛书、笔记文献编选集以及单本笔记著作的整理与出版为主,其中笔记文献丛书的整理出版成果最为显著,其又主要呈现为三种形态:一是冠以“笔记小说”之名而实际是笔记文献的大型丛书的整理出版;二是偏重史料性质的笔记文献丛书的整理出版;三是偏重学术性质的笔记文献丛书的整理出版.本文即对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笔记文献的整理与出版情况进行综合回顾与考察,以便更好地推动和促进未来笔记文献的整理与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图书出版正愈益朝着系列化、丛书化的方向发展,诸如鉴赏辞典系列、古典名著今译系列、“三百题”系列、“十六”系列、文化反思丛书、大文学史观丛书等等。系列丛书的出版,使人们获得对某一方面、某一门类知识的全面系统了解,标志着我们民族整体思维水平、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9.
拥有六家下属企业、上千员工和台湾最大直销队伍,在艺术、地理、儿童图书出版方面成绩斐然的台湾锦绣文化企业,与近几年迅速崛起的内地新秀河北教育出版社共同制作的“中国佛教之旅”即将出版。双方代表不久前聚首昆明,互通情况,认为双方在整体出版观念上契合甚多,因而有意在互利的基础上,合作出版“艺术与生活丛书”、“献给21世纪中国孩子的新知识宝典”。“艺术与生活丛书”是一套融生活情调及艺术欣赏于一体的休闲、普及型丛书,全彩印,如《与莫奈欣赏阳光》、《与毕加索喝咖啡》等,将莫奈的绘画与对阳光的分析、毕加索的画与喝咖啡的艺术放在一起叙述,情趣盎然,生动引人。“献给21世纪中国孩子的新知识宝典”是台湾锦绣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深入分析“立信会计丛书”诞生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商务印书馆出版“立信会计丛书”的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立信会计丛书”早期是作为“大学丛书”出版的,其开端在“会计丛书”合同签订之前,稿本主要来自教师讲义、专家约稿、名著翻译和法规汇编等。1930—1941年该丛书共出版59种以上,出版时间集中在1934—1935年及1939—1940年,作者大都在立信会计事业中任职。“立信会计丛书”有效改善了中国近代会计专业教学完全依赖国外书籍的状况,打造了中国近代会计学者自编会计教科书的品牌,推动了中国现代会计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健全,促进了中国会计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一书就要跟大家见面了。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的组织者要我谈谈编写这本书的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一、编写《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的概况《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是中共中央书记处确定编写出版的《当代中国》大型丛书的一卷。《当代中国》丛书计划出版200卷左右,目前已经出版的有10多卷。编写《当代中国》丛书,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我国的各个系统和部门。中央对这套丛书非常重视,把它列入了“六五”和“七五”计划,不仅要求书稿质量要高,印刷装帧也要达到国家水平;并且指出,《当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图书馆学专家、目录学家施廷镛先生的遗著《中国丛书综录续编》 ,即将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它的出版弥补了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 195 9年出版 )和阳海清编《中国丛书广录》(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出版 )所收丛书的不足 ,并订正了上述两书著录中的一些错误 ,是一本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和古籍的工具书。该书内容包括 :1 丛书概述 :为了解丛书梗概 ,以“丛书概述”冠诸编首 ,略论丛书源流、界义、类别及参考工具书等。2 丛书分类简目 :包括序号、书名、撰辑人和版本。3 丛书分类详目 :汇编丛书 ,包括杂纂、辑佚、…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智能制造.而智能化的前提是数控化,为此,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策划出版了《“数控一代”案例集》丛书,对于实现中国机械产品总体升级为“数控一代”有着重要的借鉴与促进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升级为“智能一代”奠定基础.该丛书出版后,获得业界高度重视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现象/话题     
本刊讯(记者延琳)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和美国读者文摘出版公司共同出版的《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在日前举办的美国图书博览会上,成为本杰明·富兰克林奖最重要的综合奖项之一——艺术类成就奖的入围作品,同时由于其独特的设计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的内文版式设计大奖。《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国家出版走出去项目“文化中国”丛书首批进入美国图书市场的重要作品之一。这本图书获美国权威的专业图书奖,说明“文化中国”丛书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这对于我国出版“走出去”战略是一个初步成果。是什么使得“文化中国”出版项目能够获美国主流…  相似文献   

15.
马力 《中国图书评论》2006,(12):111-112
2006年9月由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辽宁“小虎队”丛书是一套带有本土特色和原创色彩的丛书。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辽宁“小虎队”的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它显示了“小虎队”作为辽宁儿童文学品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雷群明 《出版史料》2009,(1):103-109
“集束手榴弹”——学林出版社的丛书(下) “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 “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是1990年由我与一编室主任陈达凯共同策划的选题,到1995年年底出版第一批四种,费时达六年。最初设想的名字叫“学林观止系列丛书”,是源于李一氓同志提出要出版好的古籍普及本、面向中青年读者的思想,同时也想打一打“学林”的牌子。  相似文献   

17.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新世纪的第一缕春光中迎来了建社50周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的主要基地。1951年3月创建于北京。建国初期,百废俱兴,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冯雪峰同志受命建社,与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聚集一堂,筚路蓝缕,为开创和发展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而共同努力工作。建社之始,即选拔整理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优秀的文艺作品,出版了“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文艺建设丛书”、“解放军文艺丛书”等,随后集中出版各种体裁的优秀作品选拔本144种。与此同时,以巨大的热情推动新文学创作,出版  相似文献   

18.
“书标”是成套丛书性质的概括性的标志。早在30年代,为新文艺事业做出贡献的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卷帙浩繁的“一角丛书”、“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学丛书”、“中篇创作新集”的里封、环衬或包封上,都印着一帧小小的作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一套“外国名家散文丛书”。有计划、有步骤地出版这样一套丛书是有开拓意义的,在国内尚属首次。从已出版的两辑共20种来看,选材上既做到了“精”——都是一流作家的优秀作品,同时做到了“广”——相当一部分作家、作品是第一次汉译,特别是避免了与其他出版社已出书的重复。在目前纯文学不景气的情况下,这套丛书的出版无疑显示出丛书编选者的卓识与魄力。而所请的译手,大都是研究各国文学的专家、学者,更为丛书增色不少。于是已有的不同凡响的“双效益”也是情理中的事了。  相似文献   

20.
岳洪治 《出版史料》2009,(4):105-109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时推出了四套丛书,即“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丛书、“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丛书,和《新文学史料》丛书。这四套丛书的出版,对于刚刚从“四人帮”造成的书荒年代里走出来的中国读者来说,真如久旱逢甘霖,小草遇春雨;求知若渴的人们,终于得到了一回补充文学知识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