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扩大随班就读规模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仅从学生数量增长角度看便可说明这个问题:截至2002年,全国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在校人数已近40万,比1990年增加了4倍多.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人数猛增,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了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随班就读的学生从1993年统计部门第一次正式统计的6.88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5万人,这使得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有了较快提高,特殊教育事业因此有了长足的进展.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班就读这种安置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形式,对于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办法》明确提出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是发展和普及我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办学形式,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新格局的需要。实践证明,这是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义务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它打破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隔离状态,采取双向交流,实行一体化教育,让残疾儿童和健全儿童在同一环境下成长,这样有利于克服残疾儿童的闭锁心理、自卑心理,矫正缺陷、开发智力,  相似文献   

3.
一、现状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办法》明确提出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是发展和普及我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办学形式,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新格局的需要。实践证明,这是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义务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它打破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隔离状态,采取双向交流,实行一体化教育,让残疾儿童和健全儿童在同一环境下成长,这样有利于克服残疾儿童的闭锁心理、自卑心理,矫正缺陷、开发智力,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对健全儿童进行社…  相似文献   

4.
大力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是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需要。它既符合国情,是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符合国际上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七五”中期至“八五”期间,北京市在开展盲、低视力、聋和重听以及轻度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实验。这次对随班就读工作的全面调查和分析,为贯彻北京市特殊教育“九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巩固、发展、完善、提高”一方针,使北京市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班就读班级数学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国栋一、引言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特殊教育的主体形式,我国现在约有半数的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接受教育,怎样使他们得到应有的特殊教育,同时还要能兼顾正常儿童少年,不降低正常学生受教...  相似文献   

6.
在普通学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是我国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策略,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力开展盲童随班就读工作省教委初教处邬平川盲童教育是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省盲童入学率一直徘徊在5%左右,这不仅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形势极不适应,也严重拖了"普九"的后腿。在去年全国表彰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近十几年来,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分析,我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不断增加,从2001年起,我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数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比例一直都稳定在60%以上,2010年残疾儿童少年在校人数为42.56万,其中65%左右在普通学校就读。可以说,从"九五"以来,残疾儿童在校学生中,近六成以上是在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从数量上说,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已经成为特殊教育的主体。但就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浅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课程杨春增为了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实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课程的制约因素,课程设置的原则和课程类型等方面的研究是摆在广大特教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一、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课程的对象残疾儿童随班就...  相似文献   

10.
掌握学习理论对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启示安徽省教委初教处邬平川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它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为此在重读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时,就会发现这一对提高普通教育质量和效益作出巨大贡献的理论流派...  相似文献   

11.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是将残疾儿童少年安排进普通学校,使其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安置形式。现代康复医学证明,聋儿通过听力补偿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其听觉语言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大部分聋儿可以达到聋而不哑,小部分可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经过听力语言康复的聋儿进入普通  相似文献   

12.
丁一  年珩 《甘肃教育》2011,(10):20-21
随班就读是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经济基础薄弱、特殊教育极不发达的条件下,是让广大残疾儿童普遍接受教育、回归主流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张掖市坚持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多种形式发展特殊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为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所有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的轻度或中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青岛市教育局等6部门日前联合下发了《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学校要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别和程度,合理安排随班就读。  相似文献   

14.
融合与随班就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回顾了融合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此基础上指出,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其教育虽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对正常儿童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原则和方法也基本适用于残疾儿童。无论是我国的随班就读,还是欧美等国的回归主流,均是各国依据自己的国情和哲学观点确定的适合本国的特殊教育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15.
全国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联合举办的全国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会,2002年12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随班就读是我国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据统计,全国随班就读的学生已经由1993年的6.88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25万人,占残疾学生在校人数的2/3,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因此有了较快提高。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李连宁在讲话中结合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两个“服务”、两个“结合”。他强调,随班就读是非…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1.1994年5月国家教委基教司在江苏省盐城市召开首次全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会议后,武汉市和湖北省的视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在1990年开始试验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残疾儿童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他们有的思维缓慢、目光呆滞,有的听不到美妙的声音,有的看不到斑斓的世界,但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有权利享受正常儿童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受教育权,因此有了特殊教育这一无尚光荣的事业。如今,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已成为一项法律规定,规定指出,对于无间歇性疾病的盲(弱视:视力在0.05~0.3)、聋(含语言障碍)或轻度智力落后的残疾儿童应在小学随班就读,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盲童随班就读的现状调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彭霞光1994年8月中旬,我们一行三人受国家教委的委派,针对宁夏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学校教育情况、9月份随班就读的招生前准备工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了听取汇报,召开座谈...  相似文献   

19.
《现代特殊教育》2014,(2):18-18
近年来,萧山区将推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作为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资源教室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0.
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以下简称为“随班就读”)是国家发展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广州市的“随班就读” 工作方兴未艾。根据1997年统计,全市已入学的残疾儿童、少年中有5140名在各区、县级市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其中有275名在委属初中就读。“随班就读”这一办学形式已成为我市特殊教育的主体。为了了解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中小学接受教育的现状,总结我市随班就读工作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市教委中小教处于1998年5、6月组织了对城区部分中小学随班就读工作的专项调查,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