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国将在今年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一、“复关”给企业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 1.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减少,使国家对大多数产业不再能够施行保护政策,大量的外国产品将直接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这在有效消除过度保护造成企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进口扩张的现实背景,以1998-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CEPII-BACI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专利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多重匹配数据,系统检验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 表明:进口竞争显著降低企业产品创新程度,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同时被削弱,且对高竞争行业、高政企关联企业和低技术行业创新的负面作用更为显著;熊彼特效应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应对进口竞争的主导模式.提出适当放缓国家亟需且有待突破技术瓶颈领域的进口促进步伐,提高政府研发补贴力度和完善优惠政策,实现企业产品创新和服务转型双轮驱动,以及进口政策制定应根据产业技术水平配置差异化的进口竞争程度进行最优决策,以达到推动企业研发创新目的 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多元竞争关系对其战略选择和知识管理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2012-2018年沪深两市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与合作伙伴技术竞争与产品竞争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环境不确定性和企业技术商业化能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合作伙伴的技术竞争与产品竞争之间呈倒U型关系,技术竞争强度增加并不必然导致产品竞争强度的增大;产业环境不确定性和企业技术商业化能力显著增强倒U型关系,稳定的产业环境能够缓和企业与合作伙伴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具有较强技术商业化能力的企业与合作伙伴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高新技术企业间的标准竞争极其普遍,技术标准之争愈演愈烈,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和话语权,大量企业不惜耗费巨资投入技术标准研发上,然而在技术标准竞争的背后却存在着大量的风险.通过高清碟机标准竞争案例,借鉴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从现有标准之间竞争风险、联盟风险、市场风险、替代产品风险、潜在标准进入风险等维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标准竞争风险产生的杌理,并结合案例重点对前三个风险产生机理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翟东升  徐颖  黄鲁成  赵京 《情报杂志》2013,(2):45-51,66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交换的工具,网络中出现了大量的用户评论信息,利用产品评论挖掘技术获取竞争产品的情报数据,对于企业和用户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将产品评论挖掘应用于竞争产品的优势分析之中。并以手机为例,以iPhone4和N8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数据采集、预处理、建立产品特征集合和评论观点集合、评论观点的极性与强度判断等工作,量化用户观点,以4种图表形式显示结果,并根据图表分析竞争产品的优势及需要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苏敬勤  单国栋 《科研管理》2016,37(6):92-102
本文基于认知视角,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深入考察和分析动态视角下中国复杂产品系统企业技术发展的主导逻辑。研究发现:复杂产品系统企业中存在一种一以贯之的“技术归因”逻辑,其内涵体现为外部驱动、任务定义、任务实现和任务保障四个方面;复杂产品系统企业的“技术归因”逻辑具有“任务导向”和“技术聚焦”的特点,使企业聚焦于技术获取和产品研发任务,从而获得长期绩效和持续竞争优势。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技术归因”认知逻辑的惯性特征对自主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组织阶层逻辑差异、与行业逻辑匹配性等问题,及其对中国复杂产品系统企业具有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认知视角,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深入考察和分析动态视角下中国复杂产品系统企业技术发展的主导逻辑。研究发现:复杂产品系统企业中存在一种一以贯之的"技术归因"逻辑,其内涵体现为外部驱动、任务定义、任务实现和任务保障四个方面;复杂产品系统企业的"技术归因"逻辑具有"任务导向"和"技术聚焦"的特点,使企业聚焦于技术获取和产品研发任务,从而获得长期绩效和持续竞争优势。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技术归因"认知逻辑的惯性特征对自主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组织阶层逻辑差异、与行业逻辑匹配性等问题,及其对中国复杂产品系统企业具有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技术联盟是指两个工两个以上破例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联合致力于某一技术或产品的研发行为,是为适应技术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而产生的优势互补或加强性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因为竞争需要,纷纷组建技术联盟,旨在实现技术资源互补、减少单个企业的开发风险及投入成本,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日益临近,中国经济将融入世界经济大潮,而这种大潮必将把中国企业抛入更激烈的竞争,在此背景下,企业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有效的竞争方式,在我国正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企业技术许可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贤平  顾海英 《情报科学》2006,24(2):166-171,242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商业竞争环境的不断加剧,技术许可在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已经大量存在。而对其模式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也不系统。本文将结合国外技术许可实践对技术许可类别及其存在的必要性进行系统描述,并从理论的角度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即影响技术许可类别和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行业或产品技术特点、企业的规模大小、资金状况、知识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谈判能力等,因而企业对技术许可类别和模式的选择并非单一而是交叉的综合应用;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给出了规范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跨界搜索与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技术知识跨界搜索,却忽视了市场知识跨界搜索的影响。本文利用270个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同时研究了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的跨界搜索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并探讨了两个重要情境变量—行业竞争强度和所有权类型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的跨界搜索都能促进产品创新;(2)行业竞争强度和所有权类型对上述关系存在着调节作用。随着行业竞争强度的增强,技术知识跨界搜索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变大,而市场知识跨界搜索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变小;相对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进行市场知识跨界搜索对产品创新的影响较小,但是,并没有发现二者在技术知识跨界搜索与产品创新的关系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1.
产品作为企业持续运营的基本元素,同时也承载和蕴涵了本企业大量的核心技术。本文分析了企业运用反求工程从产品中反求对手企业的技术秘密以及企业针对反求工程开展的反竞争情报。  相似文献   

12.
林中 《现代情报》1998,(2):39-40
基于我国企业专利活动日趋活跃和国外企业专利发展的形势,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竞争对手、市场竞争及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阐述专利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得出结论专利是企业收集竞争情报需开拓的高效情报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是由我国中部六省轮流举办的高规格区域性经贸活动与重要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优质情报源.本文从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企业竞争情报活动方面的优势入手,阐述了与会企业情报活动的目标与会展中的情报功能,深入分析了与会企业情报活动的流程和技术方法,从而形成了企业应对中博会的竞争情报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内外资企业技术非对称竞争中内资企业的发展壮大为背景,提出技术低端企业可以通过差异化的产品选择机制,部分避免竞争中的技术劣势,分析并用彩电业的调查材料验证这种市场机制。低端企业的横向差异化产品选择降低了产品的同质性,提高了产品在细分市场上的市场垄断能力。横向差异化的产品选择还解决了经济学上技术低端企业技术纵向跟进不是最佳选择策略的难题,为技术低端企业的相对技术进步提供了理论上的解释空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中国国内市场日趋国际化。中国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新的竞争局势,传统的技术竞争转化成为标准和专利之间的竞争,本文分析了专利与标准的关系并对中国企业发展标准面临的市场、技术和法律环境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超竞争环境下,获取竞争优势是每个制造业企业关注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由于竞争环境快速多变,企业的静态资源、能力加速退化,战略管理研究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制造业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战略选择问题。企业对技术战略的不同选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可能并不相同,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截面数据,构建理论模型来研究超竞争环境下,中国制造业企业不同类型技术战略选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竞争环境的威胁性、复杂性和动态性背景下,讨论不同类型技术战略选择(低端技术战略和高端技术战略)的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绩效的不同表现,进而总结制造业企业技术战略选择经验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以较低的价格、较高的质量、良好的服务、创新的意识和技术向社会提供产品,以获取竞争的胜利,而这集中体现在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这就要求企业要全面加强管理,实现资金的有效运作,严格控制产品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结合大量案例,分析了跨国公司绿色产品的研发模式,并总结出跨国公司进行绿色产品研发的三种模式:一是"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模式;二是"市场+生态"双重竞争模式;三是"消费者+非政府"模式。最后,提出了对中国企业研发绿色产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5G增强移动宽带(eMBB)技术专利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研究了该行业的技术竞争态势和领先企业专利战略。研究发现,标准碎片化背景下企业的专利战略发生了战略性变化,亚洲企业普遍选择在技术领域上与美国企业错位竞争。华为、OPPO等中国企业通过差异化和重点突破在5G技术版图中已占据了重要位置,但与高通等相比在技术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仍有不足,IDAC提供了非产品导向专利战略的重要启示。本研究为复杂技术背景下的创新和专利战略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多哈一锤定音,中国一圆入世之梦。由此,中国企业面对世界竞争的大幕也徐徐拉开。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进步也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企业之间是“你刚唱罢我登场”,平均寿命将越来越短。这也是全球发展的趋势,也是经济、社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标志,但对企业个体来说,企业寿命的完结,对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来说,都是沉重的损失,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分析改革开发以来一些企业的发展状况和一些企业的盛衰过程,我们认为,客观上存在着制约企业寿命的若干观念,延长企业寿命,先要从这些观念的转变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