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题型特点 开放性试题相对于封闭性问题而言,是指那些或是正确答案不唯一,或是思维过程不唯一的试题.开放性试题的“开放”方式有三种:一是条件开放(给定多余的条件或者没有限制条件).二是过程开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三是结果开放(可以得到并列的多个并列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数学开放题的SOLO分类评价法及其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祥兆  赵志英 《数学教学》2005,(11):14-16,F0003
开放性问题以不确定性、发散性、探究性及生成性为基本特征在各种考试题型中独树一帜.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开放性问题已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和热点.与封闭性问题相比,开放性问题是一种没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结论的问题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问题的种种不足,特别在考查学生灵活性和广泛性,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封闭性问题所无法取代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探索陛问题主要指那些题目的条件不完备、结论不明确、答案不唯一的留有探索余地的问题.由于相对于那些条件完备、结论明确、答案唯一的“封闭性问题”,探索性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不仅有利于考察和区分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检测和区分考生的学习潜能,因而成为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4.
亮点一 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相对于传统问题中的条件结论的“封闭性”而言,其具有答案不唯一、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与创新能力等特点.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开放性试题相对于封闭性试题而言,是指答案不唯一,或是思维过程不唯一的试题.开放性试题的“开放”方式有三种:一是条件开放(给定多余的条件或者没有限制条件),二是过程开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6.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诱导需要提问和指点。笔者认为,优化课堂提问,可以从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一、问题的设计1.处理好一般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的关系一般性问题,指的是有唯一标准答案的问题。开放性问题,指的是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课堂上最常用的一般性问  相似文献   

7.
开放性问题指与传统的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式题型不同的一类问题,这类问题由于条件、结论的不确定性,形成了答案的不唯一,即体现了从统一性答案到多样性答案这样一种中考命题的转变、这就促使学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我们究竟在思考什么>,文中说一个物理系高才生面对用一个气压计如何测量楼高的简单问题坚持用十多种方法解答,最妙的答案是轻敲守门人的房间问"请问这楼有多高?"会心一笑之余,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许多问题的答案并非唯一,而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9.
案例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孩子上学以后,辅导孩子做作业也就成了我的必修课。有一次,孩子拿着他的《语文配套练习》来问我一个题目。题中问“在十二生肖中鼠为何排第一”。这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为了让孩子更清楚地了解这方面的一些知识,我找来  相似文献   

10.
笔者发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材中,有一类开放性题,每道题答案不是唯一的,也就是一题有多个符合条件的答案,没有固定答案。  相似文献   

11.
平常用的方格纸都嘶着纵横两组平行线.相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这样两组平行线的交点我们称之为“格点”.格点问题是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的新题型之一.这类问题答案往往不唯一.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开放性试题的基本特征是:题目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不指明,解答方法多元化,答案多元不唯一,计算题的开放性、实验题的开放性和填空简述类开放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下面举例赏析。  相似文献   

13.
温静花 《考试周刊》2013,(80):69-69
一、开放题、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概念数学开放题,一般是指那些答案不确定或条件不完备。或具有多种不同解题方法的数学问题.一般解题条件的开放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条件不完备,添加条件;(2)从几个条件中进行选择.解题答案的开放题主要表现为:(1)答案不固定;(2)答案有多种;(3)答案不唯一;(4)答案不确定.涉及解题方法的开放性题主要表现为解题方法和思路多样化.一题多解,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道数学题,这属于解题的策略问题.一题多变则是采用改变叙述方式、改变数量关系、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已知条件、改变题目类型等方式进行变式.  相似文献   

14.
孙红娟 《考试周刊》2014,(10):72-73
<正>数学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条件不完整,结论不确定,解法不受限制的数学问题,它的显著特点是正确答案不唯一,一般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试验、估计、猜测、类比和归纳等方法探索出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然后进行严格证明.通常要结合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化归、归纳猜想,构建数学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获得问题的解答.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缜密性、广阔性、灵活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关于数学开放性问题,主要有下列几种说法:(1)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的问题,称之为开放性问题;(2)开放性问题是条件多余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或答案不固定的问  相似文献   

15.
所谓条件、结果开放性试题,指条件与结果都不唯一确定的试题.解这类试题应充分挖掘分析题目的条件,进行大胆想象,由过去的唯一条件、唯一答案的定向思维,拓展转变为多方位的发散思维.这类试题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所谓开放性试题,简言之,就是给学生较大求知空间的题型.相对传统的封闭小见试题,开放性试题具有“条件不确定,解法不固定,答案不唯一”的特点,生物学开放性试题的解答,可以在运用生物学基本知识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出对问题的不同甚至相反的设想,寻找不同的解题途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获取多种可能的或可行的结论.它对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所产生的求异、求新、求优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茅宇华 《现代教学》2005,(11):25-26
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是开放性的。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或显而易见的。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得到不同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价值观去判断,产生不同的看法:可以从不同的生活经验出发,获得不同的感受。那么,我们将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好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的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生想说、学生能说的情境。我认为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需要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8.
物理开放性问题是指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惟一的题目.其求解过程难度很大,本介绍几道结论开放性问题的分析思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浅谈物理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 ,人们对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开放和能力提高的开放性问题的讨论和研究逐渐重视起来 .所谓开放性问题 ,是相对答案情况唯一的封闭性问题而言的 ,即指客观表现为答案情况有分叉、有开口 ,或至少是答案的可能情况不确定、不唯一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开放性问题 ,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充分自由的空间 ,这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结论开放型问题的设计结论是构成问题系统的四要素 (条件、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开放性试题是按照命题的目的和思维发散能力的要求设计的答案不确定或条件不唯一或解题方法多样化的试题.下面结合实例就化学开放性实验题的常见类型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