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道昆是明嘉靖、万历时期比较有影响的学者,他的《太函集》和《大雅堂杂剧》今人已有多篇研究作品问世,但汪道昆所修的家谱今人却少有专门关注,本文是对汪道昆所修《灵山院汪氏十六族谱》独特的编修体例及其价值做专门的探讨,以期对全面研究汪道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汪道昆《太函集》中曾提到王世贞与汪道昆等人有“白榆之约”,同修“西园故事”。最后王世贞是否践约,这西园故事究竟是一个什么故事,已为谜团。考证相关文献史料,王世贞为赴约曾亲往歙县,西园故事是否与《金瓶梅》中所写的胡宗宪故事有关,尚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3.
桐城《高林汪氏宗谱》中有张英佚文三篇,即《高林汪氏宗谱序》、《尔玉公传》和《汪老伯母胡太孺人八秩荣寿序》,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张英介绍高林汪氏家族发展和纂修宗谱的特点,阐述自己对修谱等相关问题的认识,叙述同汪德雯的深厚情谊;同时,张英对尔玉公和胡太孺人十分景仰,撰写传记和寿序以颂之。  相似文献   

4.
江洪春老师脍炙人口的《课堂教学十六烦》《课堂教学十六急》和《课堂教学十六忧》,虽然仅是他众多的教学论文中的小品,但这些被他个人称之为调侃的作品,却蕴涵着极为深刻的教学理念和极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虽然我看过他许多教学论文,但这充满智慧的三个十六,却钻进脑子不肯出来。我初次接触江老师,是在  相似文献   

5.
明代万历年间举人汪时跃是一位靠编书闻名和谋生的安徽士子。据《休宁西门汪氏宗谱》等材料,可以考察出汪时跃的家世生平;据他在杭州所编的《镌昭代名公四六类编》和《举业要语》等书的基本内容可以考察其所反映出的时代变化与文化含义,增进对明代社会和文人生存状态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康熙五年的石渠阁补刊本,前面有一篇《水浒传叙》。而这一篇《水浒传叙》由于最后一行署名和年月日缺失,只留下一些痕迹。吴晓铃与戴望舒二先生对此行文字进行了籀读,认为是"万历己丑孟冬天都外臣撰"。关于这一行文字以及天都外臣是否是汪道昆,学界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对于这些不同的看法,文章一一进行了辨析,同时对这篇《叙》的年月以及作者进行重新考证。最终得出序的作者就是晚明的汪道昆,而其写作时间除了现在所认为的万历乙丑年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都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在汪氏逝后出版的,一为《文与画》,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自作的画:二为《五味》,均为谈吃的美文。其实汪氏小说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购藏,这次再度解囊,实在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  相似文献   

8.
吴梅先生认为南杂剧形成于徐渭纯用南曲创作的《女状元》 ,论者对此大都表示赞同。事实上 ,在徐渭之前 ,许潮的《泰和记》、汪道昆的《大雅堂乐府》中已有纯用南曲创作的南杂剧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笔下的人物超脱了儒家传统文化习气,上接魏晋士人风度,造就了汪氏散文人物的别样风采,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和时代意蕴.本文以《金岳霖先生》为例,分别从他记叙人物之魏晋风度的四个方面,探索汪曾祺《金岳霖先生》及其记人散文重要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瑾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2):113-115
明人汪道昆出身于徽州商人世家,又出入官场与文坛,其独特的经历和敏锐的眼光,使他在《太函集》中为徽人作传时特别突出了"儒侠"精神。"儒侠"这种受传统影响又能够勇于突破、求新求变的特质成为明代中晚期处于上升时期徽人的重要品质,也是徽州文化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明代中后期文坛上,作为与李攀龙、王世贞鼎足而三的作家汪道昆,其散文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日常生活和军国大事等方方面面。从文体角度分类,可分为序跋、传状、碑志等。汪道昆散文一方面反映了徽文化对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文坛的创作情况和社会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2.
汪道昆对司马迁《史记》的学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对其史传观念的继承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必信而传,必征而信,在散传写作中坚持考信征实的原则;二、赞扬循吏,提出养民的观点,以检讨明代吏治;三、肯定商业,提倡以儒侠之义节利;四、秉承平民史观,为平民阶层尤其是女性作传,具有补正史之阙的重要意义。此论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汪道昆散传与《史记》的亲密关系,同时对其散传真实性、批判性、时代性等个人特点的揭示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徽州文士的大批涌现,是明代徽州文学与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诗社林立,诗人辈出,其中又以汪道昆、吴子玉、汪淮等人为代表。其中汪淮,初为国子生,后弃去而为山人,以写诗论诗为业,与汪道昆、俞允文诸文士交游唱和,著有《汪禹乂诗集》八卷。然而目前学界尚未有对汪淮的专题研究,其生平、交游、著述等情况皆散见于各类古籍、著作中。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汪曾祺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集《蒲桥集》为例,从整体观照、主体情感、文本语言三个层面对汪氏散文的美学特色进行了探析和归纳,认为汪氏散文在以上三个层面上分别呈现出古典美、人文美、亲和美的"三美"特色。  相似文献   

15.
汪道昆经济思想特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中期以后,中国传统经济出现新的突破,此时的文人作品开始对这种现实进行了反思,汪道昆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中有大量以商人为中心的评论和记述,通过这些记述和评论,汪道昆对财富作用,儒贾关系,农商地位,以及义利得失的问题进行了重新反思和定位,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经济思想。我们通过对其经济思想特色的梳理,可以加深对明清社会变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黑山村庄头乌进孝原型——铁岭汪进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所述与《铁岭县志》和《汪氏同宗录》对比,从人物姓名、黑山村自然条件、距北京里程及方位、物产、环境、故事年代等几方面考察,结论是:黑山村即铁岭县汪荒地村,乌进孝原型乃汪进孝  相似文献   

17.
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本是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但因其笔力的老辣和思想的深刻,结果脱离原书成为一个精彩而独立的存在,成为汪氏散文中引人注目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汪氏渊源录》进行研究,可以窥探汪松寿的家谱编修思想:对汪氏本源的追溯,对家谱资料的考辨,注重家谱体例的创新和取材的多样性,以及有意识的对家谱整体做评价.汪松寿的家谱编修思想对后世徽州家谱的编修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天机     
《中学生读写》2009,(1):12-12
2000年3月,他在榕树下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天宝大球场的陷落》;2008年5月,他的第十六本书《天机4:末日审判》出版。  相似文献   

20.
以往对唐景崧《看棋亭杂剧十六种》思想倾向的研究,过多地从中挖掘其民主主义思想,对《看棋亭杂剧十六种》艺术成就的认识不够,都有失公允。从唐景崧朦胧民主主义思想与封建意识交织的女性观,以及他对以往功名留恋与现实无奈的矛盾思想与复杂心态在作品中的体现,认识《看棋亭杂剧十六种》的思想倾向。从编剧技巧、演出效果、采用弹腔和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认识《看棋亭杂剧十六种》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