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初中物理教村中,许多概念、规律的引入要用到数学中的比例知识。由于学生数学基础不足,带来了教学上的困难,这是一个相当普遍,且非常突出的矛盾。剖析一下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研究一下应采取的措施,对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防止学生掉队,提高教学质量是有意义的。一、问题产生的原因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安排初三下学期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函数”,所以,初中物理必须用到的比  相似文献   

2.
当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后,往往错误地认为能用正比例关系来解的应用题就不能用反比例关系来解;反之,用反比例关系来解的应用题也一定不能用正比例关系来解,产生认识上的僵化。其实,有些正、反比例应用题,只要我们根据题目数量关系,转变思考角度,用两种方...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下同),第四个单元是比和比例,在讲了正反比例的概念后,有的教师说:“比例分为正比例和反比例。”笔者认为把比例分为正比例和反比例是错误的。该册数学第47页的题目为“四、比和比例”。在这部分内容中先后讲了““4.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第58页),“5.正比例”(第62页)和“6.反比例”(第70页)。从这部分教材的编排顺序上看,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三节“比例的应用”中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以及解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学,应使学生学会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沟通有关知识之间的联  相似文献   

5.
概述 函数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与对应,它是表示、处理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有效工具,函数的各种形式体现了“函数知识”与“函数思想”的统一.初中函数内容除了包括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等具体知识外,还蕴涵着方程与不等式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是小学阶段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往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后对正比例、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仍会有不少疏漏。比如,判断“圆的直径一定,圆的周长和圆周率成正比例”,“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成正比例”,学生会认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正>"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小学阶段学生在总复习之前最后一个学习内容,也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学生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时常常要用到的比例知识。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加深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初步感受函数思想,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正比例、反比例,似乎并不难。以正比  相似文献   

8.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数学问题是历年中考的热点问题,其形式新颖多样,知识考查灵活度较高.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利用反比例函数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巧用反比例函数图像对称性求函数解析式;活用反比例函数图像增减性比较函数值大小;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多边形面积;利用反比例函数图像对称性求代数式的值.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可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利用反比例函数性质解题的具体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按梯形结构编排的,以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应用题→反比例的意义→反比例应用题为序。其纵向联系不十分紧密,所遵循的是单一的认识习惯和思维方法。学生学习中,对正,反比例概念容易混淆。为此,不得不被动地安排较多的对比练习进行弥补,以致教学时间过长,教学效果欠佳。笔者在教学时,重新组织知识结构,以正比例意义反比例意义正比例应用题反比例应用题为序,来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把正反比例知识组织成一个网络结构,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正、反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小学数学十二册第四单元的正、反比例的教学,通常是先教正比例的意义,然后教正比例应用题,再教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题。这样的教学顺序,学生学起来容易发生练习仿套和知识混淆现象。由于正、反比例知识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重新安排教学顺序,改为先教正、反比例的意义,再教正、反比  相似文献   

11.
函数思想方法就是以函数为工具,借助函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尽管内容不多,但函数的思想已经有所体现,仍占据着重要地位.下面从不同的侧面例析.  相似文献   

12.
物理与数学是紧密相连的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物理离开了数学 ,就无法进行量的研究 ,就得不出规律性的知识 ,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了。然而在实际学习中 ,很多同学在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时 ,往往只注意纯粹的数学形式而忽视了物理意义。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看法。数学中如有等式a =cb(b≠ 0 ) ,就有c一定时 ,a与b成反比 ;b一定时 ,a与c成正比。可是初中物理中有几个与此相似的物理公式就不能用此纯数学观点去处理了。一、密度公式 ρ =mv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七章“质量和密度”中讲到 ,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 ,…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的调查资料显示:一部分学生在升入高中以后,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其中也不乏初中的数学尖子。部分学生认为:"我在数学上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高中数学实在太难了。"导致对学好高中数学失去了信心。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内容剧增。初中数学知识少、浅、易,知识面窄,而高中数学知识更加广泛,将初中知识进一步推广、引申。如,初中初步学习了函数的描述性概念,接触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简单的函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38页“例3”。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能正确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2.能应用比例知识解答稍有变化的正比例应用题。3.渗透“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的能力。教学重...  相似文献   

15.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初中教材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简单的分段函数和三角函数等.事实上。在初中数学竞赛中还经常遇到如下几种特殊的函数。如绝对值函数、无理函数、高斯函数等.  相似文献   

16.
徐永华 《数学小灵通》2011,(6):12-13,45
用比例知识锯题的关键是判断两种相关联酌量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是“商-定’,用正比例解;如果是“积一定”,用反比例解。有的题目,如果从不同酌角度选择定量,既可以用正比例解,也可以用反比例解。  相似文献   

17.
正动态几何函数问题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中的一类热点考题。这类问题一般是通过一个几何图形上的点运动或两个几何图形的相对运动,从而形成相关联的几何变量(线段长与线段长、时间与面积、路径长与面积等)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初中数学已学过的函数知识(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解决运动中的某些问题,如面积最大问题、相似问题、特殊直线和直线形的生  相似文献   

18.
物理问题中,经常要说明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通常是“成正比”或“成反比”两种。然而,教材所强调的关非是“正比”和“反比”,而是“正比例”和“反比例”。先看《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正比:两个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随之起相应变化,如儿童年龄的增  相似文献   

19.
解题拾零     
物理教学应从“题海”中跳出来,把时间多花在对物理知识的汲取和领悟上,而不能死记硬背地学习物理知识.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养成训练,加强对物理过程情景的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正确理解物理公式的含义及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才能正确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下面列举学生解题时对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分析不清、错用公式的几个真实写照,供读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陈德前 《初中生》2013,(6):34-37
初中数学中主要有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这些函数有各自的性质,巧用这些性质,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一、探索图形规律例1(2012年宁波卷)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如图1所示的规律摆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