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楼梦>复音介词数量丰富,构造方式多样,功能意义全面,呈现极为鲜明的使用特点:(1)复音介词的"家族"性;(2)复音介词的游移性;(3)同义复音介词的丰富性;同一复音组合的多样性;(4)对应的单音、复音介词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聚合现象表现明显,三百多个复音虚词,同义词有四十几组。其中有四组同义聚合词关系表现得最为突出,它们是表示时间短暂的复音时间副词、表示频次的复音频度副词、表示肯定揣测语气的复音语气副词和表示总括范围的复音范围副词。通过与《高僧传》《搜神记》两部作品的比较,《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聚合现象表现得更加突出,《高僧传》次之,《搜神记》相对较少。总体看来,中古汉语的复音虚词同义聚合现象已突出,与中古时期复音构词法的进一步完善及语言表达的愈加复杂性、精密性有一定关系。同义词繁多容易造成记忆负担,因而《世说新语》复音虚词中的同义词被保留下来的很少。  相似文献   

3.
郭店楚简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大类。单音形容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复音性质形容词都是联合式合成词,且大多为同义复词。这些形容词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充当谓语和定语是其最主要的功能,作主语和宾语的能力较弱,而充当补语的用例则完全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沈约<宋书>因为资料引用的繁琐而受到学者的批评,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宋书>无疑为我们研究刘宋文学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珍贵的文学史料,由此,也确立了<宋书>在中国史传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古时期复合造词成为汉语主要的造词方式,通过这种语言创造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复音形容词。《宋书》复音形容词的衍生方式,依照材料“加工”为新词的不同方式、途径,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联绵法、叠连法、复合法。文章主要探讨《宋书》复音形容词的衍生方式,以期发现这些复音形容词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中古汉语典型语料《世说新语》语气副词系统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将复音节语气副词按照来源和构成方式分作固定词组凝结、同义连用及附加式三类,总结出其特点和发展,管窥复音节语气副词在中古汉语中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史书未专门立传,后人仅能从<宋书>、<南史>的<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和<南齐书·倖臣传序>,以及虞炎的<鲍照集序>中找到有关他的籍贯和生平的简单记述.  相似文献   

8.
胡煦纳甲说的内容、意义及其学术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煦,河南光山人,生活在康乾盛世,是当时著名易学家和理学家,一生潜心研究<周易>,曾为康熙帝讲<易>而受到称赞,康熙下诏纂<周易折中>,大学士李光地为总裁,命胡煦为分纂官,参与撰写<周易折中>,著有<周易函书约存>、<周易函书约注>、<周易函书别集>等.其易学"酌于汉学宋学之间",精于义理,而不废象数.就象数而言,言体卦、纳甲说、河图洛书、先天后天、天根月窟等.其中纳甲说是他象数易学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其易学折中于汉宋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考察东汉碑刻中的一群相似类型的双音同根形容词,主要探讨了其同根素的构词频率特点以及同根素义的性质特点与同根词的形成两个方面的问题,目的是通过揭示出这类词语的使用特点来管窥东汉复音形容词衍生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名词的同义选择艺术,主要体现在表事物名词的同义选择和表称谓名词的同义选择两个方面.<红楼梦>对表事物名词的同义选择,具有一定的原则,即充分考虑到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以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亦可见曹雪芹在词语锤炼方面之匠心独运与其良苦用心.<红楼梦>对表称谓名词的同义选择,不仅可以体现人物之间的关系,还能体现出说话者对某个人物的认识的变化过程、评价、态度,也可以体现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反映说话者自己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范晔<后汉书>及<宋书·范晔传>中收录的<狱中与诸甥侄书>是两部重要的批评文献,其中有范晔对文学鲜明而深刻的见解.范晔首次将有韵、无韵的区别引入了"文"、"笔"的内涵,有从形式上(即有韵和无韵)来区分文笔之意,还有着重"文"轻"笔"的倾向.范晔关于文笔的思想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眼于<宋书>与<南史>的异文,讨论了两书在记载同一件史实时的避讳情况,近而论证了了解和掌握史书的避讳是阅读古代的典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姚远 《文教资料》2009,(18):57-58
本文指出了<宋书>礼志部分的三处断句错误、一处标点错误,并引用相关文献证明其不确之处,旨在为中华书局最近开展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沈约虽没有在<宋书>中创设<文学传>,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获取有关宋代文人的文学批评理论,其中较有价值的有沈约的情采论、文体三变论、声律论以及谢灵运的性情说和范晔的立意说.  相似文献   

15.
从南朝四史<宋书>、<南齐书>、<梁书>及<陈书>的记载和评述中,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一种奢侈与靡丽之风的发生与兴盛.自刘宋大明、泰始年间起,一种浓郁的奢侈、靡丽、享受、娱乐之风逐渐弥漫于上层社会,并成为南朝突出而持久的社会特征.四史史臣采取帝王诏令、官吏奏疏、史臣描写以及史臣评述等方式详细地记载了这些内容.南朝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在内容和审美倾向方面受之影响颇深,从而促进了文学娱乐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著录小说十五家,今虽不存,却多有迹可考.务成子为传说人物,而<务成子>则是掺合了阴阳五行和道家方术的小说家言,成书不晚于战国中后期,东汉以后失传.<宋子>载战国中期以来宋钘遗说和传说,其旨多合于黄老道家,又兼采名、墨二家之说,类于街谈巷议,成书时间不晚于汉初.<天乙>载商汤传说,为后入依托,汉以后未见著录,已佚.<黄帝说>托名黄帝,成书与以上诸书一样,也不晚于汉初.  相似文献   

17.
《太平经》程度副词并用现象具有同义并用、并用方式随意,并用后无新增功能、无新增语义等特点。它们的涌现,一方面是出于语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当时汉语词汇的复音化趋势。它们是中古汉语词汇发展面貌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8.
结合现代汉语同义词使用和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一定的标准从《现代汉语词典》中筛选出一定数量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运用计量统计与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主要讨论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形式上的对应关系;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释义类型。  相似文献   

19.
同义变换修辞是古汉语中一种很有效的修辞手段,是言语表达者一种主动积极的修辞活动,若变换得当,能够产生特别的修辞效果.本文以晋代志怪名著<搜神记>为研究对象,归纳出古汉语同义变换的三种修辞功能和语境对<搜神记>同义变换制约的四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一 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宋书>卷八八<崔道固传>有如下一段记载: 崔道固,清河人也……景和元年(465年),出为宁朔将军、冀州刺史,镇历城.泰始二年(466年),进号辅国将军,又进号征虏将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