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颦一笑,一蹙一展,所表露出来的思想和情感都会真实客观地展现给电视观众,它们不同于人们的一般日常动作,而是用表情、动作和体姿来进行思想交流,表情达意,这种“人体语言”、“行为语言”都是非有声语言符号,就是所谓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在电视传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联,与受众更好地沟通,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讯息,别称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对于口头语言来说,上述这些称谓是转意上的语言,就是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相似文献   

3.
传播学者认为,人们在面对面交谈时一条信息传递的全部效果中,只有35%是通过语言获得的,而65%是通过非语言获得的。作为视听兼备的电视传播,除了语言这个信息的主要载体外,非语言符号,尤其是节目主持人的人体语言在传递信息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电视主持人通过人体语言传递信息,与听众交流沟通思想情感,以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这是有声语言所无法代  相似文献   

4.
冯莉 《新闻前哨》2012,(4):67-68
电视主持人以其个性化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以其鲜明的个人身份代表节目行使着话语权。话语是通过一定的语言符号和形式进行的。传播学者和心理学者把这种符号和人际交流的形式分为:语言与非语言,即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电视是门视听艺术,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言"与"行"是被观众的听觉、视觉一并接受的。有研究表明:在信息交流中35%是通过语言获得的,  相似文献   

5.
孙晓菁 《视听纵横》2005,(4):106-107
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连。因此,非言语信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信息,别称为身态语言,是不用嘴说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王健 《记者摇篮》2009,(6):80-80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面部动作表达感受和态度。它是人们表达情绪的重要手段。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注重面部表情不仅因为其职业是与大众交流,还因为电视是一种可视媒介,播音员的表情动作会显露于屏幕之中,而且由于屏幕尺寸窄小,镜头往往将焦点集中于播音员和主持人的面部。面部是他们表达感情最重要的身体部位。  相似文献   

7.
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双通道的大众传播媒介,是用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观众接受的所有信息都离不开镜头所提供的画面语言,同时也包括其他诸如声音、色彩、神态、表情等非语言符号所营造的氛围。电视新闻的传播魅力,除了在于对形象画面细节等语言符号的把握外,还可以通过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深化新闻报道主题,丰富新闻报道内涵,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非语言符号,是伴随着同期声讲话的神态、表情、动作、语气、语调,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构成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都是具有潜信息的,即通过观众的联想而产生信息。现代电视新闻中,除了语言、画面外,大量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调动了观众联想的能力,使信息在观众大脑中以不断流动的方式转换。如人物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及空间语言等,这些元素形成综合的多方位立体信息传播,使新闻画面信息饱满丰富,观众能够从非语言符号中体会到新闻背后丰富的信息内含。  相似文献   

8.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声语言在广播电视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在广播中,它是直接为听众所感知的东西,是主持人联系听众的纽带和桥梁。在电视中.尽管主持人可以借助于表情、姿态、服饰、背景等多种非语言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某些意图或风格。但终究还是离不开有声语言。因为有声语言能给听众、观众最完整的概念。由此可见,研究和强化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个性.对办好广播电视节目,提高节目主持人的素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观众对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挑剔,这就需要主持人加强自身修养,增强个性魁力,使自己的主持风格鲜明起来。注重个性魅力不能不研究人体语言。人体语言是一个人整体性格的表现及人格特性的皮映,更多的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很难压抑和掩饰。弗洛伊德说,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假如他的嘴唇不说话,则他会用指尖说话。也有传播学者认为:在面对面的信息传递中,35%是通过语言获得的,而65%则是通过非语言获得的。更有学者认为,从非语言(人体语言)获得的信息超过65%。可见人体语言在传播…  相似文献   

10.
郑涓 《视听纵横》2006,(4):99-100
有学者从传播学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电视传媒的优势在于其使用的传播符号不仅有语言、文字,而且还可使用大量非语言传播符号,如姿势、表情等。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所给予人的信息不仅仅是其通过口播播报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其特有的给观众以强烈印象的个人信息,如个性,风度、姿态、表情、微笑、服饰、表达情感的方式和与众不同的小习惯等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节目主持人是否被观众接受的传播者的整体。  相似文献   

11.
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媒体中直接面向受众.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集社会性和人际性于一身的、富有亲和力的传播者。主持人以真实的个人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并与之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更多的是通过主持人的语言、意向、认识等来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交流。主持人在驾驭节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如有声语言、表情、手势等与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信息的有效、高效传播。  相似文献   

12.
陈虹 《新闻界》2006,(5):96-97,62
主持人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但对于电视主持人而言,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沟通的唯一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表情、手势、服饰、坐姿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联系。与受众取得更好的沟通。因此,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种种传播手段中,除语言符号外,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也成为主持人传播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最直接、最高效的沟通手段。然而,仅仅通过语言是不够做一档吸引人的节目的,主持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姿态等都是与观众交流的有效手段,能够拉近主持人与屏幕前观众的距离。正因如此,非语言的沟通就显得十分重要。非语言沟通较语言主持的难度更大,它包括但不限于距离、姿势、微表情,而且一旦运用不佳就很可能出现反效果。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大量实验得出的结果,在信息的全部表达中,说话占7%,态度占38%,而表情动作却占55%。换言之,人际之间信息传播有90%以上是靠非语言方式实现的。如果不注重首语、手势语、姿势语等肢体语言的运用,节目主持人和出镜记者要么显得刻板单调,不能很好地表达感情,与观众产生距离感;要么手舞足蹈,动作过于夸张,给观众带来反感。  相似文献   

15.
陈虹 《新闻界》2006,(5):96-97
主持人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但对于电视主持人而言,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沟通的唯一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表情、手势、服饰、坐姿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联系,与受众取得更好的沟通。因此,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种种传播手段中,除语言符号外,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也成为主持人传播的重要策略。然而,目前我们的主持人还大多局限于一种静态传播的阶段,没有充分利用电视的优势。许多主持人面对镜头,手足无措,两眼…  相似文献   

16.
如今,电视已经成为最普及、影响最大的媒体,电视媒体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媒体之一,在传递各种信息的电视节目中,电视主持人是不能缺少的重要角色。当电视主持人承担着传达电视节目主题、与电视观众沟通等任务时,至关重要的工具就是主持人的语言。主持人的语言修养不仅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也对民众的语言素养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方面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杨莹 《视听界》2007,(6):82-83
体态语言指的是用表情、动作和姿式来进行思想交流、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言正是通过他们的一颦一笑、一蹙一展、一举手、一投足表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赵昊 《新闻窗》2010,(3):101-102
电视是一种依靠声音、图象传播的媒介,电视节目主持人除了语言传播外,还要通过形象、服饰、肢体语言等方式进行传播,以期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获得观众的认可。具有视觉特性的电视传媒把播音员和主持人推向了电视荧屏。纵观电视记者和节(栏)目主持人所进行的信息传递、知识传播、新闻述评或者其他服务型、  相似文献   

19.
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这不必多说,但有学者从传播学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所给予人的信息不仅可以通过口播的形式,还可以通过电视画面发挥自身的传播器官的作用,如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都可能与节目内  相似文献   

20.
在各种传播方式中,语言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手段,而随着电视媒体的出现与发展,通过电视镜头来传达新闻事件的方式又给传播过程注入了新鲜血液.镜头语言比起其他语言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视、直观、现场感强烈,这也是人们较多地收看电视新闻的原因.所谓“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电视将新闻的真实性彰显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如何运用好镜头,正确表达事实与情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