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章法是建立在二元(阴柔、阳刚)对待之基础上的,所讲求的是篇章“多、二、一(0)”和逻辑结构,因此其风格之形成,便与这种由二元(阴柔、阳刚)对待所组织而成之“多”、“二”、“一(0)”结构与其“移位”、“转位”、“调和”、“对比”,息息相关。以东坡的几首清峻词为依据,对整体结构之阳刚与阴柔消长的情形,加以探讨,试予量化。发现东坡的清峻词,就其风格中之刚柔成分而言,大都是属于“偏柔”之作,而就其内容主旨来看,则兼身世之感(峻)与物外之思(清)而有之,如此可看出东坡清峻词之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2.
由于章法是建立在二元(阴柔、阳刚)对待之基础上的,所讲求的是篇章"多、二、一(0)"和逻辑结构,因此其风格之形成,便与这种由二元(阴柔、阳刚)对待所组织而成之"多"、"二"、"一(0)"结构与其"移位"、"转位"、"调和"、"对比",息息相关.以东坡的几首清峻词为依据,对整体结构之阳刚与阴柔消长的情形,加以探讨,试予量化.发现东坡的清峻词,就其风格中之刚柔成分而言,大都是属于"偏柔"之作,而就其内容主旨来看,则兼身世之感(峻)与物外之思(清)而有之,如此可看出东坡清峻词之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3.
<正>西方人论美,标举崇高和优美;中国人谈艺术,好分阳刚与阴柔。所以,在一般人看来,崇高与阳刚对应,优美与阴柔并举,便是理所当然的。这种看法并非没有道理。“优美”与“阴柔”大体上属于同一类概念,尤其是以崇高和阳刚作为参照时,它们的共同性质便显得格外分明。例如,花园里一块草坪和广阔的草原相比,维纳斯雕塑与大卫雕像相比,其结论是不言而喻的:草坪和维纳斯雕像属于“阴柔”或“优美”,草原和大卫雕像属于“阳刚”或“崇高”。这种判断人们凭直觉便可得出。可是,如果不是参照崇高和阳刚,而要求人们面对相似的对象,作出或优美或阴柔的判断时,人们就会觉得,“优美”与“阴柔”并非完全对等的概念,它们在很多场合下难以互换。例如,一片小景,说它优美是恰到好处,若况之阴柔,则嫌生硬别扭;李清照的词,言其阴柔之美,可谓深谙词作之昧,若仅  相似文献   

4.
作为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辛弃疾和他的稼轩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稼轩词题材广阔,风格多样,“横绝六合,扫空万古”,代表了宋词的最高成就。它熔豪放与婉约于一炉,形成了以豪放为基调,而不失温婉的独特风格。我们认为,“悲壮沉郁,含蓄蕴藉”是对其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的极好概括。本文将从稼轩词“以气为词”、“以文为词”、“以故典为词”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拙文《沉郁雄雅的人杰心音——论稼轩词的主体风格不是豪放》,对推尊辛弃疾为“豪放派”首领的传统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此说与稼轩词的实际情况相左,不能成立。同时,从南宋的时代特点、辛弃疾的具体处境与其审美人格出发,面对稼轩词的实际情况,提出并初步论证了稼轩词的主体风格是沉郁雄雅。但是,对这一主体风格系统的内  相似文献   

6.
"刚柔相济"是辛弃疾词独特的审美个性,大体上分为两类,其一是刚中杂柔,以阳刚为主,以柔媚加以附丽、点缀,雄奇不乏旖旎。其二是柔中寓刚,借流丽、婀娜揭示阳刚之底蕴。其根源有两点,一是稼轩特殊的人生经历,二是稼轩词的艺术渊源。  相似文献   

7.
论章法结构的节奏与韵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法结构是先由其移位、转位而形成节奏,再由各个节奏层层串联而形成一篇韵律的。大致说来,节奏乃就局部来说,而韵律则是指整体而言。而由移位所造成的,是较为简单或反复、齐一之节奏,主要是显现其偏于阴柔之调和性;而由转位所造成的,则为较为复杂或往复、变化之节奏,主要在显现其偏于阳刚之对比性。这样,由局部而整体地层层叠合成为一篇韵律,再加上章法各结构本身的毗刚或毗柔属性,即可大致解释一篇风格所以形成之原因。而这种历程,可约略由章法之“多、二、一(0)”结构加以考察。就在此“多、二、一(0)”的诸多结构中,必有其核心结构,它一定落在一篇文章之主体所在,也就是最能凸显“主旨”的部分,以牢笼各主体及其它对应材料,可以说乃关键性之“二”,居于既能收束又能发散的地位,在其它各辅助结构的支持下,形成“调和”(阴柔)或“对比”(阳刚),一面彻下以统合“多”(结构与节奏),一面彻上以归根“一(0)”(主旨、韵律与风格等),发挥彻上彻下之功用,因此,理清核心与辅助结构,考察其移位、转位之情形,则章法结构所造成之节奏与韵律,就可以大致掌握了。  相似文献   

8.
“体”即风格特征。稼轩体即稼轩词之风格特征。“形神兼备”谓之体,稼轩体正可作如是观。或日“形神兼备”乃艺术之普遍特征,但稼轩体自有其独特之形与神。就其“形”而言,稼轩体既能在词域内博观约取,集众成一,又能以古诗文为词,大量用典使事,还能把目光转注于民间俗语;观其“神”则是:稼轩体之英雄语豪而不放,妩媚语婉而不浮,闲适语闲而不适。总之,稼轩体之构成是其表层之表现形式美与深层曲折含蕴美的结合;是直觉印象之“面”和深层印象之“味”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稼轩词内容丰富多彩,手法变化奇妙,借典抒英雄末路之悲、壮志未酬之愤,悲壮激昂;或创造性运用比兴象征手法,语言旨远,辞约而意丰,沉郁缠绵。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百炼钢”与“绕手柔”,刚柔相济,倾诉衷情。  相似文献   

10.
稼轩“豪放”词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稼轩词风提出了主体风格与个体风格的观点,认为豪放是苏辛词风之同,然苏词犹诗人之词,主清旷超逸之美,辛词乃英雄之词,主刚劲崇伟之美;融合豪婉、自铸新风——沉郁悲壮,则是稼轩在艺术风格上的独创;辛词悲壮词风的表现形态极为繁富,呈现众多的“变格”。  相似文献   

11.
岑参边塞诗的阳刚之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岑参边塞诗的阳刚之美李岩在文学评论中,首次用阳刚美和阴柔美来区别文章风格的姚鼐,曾用这样一些比喻描述阳刚之美:“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驭骥……”(姚鼐《复鲁非书》)说明了有阳刚之美风格的作品显得有...  相似文献   

1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既承继了稼轩词一贯的豪放词风,又于磅礴大气之中透出几许苍凉沉郁、悲愤难平,细腻之处深切动人,激烈之时又可闻杀伐之声。通过赏析词作的艺术风格,以一窥稼轩词之特色。  相似文献   

13.
辛弃疾节日词以其沉郁的悲情意识与鲜明的悲壮苍凉之美成为稼轩词独特审美风格的表现特征之一。稼轩节日词中挥之不去的苍凉悲情源自于他的悲剧情怀与命运。  相似文献   

14.
论稼轩诗     
他人之词,也许是“诗余”;稼轩之诗,却是“词余”。平心而论,无论数量或质量,稼轩之诗远逊于其词。与词比较,稼轩诗似乎少一点纵横的英雄气,多一份哲理与平和,分明打上宋诗重思辩重理趣的烙印。然而,与稼轩词一样,稼轩之诗,也是其理想追求与严峻现实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梁启超评陆游诗云:“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赖聊以诗呜。”(《读陆放翁集》)稼轩之诗,亦当作如是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稼轩诗的精髓与神韵。  相似文献   

15.
扼腕惜稼轩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一生的词作,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雄冠两宋。有词评家赞:“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相似文献   

16.
评姚鼐的“阳刚阴柔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姚鼐“阳刚阴柔”理论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他重阳刚、轻阴柔的学术倾向及其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探讨了这对审美范畴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进一步地昭示姚鼐“阳刚阴柔说”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 ,其词作“大声镗革塔小声铿钅訇。”而其“禾农织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刘克庄《后村集·辛稼轩集序》)正所谓一体万殊 ,风格多样。但无可否认稼轩词的主要成就还在其抒发报国激情 ,表达抗金斗志 ,感叹英雄失路的豪杰之词中。王国维曾说 :“苏旷辛豪” ,以一“豪”字来概括辛词的风格 ,可谓得之矣。本文拟就辛词之豪试做论述。翻开稼轩词集便可感到一种昂扬悲壮、发扬奋历之气 ,这便是王氏所称之“豪”。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也说 :“稼轩词龙腾虎掷。”“稼轩豪杰之词也。”纵观稼轩词集 ,我们可…  相似文献   

18.
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且能与苏轼并驾齐驱的豪放词人。作为词坛一大宗师,辛词风格是多样的。刘克庄曾经这样描述过他的词风:“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浓丽绵密处,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辛稼轩集序》)。《艺概》则称:“稼轩词龙腾虎掷”。陈廷焯又说:辛词“词中之龙”,“气魄极雄大,意境极沉郁”(《白雨斋词话》)。而邹祗谟却云:“稼轩词,中调小令,亦间作妩媚语(《远志  相似文献   

19.
辛弃疾登上词坛以后,雄踞于词坛峰巅,南宋诸词家多笼罩于“稼轩风”的晕圈效应中,陈亮作为稼轩的好友及志同道合的同志,也以表达“经济之怀”的词作,与稼轩声气相求,陈亮对稼轩词多有接受,表现在题材、风格、语言等多个方面都受到稼轩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毛晋在《稼轩词跋》中评价辛词说“词家争斗秾纤,而稼轩率多抗时感事之作,磊落英多,绝不做妮子态.”是说词家多是浓艳、瑰丽、典雅或纤巧、细腻、清丽之作.词中多写歌酒宴饮,男女欢爱,相思离别之事.而稼轩词冲破了“艳科”的藩篱,扩大了词境,提高了词格,词中多感时伤世,怀报国之情,而绝无无病呻吟,娇柔造做,故做扭怩之态.毛晋正确地评价了辛词主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但并不是全部、辛词中也有妩媚、清丽的风格,但只是一小部分,辛词主要的风格是悲壮沉郁、自然宏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