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彬士  陈姿颖 《收藏》2013,(2):54-63
如同道教与儒家思想。佛教跟随17世纪下半叶大陆地区汉人移民渡海来台的高峰而传入台湾。以今日严格挑剔的艺术鉴赏标准来看,传统台湾庙宇里面祭拜的佛像,其艺术性并非评断其重要性的主要因素。换言之,台湾长期以来佛教艺术的发展一直处于弱势的状态。直到近几十年来,情况才有所改观。这个变化来自于两个主要的因素:其一是宗教,其二是经济。在台湾,佛教获得长足的发展,并且没有受到大陆“文革”导致大批佛像尽毁的浩,  相似文献   

2.
金申 《收藏》2015,(7):96-99
佛像是人们崇奉的法物,供奉祈福,以求平安。古代还没有人是出自爱好而收藏佛像的,这和书画、青铜器等不同。见于史籍的,最早在唐朝,人们即已开始收藏书画,例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就记载了不少这方面的事例。北宋时人们开始收藏瓷器,可见陆游《老学庵笔记》。宋代赵明诚《金石录》记载了许多历代碑刻,有些属于佛教造像碑,因此也留下佛教艺术的记录。在佛教史上还记载了许多所旧外国佛像,《续高僧传》卷25"僧意传"载:释僧意……元魏中住太  相似文献   

3.
袁凯铮  王蔚华 《收藏界》2012,(1):108-110
古代铜佛造像,不仅是历史与艺术价值的凝聚,也是古代工匠高超金属加工制作技艺的体现,向来为国内外艺术研究者和收藏家所重视。西方收藏佛教造像的传统,从西方以殖民者的姿态侵入亚洲原有佛教信仰的地区就已经开始。欧美的博物馆和民间目前仍存有大量的佛像精品,这些精品在今天它们亚洲的诞生地已经很难见到。西方对铜佛像开展研究工作也有近百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金申书画     
《收藏》2012,(11):168-169
金申回族,1949年生于北京。1968年"文革"中到内蒙古上山下乡;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1987~1992年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成城大学研究佛教考古5年。1996年7月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佛像专家。著作有《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等20余部、200万余字。  相似文献   

5.
塔尔寺     
龙人 《上海集邮》2000,(1):14-14
塔尔寺藏语称衮本,意为十万佛像,在青海省湟中县象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相传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出生时,其母将胞衣埋在大金瓦寺正中,后来这里长出一株菩提树.长有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现出狮子吼佛像一尊,其母本着敬爱之心,在此建立一座小塔,后人在小塔的基础上建起了高11米的大银塔,并将以后形成的寺院群落命名为塔尔寺。塔尔寺每年举行四次大法会和两次小法会,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藏、蒙、土、汉等各族的善男信女来寺瞻仰朝拜,从而使该寺成为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邵颖 《收藏》2012,(20):84-85
佛像因其无尽意的境界、生动的形象和精美的制作,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几年来,金铜佛造像在拍卖市场中受到了藏家们的大力追捧,成交价格屡创新高,成为收藏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匹"黑马"。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火焰背光坐像更是拍出了1.23亿港元的天价,令人赞叹。佛像素有高古佛像和明清佛像之分,高古佛像指明清之前的佛像,也称汉传佛像。经过三次大的灭佛运动,所以已经十分少见。常见的是明清佛像,也就是藏传佛像了,现阶段,汉藏结合的佛像成为新宠,主要原因是自汉传佛教及藏传佛教在中国的融合之后,所制  相似文献   

7.
朱有仪 《收藏》2013,(10):104-109
佛像是表现佛教教理、教义和弘扬佛教文化的重要形式,因此古人也将佛教称为"像教"。中国古代历朝佛像不仅体现着佛教自身的发展及演变轨迹,而且因为其受到不同时代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使世俗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观念融入其中,从而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近20年来,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日趋成熟,古代佛像渐渐被广大藏家所认识,成为独具一格的收藏门类。熟悉央视"寻宝"节目的观众都知道金申。他点评佛像时总是非常具体地解释出这尊佛像的名称、佛经出处、时代特征以及制作风格等,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其真赝,所述理由令人折服。  相似文献   

8.
线与色是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必要元素.这些线与色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因素.佛教艺术的发展推动了本土传统绘画中对线与色的主观运用,也一定程度地促进了外来的油画艺术中画面元素的发展,从而佛教艺术与本土油画创作二者之间有了相关联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朱有仪 《收藏》2012,(3):98-103
佛像拍卖的历史轨迹大陆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起步晚于国际市场,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零星的佛像现身拍场;加之市场推介的不足,佛像拍卖未能引起广泛关注。这种状况延至2004年才开始有所改变。那一年中国嘉德、北京翰海首次在秋拍中推出金铜佛像专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上海  邵捷 《收藏》2019,(11)
正在"扬州八怪"中,金农书画以奇崛的个人面貌为人所知,艺术成就也比较突出。值得注意的是,金农晚年转画佛教题材绘画,而且态度虔诚无比,这与他特立独行的狂傲个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以传世几件金农佛像画为例,分析金农创作佛像背后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