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勇 《考试周刊》2011,(2):181-18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人的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之一。而创新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尤为重要,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永恒主题。如何存思想品德课中真正做到教学创新呢?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意识,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人类的创新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时尚,一种行为方式,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面对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积极推进思想品德课的改革,力求赢得主动,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强化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思品课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创新能力的要求,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品德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新形势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实现以下三种创新。  相似文献   

4.
林年明 《考试周刊》2014,(15):116-117
<正>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面前的头等大事。下面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充满创新精神的学生。但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容易上成抽象的理论课或说教课,显得空洞、枯燥,学生兴趣不大,难以调动积极性。新课改后的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充满挑战性、实用性,不易上好的社会学科。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不创新,大部分学生会感到味同嚼蜡,对小部分厌学学生而言无异于对牛弹琴。本人几经努力,以生为本,从师生关系入手,采用情境教学,使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创新优化了教学。一、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和对话常言道:“爱屋及乌。”“亲…  相似文献   

6.
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肩负着思想品德知识教育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系科技发展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高素质人才是初中教育教学的固有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不仅需要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更需要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文章就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核心。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可见,能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也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深入研究教材,适应学生发展现行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理念就是:适应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与时代精神。教材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关键因素,主要看教师如何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  相似文献   

8.
段飞冲 《考试周刊》2014,(39):136-136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已经成为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讨论的热门话题,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作者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要义,也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之源。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是当前深化改革亟须解决的新课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并贯穿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李莉 《教育革新》2007,(9):36-37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既有严密的科学性又有高度的思想性。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强化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正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把每一次的学习都作为一次新的创造过程,并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体现自我的价值,这样才会使学生不断优化自我,提高竞争意识,增强探索精神,具备创新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优势,逐步培养出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教师自身具有创新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邓小平明确指出:“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和谐、活泼地发展,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教学创新,是学生消除创新神秘感、激发创新意识的最好范例。教师以创新意识去唤醒学生,以创新精神去感染学生,以创新实践去带动学生,以创新成就去鼓舞学生,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性较强的教师比创新性较差的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学科,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既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政治课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和着力点。现就实施策略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的言行和素质对学生有非常直接的影响。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深化目标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教学是以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育理论为基础.经过教学工作者多年的研究和探索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目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显得更为重要。如何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对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性人才至关重要。为此.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这就需要大量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 ;这就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 ,通过课堂主渠道去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这就需要教师转变那些不利于创造性发展的教学观念 ,把创造性教学原则、方式、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 ,进行大胆的实践。  一、变重教师主导轻学生独立活动和主动性积极性为在教师指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目的 ,教师把上课看做是新知识的传授过程。课上往往教师关注学科知识传授多 ,…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本身就要有创新目标、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当今信息技术教育,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省政治中考实行了开卷考试改革,这是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对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要求。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这种新的要求,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品德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孟雪 《新疆教育》2013,(9):121-12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思想品德课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已成为摆在我们思想品德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性思维,启迪学生去思索、去创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