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樱梅 《考试周刊》2010,(50):222-222
音乐来源于生活,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有着较大的距离,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本文作者依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情境,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略谈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构成音乐的元素很多,如旋律、节奏、和声等。这些音乐元素对于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实践活动的热情,调动他们主动感受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寻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作为实际教学内容的“引子”,使音乐学习与熟知的生活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音乐来源于生活,寻找什么样与学生生活相近的音乐素材呢?电影音乐无疑是不错的选择。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使用电影音乐,使其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感知得较为清晰。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即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  相似文献   

4.
音乐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跟小说是一样的,不仅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人们在伤心的时候喜欢听音乐来舒缓自己的心情,在开心的时候也喜欢高歌一曲,所以说音乐还是生活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教学生活化就是我们在对音乐这门学科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教育的覆盖面能变得社会化,简单来讲就是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中融入社会化元素。可以把音乐上的问题变得生活化也可以将生活经验变得音乐化,音乐和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而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在音乐和生活之间开一辆直通车,让学生穿梭在音乐和生活之间,来激励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高尚的节操。  相似文献   

5.
焦媛媛 《快乐阅读》2011,(8):134-135
我国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是陶冶情操的熔炉。"让音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即把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并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以点缀生活、表现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
用"生活教育"理念指导音乐教学,可使生活元素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教师可引导学生聆听各种声音,感受声音的韵律美;在课堂中模仿生活中的声音,体会声音的节奏美;通过创造最美和声,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表现最和谐的声音,逐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用美的声音陶冶性情。  相似文献   

7.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感知得较为清晰。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即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窦静 《宁夏教育》2008,(6):66-66
音乐欣赏教学,是满足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激情,走进音乐世界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学生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让音乐课堂教学绽出绚丽的“风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通过探索中学生音乐感悟和音乐教学歌唱艺术,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让音乐与生活巧妙融合,让学生轻松欣赏音乐、快乐感受音乐,生活中发现、体验、表达音乐,提升欣赏水平,提高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让音乐课堂教学绽放绚丽的“风彩”。  相似文献   

12.
小学音乐教学以学生心理、情感、认知为基础,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体验以及科学认识相结合,通过架设乐声与生活的桥梁让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得音乐知识和情感体验。因而教师需要充分发掘教材与生活中可表现、可联系的因素,精心设计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刘洁 《成才之路》2011,(22):52-52
音乐欣赏课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结合音乐生活和时代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运用音乐本体语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起“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感悟音乐,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真正实践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与实施,新的音乐教育提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音乐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使课堂教学方式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让音乐课堂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15.
将地方音乐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结合,既让学生充分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音乐生活的丰富性,又掌握了获取音乐资料和欣赏自己家乡音乐种类的手段和方法,对丰富其阅历,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逐步建立起对本地音乐的终身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活是流动的音乐,音乐来源于生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如何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最终实现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呢?音乐教学"生活化",就是在音乐教学中,要让音乐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音乐课堂,让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在音乐课堂的节奏教学中,由于形式单调、方法简单、内容单一,学生容易出现体会不深、兴趣不浓的现象。对此,教师应从学生出发,综合生活经验,表现节奏;激发学生想象,创编节奏,让学生在别样的教学情境中感受音乐元素,走近音乐,爱上音乐。  相似文献   

18.
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音乐和舞蹈是两个重要的审美教育科目,也是人们抒发感情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将舞蹈元素与音乐结合起来,不但能有效激活学生兴趣,还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进而全面提升音乐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舞蹈元素如何与音乐教学融合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9.
刘繁育 《考试周刊》2014,(38):178-178
让流行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是中学音乐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音乐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要发掘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丰富音乐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要有选择性地让学生欣赏并学唱流行歌曲,不断增加音乐教学的"流行元素"、"健康元素";注意把握流行音乐与传统经典音乐的比例,突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42):165-166
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高质量提供了基础。科技的创新将音乐带到了人们的身边,可以随时随地听歌,音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音乐在对学生的综合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而节奏是音乐的起源,是决定音乐特点、突出情感基调的关键。音乐的教学可以为学生展开美育教学,突显审美教育和情操培养,在基本的教学中逐渐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展学生的兴趣和知识。作为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如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音乐节拍,培养音乐学习潜能,是教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