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燕子问:“《背影》中,作者为什么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这篇文章的抒情气氛是很浓的,但作者并没有用浓墨重彩去着意渲染。作者在文中把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的是,作者没有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写,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表现的角度新颖独特。父亲的背影是儿子经常见到的,作者选取的不是平常的背影,而是在祖母去世、父亲失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关注《背影》一文中的父爱的同时,还要关注作者的情感及其变化。作者在《背影》中通过对父亲生活的描写观照了自己的生活,而生活的不易让他更好地理解了父亲。朱自清的《背影》写的是父亲的背影,也是自己的背影,更是千万个父亲的背影。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同志的《背影》最突出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情。文章构思巧妙,结构新奇。一封书信,导出写作缘由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中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相似文献   

4.
王冬梅 《课外阅读》2011,(8):130-130
一、到底是学生情感缺失还是教师引导不到位?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经典名篇,文中父亲为儿子爬月台买橘的背影,感动了几代人,它已成为最精彩最动情的定格,像一尊塑像似的矗立在作者、读者的心中。因为它是感情的浓缩与展现。  相似文献   

5.
<正>母亲是一条河,母爱柔情似水;父亲是一座山,父爱恩重如山。父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写母亲的诗文浩如烟海,写父亲的诗文也数不胜数。朱自清的《背影》是其中不可多得的经典美文,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动人,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已深深镌刻在作者的脑海里,也深深晃动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天下的父亲千千万,父亲的形象各不同。诗人王单单对  相似文献   

6.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著名的纪实散文代表作。文中记叙作者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感记,事情虽小,但表现的是人生最常见的父亲爱子之间的真挚情感。文章中所表现出的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亲情,使我们在任何时间去学习这篇文章,都让人感叹不已,感慨万分。这种感染力,一方面是源于作者对父亲的心底理解和亲情之爱,同时也是与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精雕细琢的语言艺术密切相关。本文试图从文章的构思和语言特点两个方面,浅谈《背影》反映出来的文学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黄国隆 《现代语文》2008,(7):108-108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在一九二五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饱蘸浓情的笔调,回忆起与父亲惜别的背影。每次读后,都会被字里行间所包含的父子深情所感动,被那最深沉最真挚的亲情所感染。  相似文献   

8.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提起《背影》,人们就会想起朱自清,提起朱自清,人们也会立刻想起《背影》一文。这正如吴晗同志所说:“《背影》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却历久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篇文章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了。”读过这篇文章者无不被这样一个背影所吸引:“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作者正是抓住这一感人至深的形象,自然而然而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深厚、诚挚的父子深情的。细节的雕琢是作者在文中运用最成功的一种表现手法。细节的捕捉,来源…  相似文献   

9.
《背影》是一篇只有1500多字的短文,但却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究其原因,是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景中最富有表现力的细节,通过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人们所共有的细腻感情,从而拨动了人们的心弦,产生了感人的力量。即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一般地说,作者要表现一个人物,是通过人的语言、行动、肖像、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刻画的。《背影》中,作者不去描写父亲的鼻眼口耳,胡须  相似文献   

10.
文眼与教眼     
文眼能够透露主题思想的内涵,教眼应当揭示教学目的和重点.《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是文章的文眼.教这一篇课文,必须紧紧围绕着三次背影描写,同时兼顾父亲在送儿子上火车过程中所说的言短意长的四句话,作为背影的补充.三次背影描写又伴随着作者的  相似文献   

11.
这篇《背影》,大家说是朱自清先生的好文章,各种初中国文教科书都选了它。 这篇文章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脑。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那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一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父亲和作者同到南京,父亲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  相似文献   

12.
谈到中国现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谈到朱自清散文,不能不提到《背影》。这篇文章发表后,一直为青年读者所喜爱,历届中学也都把它选为教材;当作者逝世时,有些中学生悲痛地说:“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见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其影响之大,由此可见。《背影》作于一九二五年,是一篇回忆性抒情散文。一九一七年冬,因为祖母去世,作者从北京到徐州,和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办毕,又和父亲乘车北上,  相似文献   

13.
在所教的语文课文中,《背影》是我最喜欢为学生有感情地范读的课文之一,尤其读到年迈的父亲艰难地攀爬月台亲自为儿子买橘子那一节时,我扫一眼课堂上认真听读的学生,总能发现有一些学生眼睛已酸,坐在下面悄悄地抹眼睛。
  本文的刻画角度真的是很新颖,选择通过"背影"来刻画父爱———尤其是在一个沉重灰暗又笼罩着生活的辛酸的环境氛围中,那个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年迈父亲动作艰难甚至可笑的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不知打动过多少人的心?让多少人为这种朴实无华甘心情愿为孩子付出的父爱而潸然泪下?生活中,人在展示和表现自我的时候,只注重前面表情、言语的修饰和美化,把光辉灿烂只留给了正面,往往忽视了背面,让背影始终处于原始状态。所以,背影所呈现的只有人故有的真实、朴素。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如同电影中一个特写镜头,拍得那么细,拉得那么慢,"攀""缩""倾"等这些准确传神的动词的运用刻画了一个努力、笨拙而艰难的背影里,这一背影承载着太多的人生的艰辛和不易,承载着太多的沉重的爱和责任······仿佛凝重的父爱就定格于那一幕,让每个人为这个身体臃肿但仍不辞劳苦的父亲,产生深深的敬意、爱戴和怜悯之心。作者通过超乎常规的视角,刻画父亲的背影,让人产生深思,产生联想,获得感悟。所以本文着重刻画背影的第六自然段,为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可以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揣摩情感,通过对父亲背影的刻画的分析,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感受父的亲形象和无言的父爱,同时让学生得到写作上的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相似文献   

14.
杨廷勇 《甘肃教育》2014,(15):99-99
正一、悬念激趣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使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下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  相似文献   

15.
……这篇这章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脑。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并不是平时看见的。那末,在甚么时候、甚么地方看见那一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父亲和作者同到南京,父亲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有一层可以注意:父子两个到了南京,耽搁了一天,第二天渡江上车,也有大半天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经典的散文《背影》。哪个同学来介绍一下作者朱自清。(出示课题《背影》——朱自清)生1: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时是现代,地是江苏扬州,作品有《荷塘月色》《春》《绿》,评价是民主战士、散文家、学者,还有诗人。师:很好。我们介绍作者要抓住哪些要素——生(齐):名、时、地、评、作。  相似文献   

17.
《背影》末段中朱自清先生的晶莹泪水,蕴含着最丰富、最复杂、最深沉的情感,应该是教学的重点;由于该段文字叙述概括,将深情蕴含在朴素、甚至看似平淡的言语之中,因而也是教学的难点。不少教师平常教学过于简略,学生只能大致感受作者的思念之情,而缺乏应有的深刻感悟。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经久不衰,作为传统篇目历年来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其中纯朴深厚的父子情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但是许多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时,只注重了父亲朴实的背影和朴实的感情,却忽略了铺垫这一重要内容。试想,文章开篇点题,“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而后并没有紧锣密鼓地去直接写背影,而是宕开一笔,从家境写起,为什么?作者的意图很明显,这是为写父亲在蓄势。其一,营造特定的环境。人物的活动需要特定的场景,祖母死了,父亲还亏空变卖典质,办丧事又欠新债,还要出门谋生,真是祸不单行,家境甚是惨淡。在这样的情景下,父亲…  相似文献   

19.
《背影》写于1925年。记述了作者两年前的一个生活片断,集中描写了父亲在车站送“我”时的“背影”。展示了旧中国动荡年代人民颠沛流离的一个生活侧面,从而表现了父子之间真挚、深切、朴实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相似文献   

20.
《背影》写于1925年,收在朱自清的第一个散文集《背影》(1928年出版)中。文集以《背影》书名,可见作者对这篇散文的特殊情感。《背影》只记述了一个生活片断——父亲送他从南京渡江到浦口;然后乘火车去北京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