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越南留学生教育是广西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越南留学生的教育引起高校领导极大的重视,也成为高校工作重点之一.笔者认为,我们应把加强对高校越南留学生的审美教育提到日程上来.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加强广西高校越南留学生的审美教育的诸多问题加以分析阐述,以期能对越南留学生教育提出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越南留学生教育是广西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越南留学生的教育引起高校领导极大的重视,也成为高校工作重点之一。笔者认为,我们应把加强对高校越南留学生的审美教育提到日程上来。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加强广西高校越南留学生的审美教育的诸多问题加以分析阐述,以期能对越南留学生教育提出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百科知识》2005,(6X):4-4
隐喻使话语变得生动,但如果按照字面去理解的话会使人困惑。一项对无法理解比喻含义的人的研究帮助科学家探明了一个大脑区域,他们相信,这个区域对理解隐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对苏轼诗词的认知探索——基于隐喻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洋 《科教文汇》2009,(3):236-236
诗歌隐喻是隐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主要研究隐喻理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诗词中的体现。通过运用隐喻理论,本文从多个角度来研究苏轼诗歌中的隐喻性,如常规隐喻,概念隐喻以及隐喻扩展在其诗歌中的体现。通过对苏轼诗词作品一系列的分类,读者能够从认知的角度重新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学艺术,同时也能用一个全新的方式去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5.
我校每年的越南留学生有100多人,总人数位居上海高校第二。本文结合我校越南留学生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今后我校招收越南留学生的几点发展思路。通过以扩大招收越南留学生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上海大学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从而推进我校向国际化大学迈进。  相似文献   

6.
诗歌隐喻是隐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主要研究隐喻理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诗词中的体现。通过运用隐喻理论,本文从多个角度来研究苏轼诗歌中的隐喻性,如常规隐喻,概念隐喻以及隐喻扩展在其诗歌中的体现。通过对苏轼诗词作品一系列的分类,读者能够从认知的角度重新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学艺术,同时也能用一个全新的方式去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7.
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的认知、思维关系密切。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工具。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留学生属于无汉字背景的留学生,无汉字背景的学生学习汉语听力能力发展的比读写能力快,学习汉字倾向于从音到义,所以,在汉语教学的初中级阶段,对于没有任何汉字基础的俄罗斯留学生来说,汉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在俄罗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候,应该大力培养他们汉语听力能力,以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汉语语感,进而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水平及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留学生汉语初级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进行总结,并结合前人对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成果,浅谈对留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若干思考及词汇学习策略研究对教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袁丽梅 《科教文汇》2014,(20):72-73
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因此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了汉语声调难掌握、汉字书写难掌握、读音难记忆等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困难之后,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重视单词,强化单词记忆等方式提高来华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寇美睿 《科教文汇》2024,(8):133-137
“中文+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跨文化适应能力与汉语水平密切相关。HSK(汉语水平考试)作为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是留学生汉语能力的权威证明,亦是留学生进入中国高等学府深造的入门条件。为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考试能力和过级率,不少院校开设了HSK课程。在HSK课程中有效融入中华文化,学考互促、文语相融,对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综合文化素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娟 《科教文汇》2013,(7):125-126
空间的隐喻性是由社会意识和人类的感知决定的。李安电影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叙事空间是角色内心冲突、权力和生存欲望激烈对抗的场所。本地治里、沧海孤舟和食人岛三个隐喻性空间设置,呈现了少年派探寻、审视信仰的人生漂流。  相似文献   

13.
舒中义 《科协论坛》2008,(4):108-109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了隐喻性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一些运用,以期给标志设计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初级留学生汉语语文课程的教学当中,语音教学可以说是最入门的课程体系,在整个汉语课程教学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仅仅围绕着游戏教学在初级留学生汉语语文课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游戏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进行阐述之后,对其在汉语语文课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促进游戏教学在初级留学生汉语语文课程中的运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无论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学院为例,调查并分析了越南留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结果显示:越南留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外生性动机驱动;男生在兴趣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成就维度与结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在附属维度上的得分,男女生之间差异不显著;从年级上看,越南留学生在学习动机的4个维度上,年级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陈晓慧 《科教文汇》2008,(31):161-162
时间是一个在人们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的抽象概念。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通过概念隐喻在头脑中构建和理解抽象概念。本文对英语和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构成进行对比,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7.
陈晓慧 《科教文汇》2008,(11):161-162
时间是一个在人们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的抽象概念。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通过概念隐喻在头脑中构建和理解抽象概念。本文对英语和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构成进行对比,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8.
颜色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从人的视觉感知,生存环境及社会文化三方面解释了颜色的认知原型,对英汉语中颜色词产生的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加深对其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9.
颜色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从人的视觉感知,生存环境及社会文化三方面解释了颜色的认知原型,对英汉语中颜色词产生的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加深对其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20.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阐述了人们习得语言的过程,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理论。"使"字兼语句是留学生在汉语语法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使"字兼语句是兼语句的一种,但与一般兼语句又有所不同,它是汉语中特殊的动词谓语句中非常重要的一块。本文主要尝试将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运用到留学生"使"字兼语句的习得过程中,帮助留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使"字兼语句以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哪些适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