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书备对》是现存唯一保存有宋代全国户数、口数和丁数等人口资料的重要文献,但在关于宋代人口问题的讨论中,对这一文献的研究和利用很不充分,有些讨论者甚至忽视它的存在。本文通过考证,确认《中书备对》之户口资料的纪年为元丰二年;所收录的户数为负担赋役的主客户,口数为负担赋役的主客户之著籍男子数,丁数为担负赋役的男子数。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人口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人口数字统计的国家之一,历史典籍中保存有丰富的户口资料,历代统治者总是将户口多寡作为国力盛衰、社会治乱的标志,对户口的增减极为重视。但是,建立在自然的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政权,其户口统计只是出于征调赋役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考察人口,再加上缺乏科学的人口理论指导,以及可靠的统计方法和手段,几乎所有的官方统计数字都是很不精确的。对待这些户口资料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或者不加分析地全  相似文献   

3.
《宋代户口》稽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地主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为适应土地私有制,征调赋役从历代以“人丁为本”过渡到以“资产为准”,户籍制度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但宋代史籍对处于这一重大变革时期的户籍登记原则,却记载过于简略与含混不清,使历来研究宋代人口的学者,很难准确理解宋代户口记录数字的严格含义;问时,宋代大土地所有者为逃避或减轻赋  相似文献   

4.
宋代的豪强形势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天中学刊》2008,23(3):105-108
形势户是宋代赋役版籍中的一种户口类别.他们在宋代已失去了对抗中央政府的能力,但在地方上,兼并土地,逃避赋役,为害地方,与乡村管理者既勾结又斗争,是宋代农村冲突的始作俑者;同时豪强形势户又在巩固封建统治中起到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读书乐     
读史时,你也许会发现一件怪事:翻遍宋朝的全国户口数字,当时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低得出奇。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全国平均每户的口数只有2人多一点,最高的天圣元年(1023年)才2.57,而最低的元丰三年(1080年)竟只有1.42。人们不禁要问:何至于每户人家不到三口,甚至还凑不满一对夫妻呢? 其实,宋朝史料中的“口”,并不是真正的家庭人口,而是每家每户中承担赋役的人口。举例说,一个五六人的家庭,除了老人、小孩、妇女(有时还有残疾人),够得上承担赋役条件的成  相似文献   

6.
赋役制度中征赋派役的形式对人口的增长有着严重的影响,赋役的轻重与人口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赋役制度是封建国家重要的经济制度,也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支柱。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其赋役制度集历代封建赋役制度之大成,并且在承袭明代的基础上在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研究清代赋役制度的确立及其整顿和改革,是研究清代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是有意义的。本文仅就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赋役制度的建立和改革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贾公彦广泛征引唐制疏释《周礼》之经注,范围涉及赋役、科举、刑狱、市政,吏制、宫室、天文等诸方面。赋役方面,周、汉两代每季度上报一次"四时薄",唐时变为每年一次。周时每三年一次大比,主要是对户口及财物进行统计;汉时每年一次,主要统计户口之数;唐代造籍,又改回周制的每三年一次。不仅统计户口、财物,地宅也在造籍范围之内。刑狱方面,对于过失杀、伤人之畜产,周时由调人协调解决;唐时则有成文法可依据。对于盗贼的惩罚,周时是没收盗贼家财;汉法与唐律规定更细致,有主之赃物要还归失主,官家之物或无主者没入官府。市政方面,唐代对物价的评估更严格,次数由汉代的每月一次变为每月三次。  相似文献   

9.
人教社新版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讲到清初赋役制度的改革——“摊丁入亩”。由于教材叙述简略,不少学生常问起“摊丁入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首先,“摊丁入亩”是清初统治者在明“一条鞭法”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的实际变化情况而进行的赋役制度的调整。清初赋役制度沿袭明朝的“一条鞭法”,按照地丁双重标准征收赋役,地有地税,丁有丁银。丁税的征收虽有部分已摊入田亩之中,但按丁纳银仍是无地少地农民的一大负担。因此农民常常隐瞒户口,甚至不敢落户垦荒。康熙帝即位后的四五十年间,全国人口数始终停滞在1920万~2000多万的水平上,导致“有…  相似文献   

10.
东晋南朝的户籍源于西晋。西晋的正式户籍是“黄籍”,在黄籍上注册的主要是纳税服役者。“白籍”始于东晋初期,是侨州郡县所辖的侨寓户的户口册。即一种临时性的,不役不税的空虚户籍。“土断”就是以侨寓户现居地为准定其籍贯所在并登记入籍,以便征收赋役。在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下,士族豪强凭借强权隐庇大量侨户为佃客等私附人口。因而士族地主必然反对土断并公然破坏土断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一、高校集体户口管理概述"户口"一词,由"户"和"口"两字组成,但它不仅指"住户和人口",而是经国家行政依法确认并实际管辖的本国住户、居民及其人口基本信息的总称。户口管理的真正对象,是住户人口及其  相似文献   

12.
答:隋朝是短暂的,但它国力富强,经济繁荣.史称:"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隋书·食货志》)原因是什么呢?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因素:首先,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便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各种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如隋建立初期"山东尚承齐俗,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因此隋文帝下令整理户口,"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又如隋统一前,赋役繁苛,隋朝初定江表,"给复十年",剥削有所减轻.他如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使"钱货  相似文献   

13.
张兰菊 《历史学习》2006,(12):23-24
历史上的户籍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清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作为掌握人口信息、征调税役、分配资源和维持秩序的基础,它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和法律制度的综合性社会制度,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所以历代王朝都沿袭了这一制度。明代的户籍制度又称黄册制度,所谓黄册,就是全国户口的总清册。在自耕农经济的基础上,明代制定了严密的黄册里甲制度,控制户口和田亩以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万象     
河北户籍制度实施重大改革河北省公安厅近日对外宣布,将对全省户籍管理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河北省这次户籍制度改革是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以落户条件取代计划指标,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全省打破城乡分割的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管理结构,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自理口粮户口及其他类型的户口性指标管理。在统计口径上,以居民实际居住地和所从事的职业,将人口划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并统一登记为居民常住户口。据河北省公安厅副厅长曹爱平介绍,这次户籍改革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户口迁移问题是一个有关人口迁移的问题,而大学生人口迁移是我国除了农民工人口迁移之后的又一个重大的人口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大学生的户口是要迁移到学校所在地的,现在已经很少有大学要求大学生户口迁移,但是最近,大学生户口迁移现象又出现了。  相似文献   

16.
女真人建立的金代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一百二十年,在此期间,其封建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发展,究其原因,人口因素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本文从人口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对金代人口的以下几个问题提出一点粗浅见解。一、金代的人口数量对于户口,金代有严格的统计制...  相似文献   

17.
秦汉时期,是通过地方官每年一次向中央上报户口的上计制度来掌握人口情况的。至隋代,采取了规模更大、方法更细的人口普查制度———貌阅。所谓貌阅,即“阅其貌以验其老小之实”,根据户口册上所载年龄体貌对本人核对,以防有人通过隐瞒人口、谎报老幼而逃避赋役,查处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至唐代更名为“团貌”,也是由地方官“亲阅其貌,以为定簿”(《唐会要·团貌》) ,根据团貌的结果,造册计账。团貌每年一次,然后隔三年依据团貌所掌握的情况,编造一次户籍,一式三份,一份报尚书省之户部,两份存于州县。在封建社会里,人口普查的目的主要…  相似文献   

18.
三国户口考     
关于三国时期的人口,历来论者寥寥。其时魏、昊、蜀汉三方控制的人口不仅有民户,还有兵户、吏户、屯田户等;而屯田户数量之大,不仅关系到三方控制户口的总量,也对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研究屯田制者多着眼于制度本身及其作用,几乎无人涉及屯田户的数量;治人口史者虽曾提及屯田户数量问题,但缺乏令人信服的论证。本文对三国时期三方政权实际控制的户口数量进行考察,特别是结合西晋初年的户口变化,考证魏、昊所控制的屯田户数量。  相似文献   

19.
(一)、明代户口消长的马鞍形 有明一代二百七十余年,全国基本上保持着中央集权的统一局面,国家权力可以从中央直达里甲,这是历史上少有的有利于人口增殖的社会政治条件。按照正常的人口自然增殖规律,到明代中叶户口应有较大增长。徐光启在论宗藩人口时认为,人口的增长每三十年翻一  相似文献   

20.
宋代赋役沉重,土地兼并和“贱农而贵末”的倾向,使大批农民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投身到工商业中去.又加之宋代社会经济充分发展,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分工发达,交通便利,促使宋代社会人口空间流动频繁,流动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