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雨>是一部超越"命运"与"性格"悲剧的新的悲剧的形式:生存的悲剧.<雷雨>历来为人们归为命运悲剧一类,但其实作品中所指的命运只是一种托词,是对于悲剧命运无法解释而又无法摆脱而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呼喊.<雷雨>并非宿命,是人性在苦苦挣扎中迫于生存而走向了毁灭,这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即人性深处的冲突在周朴园与侍萍等人中得以演绎.  相似文献   

2.
《群鬼》和《雷雨》分别是易卜生和曹禺两位伟大戏剧家的著名作品,在两篇作品都有关于家庭伦理混乱和意外灾难的描写。两个家庭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真相大白的同时,都发生了给家庭带来巨大损失的意外灾难。但是两部作品在许多方面也存在差异,本文试图分析《群鬼》中的火灾与《雷雨》中的雷雨的异同与这后面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曹禺的话剧《雷雨》如一场骤雨震撼了人们的灵魂,这个深刻的悲剧已经触及了人性的危区,即自私、趋利。任何一部反映人性弱点的作品都具有永恒的价值与魅力(比如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雷雨》也不例外。有人认为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孕育了这场悲剧(许多教学参考资料上都这么认为),我则觉得把这部悲剧之因定  相似文献   

4.
《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选取《雷雨》台词感叹句中的语气词进行研究,以探讨《雷雨》中语气词男女性别的使用差异,从而获得对《雷雨》语言艺术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曹禺运用象征手法写成了《雷雨》这样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戏剧作品,展示了戏剧人物"雷雨"式的生存悲剧。剧中人物都有各自的强烈意向和欲望,并各自为自己的生存理想而努力奋斗,但所有的人无一例外的结果都是奋斗、抗争、挣扎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结局,一如"雷雨"是电闪、雷鸣、狂风后的暴雨倾盆所带来的摧毁一切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雷雨》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剧作,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本文将以对比的方法来解析剧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以期能够从把握人物的角度深入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7.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中的典范之作,而四幕话剧作品《雷雨》则是中国悲剧剧作的代表之作,两部悲剧作品都展示了所谓的"命运观"。通过两部剧作"命运观"异同的比较,可见命运观主题的承接与延展,揭示中西方不同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8.
也谈繁漪     
宁静 《河南教育》2009,(7):50-51
话剧《雷雨》艺术上获得的巨大成功,离不开曹禺对每个人物鲜明个性的刻画。再次品味繁漪这个人物形象,深感作家对人性、人生、社会的把握之深,惊叹伟大作品启迪思维的永恒。  相似文献   

9.
《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力作。作为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完美统一的话剧作品,《雷雨》的成就无疑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成功最重要的,则是人物形象塑造,正如著名评论家周扬所说:“《雷雨》最成功的一面是人物。”正是由手这一系列精心设置、着意刻划的人物以及其思想性  相似文献   

10.
一《雷雨》和《日出》这两部作品有如下一些相同点: 其一,《雷雨》和《日出》的题材都是来自作家极为熟悉的生活。其二,《雷雨》和《日出》都是作家激情和深思交合、融汇、凝聚的结晶。其三,《雷雨》和《日出》都成功地塑造出了一批艺术典型。其四,《雷雨》和《日出》的戏剧冲突都非常尖锐,紧张,有撕肝裂肺的力量。其五,《雷雨》和《日出》的语言,都有口语化、个性化、动作化、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悲剧的戏剧,悲剧的人生"代表这一悲剧特色的无疑是《雷雨》这部作品.《雷雨》带着它的悲剧色彩走向了世界,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不论戏份儿多少,都能够表现出他们鲜明的个性,性格复杂而形  相似文献   

12.
《雷雨》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为观众所喜爱,为研究者所关注。作品中说不清、摸不透的丰富内涵,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节,使得我们有了多种多样的解读方式。鲁贵,是《雷雨》中的一个人物。每每提到他,大家都会联想到他猥琐粗鄙的形象。然而,在那个时代,生活在最底层的小人物有多少无奈能向他人倾诉呢?  相似文献   

13.
<正>曹禺在《雷雨·序》中曾说,蘩漪具有最"雷雨的"性格。诚如斯言,蘩漪可以说是《雷雨》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是整个作品最为丰富而热烈的重要人物。笔者注意到作品里多次提及蘩漪的"病",并且围绕这个疾病展开了关于吃药的一系列矛盾冲突描写,在此,通过分析此作品中关于"病"的意象和情节,探究一下"蘩漪之殇"。一、蘩漪的"病"作品中从序幕开始就出现了"医院""病人""神经病"等词语,倒叙的手法和特殊的故事发生地点有一种悠远的萧索意蕴。而纵观作品主体部分,可以发现分别  相似文献   

14.
《变形记》与《犀牛》这两部作品都是以"变形"为主题展开故事情节的。《变形记》中人是被迫变形,《犀牛》中人是主动变形。两部作品虽存在变形上的被动与主动之分,但都表达了相同的人性异化主题。两部作品中的人性异化主要是由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现状以及人生经历所决定的。这告诫世人,只有自强才能帮助我们摆脱非人的状态,求得人性的完满展开。  相似文献   

15.
依·谢·屠格涅夫说,奥斯特罗夫斯基的悲剧《大雷雨》是“俄罗斯一位伟大天才的最优美、最杰出的作品。” 的确,无论是《大雷雨》的艺术成就,还是它的思想内容,这部悲剧都堪称是奥斯特罗夫斯基的最优秀的作品。 《大雷雨》创作于1859年,同年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的剧院上演,1860年在刊物上发表。剧本的上演和发表的时间,正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国历史上最紧张的时期。在这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位伟大的美国现实主义剧作家,阿瑟.米勒一直关注戏剧的社会功能和道德的教谕作用。《推销员之死》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一部最具深远影响的"战后美国最伟大的剧作"。米勒通过创作《推销员之死》,表达了对"美国梦"的理解。时至今日,该剧所体现的美国社会最致命的矛盾依然存在。《推销员之死》当中关于美国梦的思考,关于人类永恒追求的东西——人性、道德、思想以及它赋予戏剧的责任感,仍然值得人们深思和反省。  相似文献   

17.
一、悲剧根源: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 安娜·卡列尼娜和周蘩漪是两个不幸的异国姐妹。一个出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另一个出自中国作家曹禺的话剧《雷雨》。《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上、下两卷的巨著,而《雷雨》则是一部四幕话剧。它们都是以爱情为主线,叙说美丽动人女子的悲剧爱情故事。两部作品都深刻反映了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封建男性婚姻观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为争取妇女的爱情自由、平等摇旗呐喊。 安娜和蘩漪二人是貌美、感情丰富的年轻少妇。然而她们与丈夫结合却  相似文献   

18.
《离骚》是一部伟大的抒情长诗,也是一部"感伤的诗",屈原通过对黑暗现实的揭露以及"香草美人"意象群的方式为作品注入了浓浓的感伤意蕴。屈原的感伤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政治极度黑暗的客观现实和自身所具有的崇高理想与执着追求的精神。他感伤的使命或者说感伤的目的是追求美政的理想和完美的人性。  相似文献   

19.
冯积岐是一位用严肃的态度进行人性思索的作家,他以"松陵村"为背靠点,用作者的良知和对生命、人性的彻悟,为浮躁的当代社会奉献了一部部形式多样又力透纸背的作品。《粉碎》是他2012年的新作,作者在三个维度上阐释了"粉碎"的三重含义,循着作品"破碎"的结构,人物的肉体、人性和伦理道德相继"粉碎"得灰飞烟灭。"爆竹"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作为一个意象贯穿着作品始终,并且预示着人物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命运。作品让人掩卷沉思,颇有意味。  相似文献   

20.
想一想     
下列汉字作姓氏时,念什么音? 解仇盖单区华下列汉字各有几种读音? 的参差省难重长强乘暴数中和遗你能说出第一个字是数字一——十、而又不重复的十部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吗? 下面这几句话对吗? 1.莎士比亚是英国当代最伟大的戏剧家,他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奥赛罗》、《大雷雨》。 2.一提起巴尔扎克这位杰出的德国作家,人们就会想起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