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评选一九八四年好新闻的时候,河南日报五月二十九日发表的《黄河穿越爆破圆满成功》一稿,顺利地通过了省级评选和全国评选,以较高的名次入选。这篇消息所以能够得到众多的行家里手的好评,主要的因素有三:一是内容新、时效强,现场感浓厚;二是写科学技术上的事情较为形象、生动、不枯燥;三是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写作精练,文风朴实,表述准确。这篇消息,是对中原油田通往开封的输气管道穿越黄河爆破施工成功的报道。穿越黄河,爆破施工,铺设水下管道,是为了开发利用中原油田的天然气,是一项新的建设项目。爆破在宽阔的河床上进行,这个河段是有名的悬河河段,历来靠大堤护河,这次  相似文献   

2.
孙键,男,45岁,国家水下遗产保护中心水下研究员。1987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进入国家历史博物馆做文物征集工作。1994年开始从事水下考古工作。10余年来曾参加过辽宁绥中元代沉船水下考古、福建碗礁一号水下考古、西沙华光礁水下考古、广东阳江“南海一号”水下考古。孙键是此次“南澳一号”水下考古队的领队之一。  相似文献   

3.
张利城 《东南传播》2011,(8):167-169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水下纪录片的现状及其摄制问题的所在,进行分析和探讨,从中国水下世界在自然、历史遗留、当代人的水下活动等方面,阐述了水下纪录片丰富的拍摄资源,展望了中国水下纪录片发展的广阔前景,同时,还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发展与“创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对中国水下纪录片的发展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4.
吕荣纲 《大观周刊》2012,(22):74-76
爆破技术在工程中应用广泛,在爆破实践中,装药量是爆破设计的最关键的技术参数,它不仅关系到爆破的成本,而且关系到爆破的安全和效果。本文从工程实践角度,深入探讨了工程爆破中炸药单耗的确定方法、总装药量的确定方法以及炸药分配的一般原则.为爆破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简单而实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利城 《东南传播》2011,(4):138-140
水下摄影是特种摄影中难度风险程度最高的一种,与休闲潜水不同,水下摄影师将面临各种复杂、变化莫测甚至危险的水下环境。因此,要从事水下摄影,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潜水员,而要想拍出好镜头,还必须掌握水下摄影的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6.
水下摄影是影视特技撮影方法之一,即在水中摄影.摄影者携带有防水罩的摄影机和潜水装备,潜入水中直接拍摄.水下摄影可真实地反映水下景象,如水生动植物的生活、海底和河床的地质资料、考古发现等.本文通过对水下特殊拍摄环境的分析,提出水下摄影拍摄方式的独特性,以加强对水下拍摄资源的挖掘与展现.  相似文献   

7.
高龙 《大观周刊》2011,(28):12-12
在实际施工中,光面爆破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爆破效果,通过对光面爆破主要参数的分析,结合实践经验,给出了岩石巷道中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值。  相似文献   

8.
高鹤 《大观周刊》2011,(50):84-84
拆除爆破安全技术为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建设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拆除爆破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作业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这就为拆除爆破技术作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对拆除爆破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详细阐述了拆除爆破作业过程的关键技术,最后笔者进一步提出了若干拆除爆破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来对拆除爆破安全管理技术作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下考古的迅速发展,在为我们带来大量珍贵水下文物的同时,更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其发掘品的脱盐、脱水及防腐问题便成为水下考古文物保护工作中一个不可回避和首要解决的问题。而水下发掘陶瓷器脱盐保护的研究正是这方面工作的投石问路之举。  相似文献   

10.
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地质现象,爆破地震效应对建筑物的影响与多种因素有关。房屋的破坏程度不仅取决于爆破地震的强度,还与房址地形地貌、爆破地震波的频率特性以及房屋结构的固有频率、阻尼比等因素有关。在同样的爆源距下,不同房屋的损伤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89-93U451.2C034;24;B;C;C034_24;谢俊峰;647-651高速公路路堑开挖的爆破技术吴建星;梅甫定;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430081,湖北武汉430074路堑爆破;;控制爆破;;爆破参数为避免高速公路路堑开挖中爆破对路堑边坡围岩的破坏和影响,选用大  相似文献   

12.
西汉人笔下有关商君的“开塞”一词,或指“商君之术”,或指《开塞篇》。《开塞篇》中的“开塞”意指开辟新的“兴王之道”;“上世、中世、下世”分别对应于西周、春秋至战国中期、战国晚期三个历史阶段,反映了商鞅学派的历史观和建立君主集权的官僚制帝国的政治目标。《开塞篇》一般认为非商鞅手著,但所谓商鞅本人的刑赏观与《商君书》中刑赏观的矛盾还不足以支持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3.
西汉人笔下有关商君的"开塞"一词,或指"商君之术",或指<开塞篇>.<开塞篇>中的"开塞"意指开辟新的"兴王之道";"上世、中世、下世"分别对应于西周、春秋至战国中期、战国晚期三个历史阶段,反映了商鞅学派的历史观和建立君主集权的官僚制帝国的政治目标.<开塞篇>一般认为非商鞅手著,但所谓商鞅本人的刑赏观与<商君书>中刑赏观的矛盾还不足以支持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4.
沌阳高架桥爆破可以说是一场战役性新闻报道。作为全程参与报道的一名记者,我认为这场战役性新闻报道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两个"心",即精心策划,用心执行。精心策划方可有的放矢沌阳高架桥爆破用时不到30秒,如果仅仅只是报道高架桥要爆破和爆破成功,那就与日常的新闻报道无异。既然要作为一场战役性报道,那么首先要考虑报道什么、以怎样的形式报道,精心的策划便是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精心的策划让记者在沌阳高架桥爆破的采访报道中有的放矢,知道该  相似文献   

15.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09,(39):24-25
最“水”的内阁会议 10月17日.马尔代夫渔业和农业部长易卜拉欣·迪迪在水下签署文件。当日。马尔代夫数名内阁部长潜至水下参加内阁会议。作为低海拔国家.马尔代夫正受到全球气候升温严重威胁。为提醒各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升温问题,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提出在水下举行这次内阁会议。  相似文献   

16.
水下(沿船)考古,在国际上诞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考古学的分支之一。我国的水下考古,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目前,已经在广东正式建立了水下考古基地,而且还建立了国家级相关机构——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20年来,我国水下考古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展的项目十数项。本文仅以"碗礁Ⅰ号"沉船资料为例,通过出水瓷器品种、器形以及装饰风格等方面特征的分析,主要探讨当时景德镇瓷业生产和海上"陶瓷之路"贸易情况以及清代瓷器外销路线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魏峻 《文化遗产》2008,(1):148-153
"南海Ⅰ号"南宋早期沉船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水下考古发现,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南海Ⅰ号"本身具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本文首先回顾了"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过程,指出针对该沉船的考古工作是水下考古与海洋工程的有机结合,开创了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全新模式。这一考古项目提倡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思路完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原真性"、"完整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 由云南日报社与玉溪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对抚仙湖水下古文明遗址进行的新闻调查,取得丰硕成果,抚仙湖水下古滇聚落群初露真容。  相似文献   

19.
矿山项目的高等别渣库需对建设场地进行振动评价,通常采用信号收集的方式分析爆破对高等别渣库的影响。由于各土层弹性模量的不同,引起收集信号既包括高频率的岩层振动,也包括了低频率的土层振动,通过监测系统得到爆破振动信号是耦合振动信号。为实现对各振动信号的成分识别,将基于分形的分析方法,对爆破振动诱发的混合爆破振动信号的分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前.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分为两大类:一是在水上拌制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水下灌注.如导管法、泵压法、柔性管法、倾注法、箱袋法、铺石灌浆法、开底容器法和装袋叠置法:二是在水上拌制胶凝材料.进行水下预填骨料的压力灌浆。包括加压灌注和自流灌注.由于施工方法多样化和不断发展进步。水下不但能灌注一般的水泥混凝土.还能灌注纤维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树脂混凝土等。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越来越多,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