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村边地头》专栏,是我们报纸反映农村生活、让报纸走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爱不释手和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创办的。专栏每周一期,每次约2000来字,把指导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收到了领导、读者和办报人三满意的效果。专栏开办一年多来,我们坚持做到这么几条: 一是短小。农村干部和农民没有时间去看大块文章,所以,专栏中一篇稿件一二百字,最长不超过400字,喘口气就能念完一篇,喝口水也能读完一块。在2000字的专栏内每期刊登15至20篇。湘乡市一位农民来信说:“短得好,短得巧,一袋烟能读十来条!”二是实在、实惠。所谓实在实惠,有两条标准:事实准确,读了有用。每篇稿件坚持实事求是,既报喜也报忧,讲内心话、大实话,不吹“牛皮”,不空口打哇哇。农民说:“《村边地头》里讲了我们要讲的话,让人相信。”有用,就是想农民所想,如果登的与农民不相干,就叫没有用。我们每一期都有农村干部、农民急需的科学技术、致富信息、政策法令  相似文献   

2.
培养农民读者参与意识,是增强报纸可读性的一个有效途径。怎样培养、诱导农民读者参与办报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把读者来信专栏当作一座沟通采编人员和农民读者情感的桥梁。农民读者碰到了疑难问题需要解决,或感谢党和政府给他们的关怀,或揭露基层的歪风邪气的来稿,如果编辑人员置之不理,无疑会给他们的心头浇一瓢凉水;反之,如果热心解答,当好顾问,他们就会有苦找编辑诉,有喜向编  相似文献   

3.
报纸,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在实行开放和搞活经济的新时期,报纸上的信息越多,信息量越大,方面越广,越受到读者的欢迎。这一点,已为近年来的实践所证明。信息的种类很多,各级各类报纸都在为自己的读者提供信息,本文仅就地、县综合性报纸(党报)如何向农民读者提供致富信息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所谓致富信息,指的是和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促使农民致富有关的各类经济信息,包括经济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致富门路信息、人才信息等等。多少年来,我国农村处于封闭式的落后的自然经济状态。在“吃大锅饭”、“搞一窝蜂”的年  相似文献   

4.
有独特个性,上乘水平的专栏、专刊是报纸的“拳头产品”.实践证明,一个好的专栏,可以吸引一批读者.难怪有位老报人曾经说过:“专栏、专刊,半壁江山.”没有专栏,报纸缺少个性;没有专栏,就好像电影没有特写镜头一样,使人感觉平淡乏味.当然,要使所有的专栏成为“拳头产品”是不可能的,但一张报纸若有一至两个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专栏,报纸将增色不少.那么,报纸如何办好专栏,使它成为“拳头产品”以吸引读者,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办好《致富千条路》引导农民奔小康李文洪,任双平1992年以来,廊坊日报在二版开辟了《致富千条路》专栏,定期报道依靠走“一优(优质)双高(高产、高效)”农业致富之路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通过这个专栏,不仅拓宽了经济报道领域,丰富了报纸内容,美化了版面,...  相似文献   

6.
我们山东平度大众报是一张县报。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为让农民达到致富的目的,经济信息的宣传,既要立足于村户的微观经济,又要着眼于全县和县外的宏观经济。起初,我们片面地认为开设几个专栏,把搜集到的经济信息编入栏目,张扬出去就可以了。岂知,目前多数农民在苦于致富无门的情况下,看到县报刊登的信息就照报纸上说的做。结果,有的信息不但没有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反而让他们亏了本。如去年2月,我们从河南省引进了《养殖蚯蚓能致富》这条信  相似文献   

7.
简讯     
△湖北《随州报》一版的《致富新篇》百例专栏,从去年6月26日开始,到今年4月24日止,先后刊登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拔尖的100个致富典型,并编印成书,发给基层干部和农民,受到他们欢迎。 (金鸣) △浙江金华日报编委会,6月上旬请金华市标准计量管理局同志来社讲课。他们联系报纸工作的实际,结合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常用单位和符号,深  相似文献   

8.
简讯     
△湖北《随州报》一版的《致富新篇》百例专栏,从去年6月26日开始,到今年4月24日止,先后刊登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拔尖的100个致富典型,并编印成书,发给基层干部和农民,受到他们欢迎。(金鸣)△浙江金华日报编委会,6月上旬请金华市标准计量管理局同志来社讲课。他们联系报纸工作的实际,结合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常用单位和符号,深  相似文献   

9.
每周四出版的《商丘日报·农村版》1998年新开设一个专栏——“村头大喇叭”。该专栏每期精心组装鲜活的各类信息,运营一年多来,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农村基层干群的广泛好评,也引起新闻界同行的重视,为新闻媒体如何做到贴近读者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 “村头大喇叭”依附的《商丘日报·农村版》,其读者对象非常明确,主要是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现在的农村基层干群最需要什么?信息,包括政策、市场、致富、科技、生活等各类信息。认真分析一下,我们发现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有浓厚的拉家常色彩,比如种植业结构调整,政府号召的大道理他可能不听,若是三五个邻居一拉呱,谁说得在理,他就会按谁的意见办。由此,我们受到启发:信息组装必须适合农民的特点。于是我们决定:“村头大喇叭”这个专栏,采用口语化、拉家常的信息组装方法,要让农民读起来亲切,听起来顺耳。 向农民发布信息,报纸是一个载体。但是,目前农村自费订阅报纸少,还有不少农民没文化,不能看报,没时间,顾不上看报。怎样使我们报纸上发布的信息发挥最大的作用,传播到农民心中呢?于是我们便想到了几乎村村都有的“大喇叭”。这样,我们的信息专栏就有了一个贴近农民的名称:“村头大喇叭”;专栏主持人也有了贴近农民的角色定位:相当于“村  相似文献   

10.
专栏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栏办得好与差.直接影响报纸的版面效果。一张地方报纸如果能把专栏办好,办出特点来,就会使报纸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新颖活泼,既有较强的接近性,又增加了可读性,从而受到读者的欢迎。哲里木报在办好专栏上下了一定功夫,现在,各版开辟的专栏共有近百个,除巩固了原有的一些固定专栏外,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又开辟了一些新栏目,运用这一招数大大活跃了版面.配合与促进了地方经济等项工作的开展,也引起了受众的兴趣。一些读者由看专栏到关心专栏,后来还积  相似文献   

11.
在报纸的版面中,围绕一个主题,把若干篇有共同性的稿件组织在一起,形成独自的格局,我们称它为报纸的专栏。专栏是报纸版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栏办好了,它既可以为报纸增添生气和活力,又可用自己独有的特征、内容、体裁赢得读者。因此说,报纸要想抓住读者,使报纸发挥更好的社会功效,应潜心研究,努力把专栏办出特色和风格。从社会热点中抓取群众想知、要知的问题办专栏,扩大和提高报纸的声誉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报纸的作者、编辑绞尽脑汁、花尽心血的最大愿望,就是想使自己的报纸能得到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兄弟报纸的启发下,根据形势的要求,农民的需要,创造过许多栏目,有些专栏,在读者中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下面简略地介绍其中比较受农民欢迎的几个专栏。一、《政策問答》政策是党的生命,也是党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它,一方面可以提高基层干  相似文献   

13.
信息的种类很多,各级各类报纸都在为自己的读者提供信息。本文仅就地、县党委综合性机关报如何多向农民读者提供致富信息的问题,联系《宜昌报》几年来的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不容推卸的历史重任所谓致富信息,指的是和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促使农民致富有关的各类经济信息,包括经济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致富门路信息、人才信息等等。据一九八四年《中国新闻年鉴》显示,全国已有  相似文献   

14.
《青年时报》自2001年创刊后,一直面临着强劲的竞争。为了在先行者的压力下创出自己的品牌,《青年时报》坚持以特色版面和专刊专栏来培养读者的忠诚度,培育报纸品牌,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效。一、开辟特色专版专栏是细分市场和争取受众注意力的有效途径。由于报纸可选择性的增多和读者的日趋成熟,读者对报纸品牌的认识已很理性。因此,争取读者注意力是打造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各个版面、专栏,每篇稿件,都将对报纸品牌的形成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作为团省委主管的都市类青年报,《青年时报》的受众定位一直很清晰,以18岁至45岁的青年人为阅读对象。他们是高中以上学历,有生活激情,追求发展的年轻人。他们关心新闻事件,关注时代发展,关注社会财富,关注流行生活,是具有强大消费力的浙江社会主流阶层。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想方设法针对他们的心理需求,有  相似文献   

15.
一张报纸总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专栏组成的.专栏办好了.可以说这张报纸就成功了一半.好的专栏既能拢住作者,也能抓住读者. 怎样办专栏,我以为务必考虑专栏的新颖性(?)可操作性、广泛渗透性、显著性、服务性.  相似文献   

16.
深受农村部群众喜爱的《农村致富文摘》郝富友,徐明华,姜奇平农民日报的《农村致富文摘》专栏,两年多来,受到广大农民读者的热情关注和支持。1994年6月10日,中宣部新闻局印发的内部刊物,表扬《农村致富文摘》办得好,深受农民群众和农村干部欢迎和喜爱。19...  相似文献   

17.
正气与文风     
前些时期,一份知名的报纸上开设了一个特色专栏.“特色”之谓,首先在于它栏目名称先声夺人,叫作“马屁经”;其次是内容极尽阿谀之能事,华丽词藻杂陈,令人读后瞠目结舌.而所刊载的文章也都是读者从别的报纸上摘录推荐的.  相似文献   

18.
报纸版面被称为"报纸的门面",它可以使读者直观地了解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评价以及报纸的特色,报纸专栏被誉为报纸的"标志性建筑",鲜明地体现着报纸的风格,代表着报纸的高度和亮度.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版面、专栏的策划和设计日益受到媒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向来以他人为目标,今天发消息,明天抛特写;而新闻界自身也在发生许多很让人开眼界的事情。我们不妨来做一个扫描。开个个人专栏如何? 海外港台报纸都有很多固定的专栏作者。他们定期为报纸的专栏写文章,每个人拥有不少的读者。对于大陆的编辑记者和作者来说,在报刊上开个人专栏,不说绝无仅有吧,也是凤毛麟角。最近“火爆”地做一回的,是经济日报的几个“大腕”记者。 1992年初《经济日报》扩大版创刊,一版责任编辑毛铁倡议筹划个人专栏并付诸实际,该报的“冯并专栏”、“詹国枢专栏”、“范敬宜专栏”令报界为之一振,也使读者耳目一新。此后,专栏之风渐渐吹开。《新民晚报》秦绿枝(吴承惠)早先的“休息时断想”和后来的“不拘小记”专栏,使该报《夜光杯》副刊更加情趣盎然,意味深长。鸡年伊始,《羊城晚报》推出“花地专栏之页”,梁凤仪、伊始、迟轲等人的“勤十缘”、“落草集”、“说美谈情”  相似文献   

20.
我们山东平度大众报是一张县报。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为让农民达到致富的目的,经济信息的宣传,既要立足于村户的微观经济,又要着眼于全县和县外的宏观经济。起初,我们片面地认为开设几个专栏,把搜集到的经济信息编入栏目,张扬出去就可以了。岂知,目前多数农民在苦于致富无门的情况下,看到县报刊登的信息就照报纸上说的做。结果,有的信息不但没有给农民带来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