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以信息和网络为特征的时代里,生产力要素、竞争、企业理念与运作将发生重大变化。管理的变革必然导致教育的改革。在数字化时代,现代企业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和管理方式变革的要求,从抓数字化管理人才、知识管理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教育入手,加快培养知识经济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人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知识经济,驾驭知识经济。本论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提出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此,研究知识经济运行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要求,适时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才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跟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本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阐述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企业再造中的“人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再造究其本质乃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是有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新,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对高校企业“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思想的探讨,旨在重视企业成员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把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视做校办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把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企业最重要战略,从而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和激活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企业竞争进入智力资本竞争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也开始超越行政事务性管理而越来越具有战略性意义。人力资源管理须从文化建构和制度安排入手,通过营造适应当代管理思潮的企业文化,建设符合公司战略的制度体系,培养员工的献身精神和企业忠诚,从而将各种公司资源组成的能量场激发出来,确立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背景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创新成为未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原动力,而对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将成为管理创新的主旋律。这里我将对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作简要的阐述,然后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和素质进行系统论述,最终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理念。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进入2l世纪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更为重要,必须加强对管理会计应用的研究,寻求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推广应用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社会经济、技术、信息交流等方面迅猛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程度进一步加强,社会的生产需求走向多元化。这就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体发展一致性为出发点,以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达到企业管理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企业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把握知识工作的群体特点,注重他们自我实现欲强,具有自我激励主动开展工作的特点;建立激励性企业机制,提高他们的工作成就感;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企业领导人在管理中应注重战略问题的分析与预测,建立战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加强企业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企业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加强知识管理首先要树立知识无形资产的价值观,建立知识传播与共享的环境,加速知识创新的进程,培养知识管理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以及由信息技术推动的经济变革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必然深刻影响着会计管理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引发深刻的会计管理革命。就传统会计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相应的会计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柔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柔性管理是新经济时代以知识工作者为本的崭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高校高层次人才是人才资源中的稀缺资源,是高校实力的象征和发展的希望,它决定着高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大小。高层次人才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心理特点和劳动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对高校高层次人才实行柔性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其高层次人才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新型的企业组织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必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产生新的组织结构。本提出了三种可借鉴的组织结构的形式:虚拟组织;团队管理;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新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模式与计划经济条件下旧的模式有本质区别。应当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改革和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物质资源作基础,更需要人的知识和能力作支撑。当今世界,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本优势的独特性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技能,人力资源管理也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而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认识和把握这些趋势,对于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了国际经济大循环,这标志着我国真正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时代。企业是经济细胞,企业财会管理作为经济管理的中心,居于企业管理中的突出地位。随着企业面对的市场和理 财环境的根本性改变,企业财会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企业应就此作出反应。具体措施是:树立“诚信”理财观念,确立专家理财模型,造就高素质的财会队伍,健全内部财会管理制度,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会计职能的转变,规范财会管理信息等。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思想体系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又是时代的要求。文章在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导向、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核心和原则,知识经济时代若干重要的教育思想理论问题,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管理观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人力资源主要由知识型员工构成,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不能适应知识型员工的特征需要,必须在管理观念、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其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9.
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组织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城市社会经济领域和文化价值观念等出现深刻的变化,产生了所谓的新城市现象。文章分析了信息化浪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城市的应对策略,认为在信息技术作用下城市空间发展是趋于分散的,但在以人口为表征的物质空间走向分散的同时,城市功能空间(如控制、管理、政治、文化等)更可能趋于集中,城市空间布局也由机械的功能分区转向复合式的多中心网络状结构,这些变化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Community colleges employ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e nation's higher education faculty. Nevertheless, the labor market through which faculty are recruited, selected, hired, evaluated and retained or replaced is one of the least understood aspects of these institutions. Functional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policy both requir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place dynamics and employment dilemmas associated with this labor market. This article begins by recognizing that the 21st century economy is being transformed by large scale social, political,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development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economy. This new economy is transforming the nature of work and the character of worker-employer relations. Four core ideas in the new economy literature are developed to show how they are creating fundamental labor market dilemmas for community colleges. The concepts are (a) information age technology, (b) globalization, (c) neo-institutional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 and (d) work spatialization. Analysis of these concepts shows how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k and of workplace relationships produced by the new economy is creating five troublesome dilemmas for community college management, policy, and research. These dilemmas are examined to build theory and frame policy issues for research and action. The dilemmas involve distinguishing work spatialization from secondary labor market status, separating institutional from bureaucratic forms of control, identifying symbolic and substantive faculty work roles, clarifying managerial control structures and roles, and identifying the career pipelines that bring individuals into this occupation. Responding to these dilemmas shapes college management, frames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ssues, and defines a research agenda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ing community colleg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