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国际公共电视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地  方芳 《声屏世界》2005,(8):15-18
中国的公共电视频道已经开播多年.而且数量不菲.但是.却似乎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究其因.恐怕能装满一箩筐.而对公共电视的理解有误和对与公共电视相关的理论探讨不足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期发表的一组有关公共电视的文章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及课题小组提供.这里既有对西方公共电视发展的介绍,又有对中国公共电视发展的思考和设想,虽非完善,但也不无新意。我们期望业界和学界的朋友能够对中国公共电视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中国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公共电视,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公共电视。  相似文献   

2.
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电视作为西方电视的一种制度,在为公众利益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媒介竞争加剧,电视的商业化趋向使电视媒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议论,中国的电视媒体也无例外。在这一背景下,重视并讨论公共电视制度在中国的必要性、可行性就显得尤为迫切。为此,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石长顺教授主持的课题《公共电视研究》,对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构建、公共电视的本土化运作、公共电视的公众利益表达和公共电视在中国建设的基础等问题作了专题探讨,以求对中国电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性的参照。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共频道的现状及转型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公共电视名不副实,公共频道开播至今并没有真正把"公共利益"作为追求目标,在公众心目中,公共电视频道与普通的综合、专业频道一样,其定位与国外的"公共服务电视"相比,相去甚远.公共电视模式本身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电视,本文分析了西方国家公共电视的运行机制,并结合我国媒介环境,就我国公共频道的转型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公共电视"公共性"实现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和不同国家独特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理念相吻合。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决定了公共电视"公共性"的生存空间。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语境中,处于缺位状态的公共电视同时面临发展的紧迫性。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自主创新模式将是我国公共电视发展的一种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否需要建立公共广播电视?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电视产业化进程中,电视市场化、商业化引发了诸多不适与种种问题,对公共电视的呼声也日渐响亮.报刊杂志上"公共电视的缺席""公益性电视"等字眼频频出现,但目前的讨论多停留于拿国外公共电视作简单对比,很少和中国的现实国情联系起来.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是否需要公共广播电视"这个命题,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社会发展的层面,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社会阶层发生了分化,公共领域初露端倪,其结果既产生了对公共电视的迫切需求,又为公共电视的诞生提供了现实土壤:二是广播电视业改革的层面,在产业化后,我国电视又陷入结构单一、功能混乱的局面,对电视进行功能分离,公共化是必然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6.
当今公共电视在全球范围内日渐式微,然而台湾公共电视却迎难而上并获得了较快速的发展,台湾公共电视不同于BBC、NHK等经典公共电视模式的诞生背景决定了其发展路径的独特性.台湾地区公共电视从1980年提出至1997年通过公视法,再到2006年公共广播电视集团的组建,近30年的探索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研究路径.本文借助公共政策的视角,通过对一手文献的梳理与相关专家的深访,重点研究其政策的形成、变迁的内在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7.
李科 《青年记者》2016,(5):18-19
西方公共电视的理论基础及基本特征 (一)西方公共电视的理论基础 欧洲公共电视建立的基础主要基于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理论.其主张有:公共领域是促进国家、社会实现民主自由的重要力量.它独立于政府又独立于市场之外,而大众传媒是公共意见的主要引发和传播载体,因而成为了构建公共领域的重要力量.由于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因而“公共领域”理论本身不符合中国国情,不能依据此理论来建立中国的公共电视.  相似文献   

8.
孙艳君  邵薇 《今传媒》2011,(11):61-63
重庆卫视改版,不再播出商业广告。改版后的重庆卫视有了某些公共属性。通过对重庆卫视的改革进行概括地分析,认为这是对公共电视在中国的初步实践。承认我国政府对公共电视的影响不可避免,在这种形式下应重点改变商业对电视媒体的影响,这才是首要做的。通过对重庆卫视改革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反映中国目前电视市场环境和公众的意愿观点,探讨如何在重庆改革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公共电视。此文的独特性在于站在重庆卫视最新改革的实践中研究公共电视的发展,脱离了纯理论的"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9.
当下"公共频道"对于公共电视理念与实践在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合法性"身份与"技术-效率"路径两个方面:其一,"公共频道"自1998年在中国电视界出现,它的缘起和内涌便与公共电视大相径庭,但因其身份表达的模糊性及衍生出的覆盖性,可能影响到公共电视的"合法性"身份及其理念在中国的推广.其二,作为公共电视实践自节目层面的"虾米模式"向制度层面的"大鱼模式"演进之中间路径的频道层面"小鱼模式",其发展空间与资源在当下中国电视界也被大量追求"最大化原则"、使用同一呼号且变相进行市场化竞争的"公共频道"所占用.  相似文献   

10.
沈国麟 《新闻大学》2008,(2):95-100
本文从美国公共电视的生存空间入手,对美国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格温?艾菲尔就美国公共电视的现状、与政府、赞助商和公众的关系以及美国新闻业的现状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反映了目前美国公共电视生存不易,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电视媒体本身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所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媒体的体制和环境所造成的;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格温认为公共电视可以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笔者认为,美国公共电视的公共性的基础正在受到削弱,公共电视也并非公共利益的最佳代表,但公共电视的存在是整个电视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视公共频道的发展已经十年有余,然而由于“公共”二字与西方公共电视“公共”二字的差异,由此发展出了中国特色的公共频道。本文探讨了我国电视公共频道的背景及性质、由此形成的公共频道的中国特色,然后提出公共频道向公共电视转型必要性和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关于公共电视的一系列探讨中,财源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因为它不仅是公共电视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一个公共电视台的性质、立场和报道取向.本文以世界各国一些典型的公共电视的财源类型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以财源为核心的公共电视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否需要建立公共广播电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电视产业化进程中,电视市场化、商业化引发了诸多不适与种种问题,对公共电视的呼声也日渐响亮。报刊杂志上“公共电视的缺席”“公益性电视”等字眼频频出现.但目前的讨论多停留于拿国外公共电视作简单对比.很少和中国的现实国情联系起来。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是否需要公共广播电视”这个命题.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社会发展的层面,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社会阶层发生了分化,公共领域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共电视频道的缺位与策略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电视资金来源看,目前中国广播电视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公共广播电视空有其名,而无其实。公共广播电视的缺位对于中国建立和谐社会极为不利,虽然中国广播电视目前需要解决广电传媒的产业化,但公共频道的缺位问题同样需要解决。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对中国公共电视频道的缺位及其对策进行探析。笔者认为,目前中国推广数字电视的浪潮正好为中国的公共广播电视频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为中国电视体制改革而降生的中国公共电视,由于其复杂的身世,成为了国内实务界和学术理论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多个角度系统分析目前中国公共电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相似文献   

16.
当今公共电视在全球范围内日渐式微,然而台湾公共电视却迎难而上并获得了较快速的发展,这成为一个特别值得探究的问题。采用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按照时间顺序,将台湾公共电视分为构想、提出与形成三个阶段进行政策梳理,作为政策动因分析的背景。同时,采用公共政策理论的经典分析模型——精英理论模型与团体理论模型,着重探究台湾公共电视政策形成的动因,剖析台湾公共电视政策的利益博弈与路径选择。希望这种研究不仅是对台湾公共电视的深层思考,更是对大陆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公共电视的呼吁,或由于对某些电视台过于浓厚的宣传色彩不满;或由于对某些电视台借公共电视之名行商业电视之实而遭致社会反感。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切入,力求对我国公共电视的发展提出较有建设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立足农村,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频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公共广播电视的讨论很多,一些学者将我国的公共频道与西方的公共电视相比较,津津乐道于中国公共频道的不足和缺陷,这其实是犯了一个偷换概念的错误。西方的公共电视隶属于公共广播系统,通常以议会通过的《广播电视法》或专门的《公共电视法》为法律依据成立,是作为社会的公共财产(Crown entity)、不以赢利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的是美国民营公共电视机构所处的法律环境,以及欧盟各国对公共电视发展的法律支持,旨在提供对国外公营广电的基本了解。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电视体制改革,公共电视在电视市场商业化的环境下应运而生。但在近10年的探索中,我国公共电视某些方面被人们所诟病,比如,商业广告铺天盖地,公共电视嫌贫爱富,高雅文化受到排挤等等。其定位与国外的“公共服务电视”相比,相去甚远。说白了,我国的公共电视要想不被商业利益牵着鼻子走,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