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新闻报料人的规范和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料人分类新闻报料人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1.职业新闻报料人这一类人数不是很多,目的就是为了赚报料费。他们一般学历不高,但社会经历丰富,具有较强的新闻发现能力,个别人还发展“下线“,通过付费互  相似文献   

2.
一、媒体竞争催生“新闻报料人”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和媒体息息相关的特殊人群——“新闻报料人”(又称“新闻线人”)活跃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他们有的是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专职新闻报料人,也有的是兴趣所及,渴望表达意愿的兼职新闻报料人。对新闻报料人的争夺,甚至  相似文献   

3.
张文芳 《新闻前哨》2009,(7):101-102
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传统通讯员队伍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战线通讯员正逐步减少.因势而生一批新闻报料人。其特点是:分布广,无战线,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争夺新闻报料人之战已在媒体间展开。针对通讯员队伍的变化,如何搭建通讯员队伍建设新平台,如何保护新闻报料人的积极性?三峡晚报在实践中努力搭建通讯员队伍建设新平台。  相似文献   

4.
方胜 《新闻知识》2012,(6):12-13,5
随着媒体新闻线索的竞争加剧,涌现出"职业新闻报料人"这一特殊的人群。本文提出了职业新闻报料人的定义,归纳了其以获取媒体奖励为目的,经常向新闻单位提供新闻线索,为媒体记者采访提供各种便利,以及和新闻媒体、基层群众都有密切联系的特点,分析了其对媒体新闻采编工作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媒体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新闻报料人的权益维护与行为约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嘉嗣  朱文丰 《新闻知识》2004,26(11):24-26
新闻报料人在我国的新闻传播界是一个新兴的群体,他们来自民间、自发地通过热线电活等方式直接与新闻单位取得联系,提供新闻线索、反映民情民意,间接参与到舆论监督当中来。近年来,随着媒体在新闻来源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媒体为培育稳固报料人队伍而不断增加新闻报料奖金,受此鼓励,一批专门从事新闻线索报料活动并以此为业的“职业报料人”随之浮出水面,甚至获得了“新闻线人”的职业化称谓。  相似文献   

6.
随着媒体为了征集新闻线索所推出的有奖报料措施,确实为媒体征集到了众多信息。丰富了版面,也调动了读者积极性。一些专业从事新闻报料的职业报料人应运而生。而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记者越来越懒于前往新闻现场,而是坐在办公室内凭报料人的讲述和一些照片,就能撰写出如记者亲临现场的稿件来。由于工作关系和自我职业道德约束,我在接到网友报料后,都是第一时间赶往事发现场,采写稿件。在数次现场  相似文献   

7.
杨春梅 《新闻前哨》2010,(12):28-30
纵观近百年社会事件新闻传播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新闻生产者的大众化演进趋势。伴随传播技术的革新和传播方式的变化,从“文人办报”到“群众参与办报”,从新闻通讯员、新闻报料人再到“公民记者”.新闻生产者大众化的演进趋势日益改变着新闻传播格局及新闻业态。探寻新闻生产者大众化演进趋势,认清公民记者在新传播时代的价值,发挥公民记者传播新闻的积极作用,规范公民记者的新闻传播行为,是新闻传播业健康发展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8.
一、媒体竞争催生“新闻报料人”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和媒体息息相关的特殊人群——“新闻报料人”(又称“新闻线人”)活跃在中国的各个城市。新闻报料人,是指为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或素材的人,如果其所提供的线索或素材被媒体采用,即可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新闻  相似文献   

9.
沈勇 《当代传播》2007,(5):115-116
"新闻线人",又称"报料人",现在通常的定义是"不隶属于新闻机构却通过提供新闻线索从新闻传媒获取报酬的人".实际上,随着我国新闻媒体的市场化运作的肇始和深化,零散的报料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已经出现,其出现地点都是媒体云集、新闻竞争激烈的大中型城市.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料”成为如今红火发展中的电视民生新闻新闻线索重要的来源,而提供这些线索的“报料人”更是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报料人的产生以及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分析,以探讨电视民生新闻中“报料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徐健 《新闻传播》2010,(1):133-133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在新闻传播领域,在我国各城市都出现了一类被称作"新闻报料人"的媒体信息提供者。这些新闻报料人为传媒竞争注入了活力,因此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近两年,国内有一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新闻报料人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报料人的种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通讯员相比较,报料人的身份很难确定,也不固定,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化高的,也有化低的,有些报料人是本地人,有些则可能是出差路过此地的外地人,有些报料人是职业的,而大多数则是非职业的。每张报纸的报料人群体稍有区别,当然这和不同报纸培养的不同读群有关。那么,究竟是哪些人每天在为报社提供报料呢?大致来说,提供新闻报料的人有这样几种:  相似文献   

13.
文有仁 《新闻三昧》2004,(11):24-25
“新闻报料人”,又称“新闻线人”,是近些年在我国新闻界出现的新现象。如何认识其作用并对待这样一支队伍,在我国新闻界有不同意见。早期,曾有不少同志对此持完全否定态度近期,又有一些同志过于相信他们的“报料”,来稿只要“吸引眼球”就必用,导致假新闻泛滥。最近,一些报刊就“新闻报料人”问题展开讨论,人们的观点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报料的缘起和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所谓“报料”,是指非专职新闻人员有意识地追寻或偶然发现新闻线索并主动提供给媒体,媒体给予一定报酬的行为,提供线索的人被称为“报料人”或“线人”。这种现象早已有之,无论西方著名记者还是中国早期知名记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新闻资源,新中国的通讯员制度也可谓它的前身。在我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极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通讯员正在逐渐淡出媒体的视线,短平快的报料人正取而代之。这一巨大的变化,缘于社会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也缘于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更缘于媒体对新闻从宣传到报道层面的重大变化。这一巨变的最重要表现是,传统的通讯员多为部门、国有企业单位等的宣传干事,他们往往以成稿形式向媒体提供报道素材。而报料人无所不在,遍布全社会,他们利用电话、网络等形式,口述新闻事件,吸引记马上奔赴现场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报料信息内容、媒体呈现的报料内容及报料人群体抽样调查三部分资料为基础,以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对报料信息和媒体呈现内容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报料人群体是公众中积极参与媒体议题建构的群体,他们具有显著的设置议题意识,但是参与议题建构的能力有限,原因之一是多数报料人将媒体视为可借助解决来自草根阶层社会问题的工具。报料信息经过媒体把关人的严格判断和挑选才可能进入媒体议题,这种挑选并非按照各类信息报料的多少来确定,而是根据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来判断。报料人群体参与建构媒体议程的目标能否实现,要看各媒介组织自身的定位和媒体框架。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料人"的利弊及其规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闻报料人"或叫"新闻线人",是近两年适应社会生活发展和媒体竞争的需要,产生的一种社会职业及其形成的社会现象.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新闻报料人"一经产生,对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就是利弊兼有、得失互生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简单地肯定或一概否定,既不能无视其存在、也不必大惊小怪,而是一个如何管理、调控和引导的问题,以趋利避害、推动我国新闻事业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在,各大城市媒体间竞争激烈,独家新闻是竞争的有力武器。然而现状是:如有新闻发布会或活动,各媒体都派记者去,很难采写到独家新闻:如有突发事件,报料人同时向各媒体报料,各家都派记者采访,更谈不上独家报道了。如此的同城各媒体记者集体采访,采写独家新闻当然很难。我认为,丰富的独家新闻就在新闻的大山深处,就看你会不会采写,想不想采写,敢不敢采写!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星期日”现场,“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透露,对报料人的身份,他并不会区分报料者是揭露政府滥权的“深喉”还是旨在操纵选举的政府间谍机构. 每天都有新闻报道说,俄罗斯黑客随时可能闯入美国政府和民主党的网站,未来几周或几个月会有更具破坏性的泄密事件.问题是记者如何应对,而不至于成为被他人利用和操纵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曾倩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219-220
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利益纠纷复杂的形势下,部分观众或报料人向新闻媒体报料往往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甚至利用记者以实现某种利益,新闻记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线索更要练就一对"火眼金睛",以免成为报料人利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