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雷鸣 《世界文化》2005,(4):17-18
钓鱼雅称垂钓。古往今来,父子当选总统又同时痴迷垂钓,唯有美国前任总统老布什和美国现任总统小布什了。近几年来,布什总统父子几次在一起持竿钓鱼,切磋钓技,世界各国媒体进行了报道,引起人们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2.
张琴 《世界文化》2007,(4):20-21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描写的是南北战争以前的故事,但成书于1884年,已是内战后。此时美国的黑人依然没有得到宪法所规定的权利,没有获得完全的平等和被社会认可。就像罗德·霍顿在《美国文学思想背景》中描述的那样“尽管最高法院已经对黑人总是做出决定,联邦和各州也颁布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法律,但是过去所有根深蒂固的荒诞传说和偏见,仍然继续阻碍人们平等地对待黑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这部小说的出版,揭露了美国当时最尖锐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且又描写了黑白两族的艰难融合。从而使得这部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与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媛 《世界文化》2007,(5):33-34
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美国主流学中的黑人女性都是以一种刻板的模式出现的。南方学中最突出的黑人女性代表形象大多以保姆、情妇或混血儿出现。直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美国坛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黑人女作家,如托妮·莫里森、爱丽斯·沃克等,自此,黑人女性才开始突破单一模式,变为内心丰富多彩、有独立个性的丰满形象。这些女作家的作品不仅揭示了广大黑人在遭受种族歧视和压迫下痛苦的生活现状,还触及了更为深刻的主题,即建构本民族化,追求个性自我。迄今为止,美国黑人女性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影响力与成就甚至超过了美国黑人男性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美国西语裔常常也称美国拉丁裔,指的是文化渊源乃是西班牙或讲西班牙语的拉丁美洲国家的美国藉公民和居民,但大多为西班牙人与美洲印第安人的混血后代。作为一个族群,美国西语裔包括按国别划分的众多族裔,墨西哥裔、波多黎各裔、古巴裔、多米尼加裔是其中的4个主要成员。2004年,美国西语裔人口总数超过黑人,跃居第一大少数民族,估计到2050年,西语裔将占美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使得曾以“文明冲突论”扬名世界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抛出“拉美移民威胁论”,  相似文献   

5.
《世界文化》2014,(5):I0001-I0004
现年67岁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2009年1月离开白宫后大展才艺,他的个人画展今年4月在德州达拉斯市举办。画展囊括了20多幅油画作品。展现了布什担任总统期间跟世界各国领袖的关系。他希望自己的才艺能够受到这些领导人的欣赏。  相似文献   

6.
姜莉莉 《世界文化》2007,(10):22-23
(《紫颜色》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一部力作,也是美国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的一座丰碑。小说以黑人男女之间的矛盾冲突为题材,涉及了种族斗争、妇女解放等一些重大社会问题。通过女主人公西丽亚的成长变化,作者指出黑人妇女要取得独立与自由,要获得和男人平等的地位,首先必须认识自身价值,完善自我个性,保持精神世界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梁灿辉 《世界文化》2023,(12):34-36
<正>美国被认为是种族问题最为突出的国家之一。造成这一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首先,从17世纪开始,奴隶制度使黑人受到深重的伤害,尽管它已废止,但其影响仍旧持续。其次,美国文化中对黑人的长期偏见通过文艺、媒体、教育等不断强化,为社会对黑人的刻板印象提供了土壤。最后,社会的不均等结构使得黑人在经济和资源上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在白人统治的好莱坞,出现了以斯派克·李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探索精神的黑人青年导演,以及一些富有高超演技的黑人演员。斯派克·李继成名作《循规蹈矩》(1989年)之后,又接连推出《妙不可言的布鲁斯》、《丛林热》和《马尔克姆·艾克斯》。他的每部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影坛新秀约翰·辛格尔顿编导的新片《街坊的男孩子们》赢得1992年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最佳原著编剧两项提名,并被美国影评家列为1991年十佳片之一。而黑人影星登泽尔·华盛顿、鸟皮·戈德堡等也以其精湛的表演分别摘取了奥斯卡奖桂冠。这些黑人电影的佳人…  相似文献   

9.
左拉·尼尔·赫斯顿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闻名遐迩的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1891年她出生在弗罗里达的伊顿维尔镇——第一个由黑人管辖的黑人城镇。她在家中八个孩子中排行第五。父亲是一位牧师,母亲在她九岁时离世。赫斯顿在那里的生活以及她对乡村黑人民俗的人类学研究对她的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在一些白人的帮助下,她完成了在哈沃德大学、巴纳德学院以及哥伦比亚大学  相似文献   

10.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描写的是南北战争以前的故事,但成书于1884年,已是内战后.此时美国的黑人依然没有得到宪法所规定的权利,没有获得完全的平等和被社会认可.就像罗德·霍顿在<美国文学思想背景>中描述的那样"尽管最高法院已经对黑人总是做出决定,联邦和各州也颁布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法律,但是过去所有根深蒂固的荒诞传说和偏见,仍然继续阻碍人们平等地对待黑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这部小说的出版,揭露了美国当时最尖锐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且又描写了黑白两族的艰难融合.从而使得这部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与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闻学编译美国小说家和散文家托尼·莫里森因其散文《诗歌的光彩》及她对黑人经历的描述于1993年10月7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称赞莫里森说:“她的小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歌般的内涵,反映了美国现实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历史上最严重、最血腥的校园枪击事件——弗吉尼亚枪击案震动了美国,也震动了全世界。震惊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一向以民主自由自居的美国社会怎么了?风起于青萍之末。弗吉尼亚枪击案决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罪魁祸首应该是美国血腥的枪文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艺术家通常处于已知与未知、理性与非理性的交汇点上,试图表现对时代的困惑。美国新生代画家Kehinde Wiley(1977-)创作的黑人艺术家系列旨在展现21世纪的他们如何凸显自己的肤色和个性,其中包含11幅当代杰出黑人艺术家的肖像画。这些艺术家既是他的偶像,也是他的同行,可以彼此分享创作心得。2001年,Wiley开始创作壮观的大型黑人肖像画,填补了西方肖像艺术史上此类人物的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音乐剧《怪圈》(A Strange Loop)在第75届托尼奖上拿到了11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音乐剧奖和最佳音乐剧剧本奖两项大奖。这部音乐剧讲述了一个在百老汇剧院当引座员的黑人男同性恋者厄舍的故事。厄舍正在写一部关于一个在百老汇剧院当引座员的黑人男同性恋者的音乐剧,而厄舍笔下的主角也在写一部关于一个在百老汇剧院当引座员的黑人男同性恋者的音乐剧……值得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15.
牛鸣 《世界文化》2023,(8):22-25
<正>2019年,由美国导演彼得·法雷利执导的电影《绿皮书》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用一段泪水与温暖并存的南下之旅,将黑人身份认同与白人主流文化的矛盾再次搬上了荧幕。电影采用了双男主演绎的方式,对撞式地将粗枝大叶的白人托尼和谈吐不凡的黑人谢利博士组合在了一起,以“黑”和“白”两种视角、以谢利博士为缩影,向观众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群体在面对“黑”“白”两种文化时的踌躇与迷惘。《绿皮书》并非新作,但其中表达的内核依然不过时。  相似文献   

16.
《日用家当》是美国20世纪中叶黑人女作家艾丽期·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品之一。作家曾因长篇小说《紫色》荣获美国图书界三项大奖——普利策文学图书奖、国家优秀图书奖、全国图书评论奖。  相似文献   

17.
在尼日利亚拉各斯著名的国家大剧院主楼内,由尼日利亚政府拨款建造的一座颇具规模的“黑人和非洲人文化艺术中心”(THECENThRFORBLACKANDAFRCANARTSANDCIVlllZATION),是迄今世界上对黑人和非洲人文化艺术保存最丰富、设备最齐全的一座闻名于世的专门艺术馆,它在非洲和国际文艺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十分重视它的作用和影响。第一届世界黑人和非洲人文化艺术节于1966年在塞内加尔举办。之后,经过充分的筹备,尼日利亚联邦政府于四刀年回月15日至2月22日主办了第二届世界黑人和非洲人文化艺术节。其…  相似文献   

18.
土地庙情结     
谷祥云 《寻根》2006,(2):107-108
台静农先生曾来美国探亲旅游,自美国回台,在台大中文系闲谈时,他说:“美国有什么好,没有见过一个土地庙!”  相似文献   

19.
<正>七年前的2011年8月1日下午,时年61岁的骆家辉步履匆匆地来到美国国务院大楼的条约厅,在国务卿希拉里主持下,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驻华大使,因为一张华人面孔和最近的婚变绯闻,骆家辉受到全球华人前所未有的关注。从耶鲁大学高材生,到美国华盛顿州州长、商务部长,再到驻华大使,身为从唐人街走出的美国第三代华人移民子弟,骆家辉和唐人街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相似文献   

20.
小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1968)受到仁爱与和平抗议可以结束人世间不平这一信念的鼓舞,在其短暂而积极活跃的一生中,成了美国卓越的黑人领袖之一。他唤起黑人和白人共同反对种族歧视、贫困和战争。他是主张不以暴力抵抗压迫的战士,因而在1964在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