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简析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声乐教育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外来思想的不断涌入,我国社会文化的形态也越来越多。受到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国声乐教育出现了变化,也遇到了新的考验和挑战。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声乐教育必须要将自己的民族特色充分地挖掘出来,这样才能彰显出中国声乐特有的魅力。基于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我国声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如何改革民族声乐教育,创建民族声乐的特色提出了若干意见,即民族声乐就是中国声乐。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一体化、多元化的世纪,在共同的地球村里,各民族各地域多元文化并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面对这般情形,我们应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声乐的基础之上,以多元文化的视角去思考、去创新,以期丰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中国民族声乐教育亟待相关专业人士共同努力,分流与整合,共同开创中国民族声乐的美好明天,最终使中国民族声乐傲然屹立于世界音乐界。  相似文献   

3.
在多元文化视野中,中国民族声乐唱法应在重视本民族传统唱法的基础上,用开放、豁达、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多种不同形态、不同层面和不同趣味的唱法的创新,以丰富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让中国民族声乐与时代接轨,与国际交融,朝着更宽广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多元文化驱动下的民族声乐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民族声乐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当代,声乐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民族声乐继承和发扬下去。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面临极大困难,为了帮助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本文辩证分析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并针对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民族声乐是我国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代表。由于多元文化的不断渗透,当下民族声乐的人才培养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的民族声乐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时代的特点,随时采用创新性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以期为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民族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创新发展,越来越来人开始高度关注和重视到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部分。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国声乐艺术工作者必须严格履行自身的责任,要积极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秉着严谨尊重态度去对待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力发扬我国民族声乐文化。本文将进一步对多元化下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探索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萍 《高教探索》2005,(5):67-68
以文化思考审视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有感于当今民族声乐教育民间传统音乐资源严重匮乏,本土文化的民族声乐教育数十年都以“西洋美声”打基础而失去原创力。唤醒文化生态意识,促进民间传统声乐资源尽快纳入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实践是本文的立意:以“和而不同”、多元并存的民族声乐教育观“入掣’;教师要积极寻根,实现自我突破;民间传统声乐资源的利用与整合需要有前瞻懒见性。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民族声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自我国将西方的声乐技术引入之后,民族声乐也随之获得快速发展。然而,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本身的特色和风格日渐淡化,越来越多的作品呈现出趋同化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基于此点,本文就民族声乐的单一化与多元化展开研究。一、通过民族唱法透视民族声乐的单一化  相似文献   

10.
界定民族声乐的本质需要打破从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确立民族声乐地位的思维屏障。在认知角度方面,要回答民族声乐本质及特征问题;在学科层面,民族声乐需要进行手段创新加强中西结合,形成艺术特征;在研究主题方面,民族声乐需要审视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属性与审美本质,洞悉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趋向与市场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