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顶山日报》“百姓故事”栏目创刊于2005年12月,每周二到三期。办栏宗旨是讲述鹰城百姓的生活故事,关注市民生存状态,用动人的故事反映人间真情和社会关爱,以积极向上的栏目基调弘扬真善美。要求应有出人意料的情节、有血有肉的细节、真挚动人的情感,让读者由故事了解百姓的独特经历和人生经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命运的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批故事类情感类节目脱颖而出,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湖南卫视的<真情>、江苏卫视的<人间>、央视二套的<财富故事>相继崛起,开始以独特视角对民众生活和百姓情怀进行诠释和探求.  相似文献   

3.
辛韵 《大观周刊》2012,(45):59-59
当代的散文创作百花齐放,于坚是新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内涵丰富,在描写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流露出了作者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他的《人间随笔》正是用心灵书写的“日常生活的史诗”。本文立足于于坚的《人间随笔》这一部散文集,从三个方面入手,力图从深层次剖析《人间随笔》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自2007年3月开播以来,江苏卫视情感类节目<人间>始终在同类节目中独占鳌头,将无数大奖收入囊中:如"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最具人性深度情感节目"、"中国优秀广播电视栏目20佳"等.本文试图分析<人间>叙事上的故事化表现,看看故事讲述者是如何实现叙事共感的.  相似文献   

5.
张琦 《青年记者》2017,(12):74-75
在林林总总的综艺节目市场中,喜剧综艺秀已经成为行业的一大热点.一档节目想要获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节目形态的创新、内容生产的独特以及深入人心的价值取向均不可或缺.由东方卫视、元纯传媒联合打造的《今夜百乐门》作为一档场景式的喜剧综艺节目,在轻松和娱乐中传递人生百态,它标榜的是用微笑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状况.当然,笑过之后,更打动人心的地方是故事中对社会事件与情感态度的反思,一个个故事深入浅出,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成功地传递了节目的主旨与价值.节目通过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形成了一个个想象性主题,然后将这些想象性不断汇总形成能被大众接受的修辞性视野,最终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与认可,在让人开怀大笑的同时又能够引人深思.这说明喜剧内容不但让观众有强烈的代入感,还可以引发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卡莱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曾用"鱼的故事"和"鱼本身"来比喻新闻同"媒体"和"传播"的关系.他认为新闻应当是"鱼的故事",而媒体和传播则是"鱼本身".把新闻比喻为"鱼的故事",旨在表明一个观点:新闻应当成为一种有血有肉有本源的鲜活的东西,应当用自己的灵魂和思维去讲述人间故事.  相似文献   

7.
沈浮郡 《视听界》2009,(2):95-96
在电视节目中利用故事元素,被视为吸引受众注意力、提高节目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影响的新闻故事栏目如央视2套的《生活》(生存类的故事)、江苏卫视的《人间》(带有谜团、疑惑类、怪异类的新闻故事)、《财富故事会》(发财致富的故事)、长沙电视台的女性频道《女人故事》、江丙卫视的《传奇故事》等,都意图通过讲故事来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银元时代生活史》是传奇——轻描淡写中有着人生智慧,也有着乱世中生存的法则,有一个个民国人物的生动写照,他们的人生理想和现实生活,他们的传奇故事,让你感叹不已。  相似文献   

9.
我的童年好像是特别现世刻板的生活,只能通过精神的方式,从诗词歌赋中想象这个世界.阅读诗词,你会想了解诗人的一生发生了什么故事,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顺着这条线往下挖,眼前便出现了一个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一个深邃杳渺、我们想象不到又没有边界的世界. 当下,有些人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但从务虚的角度来讲,读书和不读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有几天不读书,我的心里就会特别慌.有书作陪,我生活中其他的娱乐,都慢慢地退居其次了.读书,让我的生活有了精神的愉悦和陪伴.  相似文献   

10.
一、电视栏目剧的兴起与发展 电视栏目剧是一种依托于固定栏目,通过演员演绎、主持人转承来讲述故事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每个故事都是一个播出单元.它兼备栏目和戏剧的特点,“在栏目中演戏,在戏中做栏目”①.它以栏目的形式制作和播出,以剧的形式来表现,通过一些平凡人小事来阐述生活道理、认知人生百态.  相似文献   

11.
微电影如何弘扬主流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婷 《青年记者》2016,(11):80-81
微电影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优势 1.借助亲民性引导受众产生共鸣.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亲民性是微电影的一大优势.微电影的亲民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微电影讲述的故事往往是日常生活里真实存在的,这些逼真的故事能让受众在影片里发现与自己生活或内心中相似的部分,以此获得心理上的广泛共鸣.例如《双闪》《温情停顿》等优秀微电影作品都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感人事迹改编的,那些普通、朴实却又伟大的小人物带给人们阵阵感动,更传递出人间大爱.第二,很多微电影将视角锁定在日常生活中的市井人物、普通事件上,展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些都满足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与影片产生内心深处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全国新书目》2013,(11):36-38
我不要我的人生,再错过这美好 本书是吴淡如写给都市女性的私房书,谈美食,论时光,说爱情,聊梦想。吴淡如亲历威尼斯、南极、巴黎、丹麦等地,将自己的各种经历、感悟写出来与读者分享。在路上,她享受了孤独与美好、旁听了故事与经历、锻炼了自我毅力、品尝了人间美味……  相似文献   

13.
李玉翠 《今传媒》2023,(2):100-102
改编自梁晓声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电视剧《人世间》,以周家近50年的生活碎片为表现内容,全方位地展现了周秉义、周蓉、周秉昆等人所经历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们的道德意志和精神理想。作为连接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桥梁,“生活流”叙事的娴熟运用在该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创作者力图从生活中挖掘共性,让观众在“生活流”的场景、人物中感生活之真,悟艺术之美,使观众体会剧集对人生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唐湘岳曾说过:"为追梦人加油是记者的乐趣,让好人走出噩梦是记者的责任,讲好追梦人的故事是记者的技巧。"他关注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诉说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却用一双智慧的眸子发现了这个世界的不凡,向读者娓娓道来不凡的人生故事。"播送光明"是唐湘岳的职业信仰,是他在人物通讯中选择和构造人物形象的思想基石。他在人物通讯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任今照  田稷  席磊 《出版广角》2018,(11):91-93
20世纪末短篇小说复兴的主力作家雷蒙德·卡佛的巅峰之作《大教堂》由11个小故事所组成,描摹平民的生活,表现小人物的日常琐事,以此来告知读者,即使人生消耗殆尽,仍要勇敢地"把塌下去的袜子"拉起来继续前行.《大教堂》对艰难时世的表现,以及"收拾人生的勇气", 给现代人的生活注入力量,这也是《大教堂》的出版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我国的电视屏幕兴起了一股"新势力"--故事化栏目.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有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江苏卫视的<人间>等.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袁方预言:故事化节目将取代选秀成为电视的新宠.可以预见的是,电视故事化栏目的热浪会滚滚袭来,跟风之作也将层出不穷,此轮"故事热"甚至还可能重蹈选秀热"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相似文献   

17.
《出版经济》2006,(3):14
本书讲述2000年以来黄健翔的人生历程.作者以一名普通体育解说员的眼光,全景式地审视并评判中国足球及世界足球,同时也展现了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中的方方面面.作品内容涉及2001年中国与卡塔尔世界杯十强赛事件的前前后后与内幕事件,中国队两任外籍主教练米卢与阿里汉鲜为人知的故事,并有作者同诸多公众人物白岩松、刘建宏、王小丫和张靓颖等人交往的生活花絮及精彩人生片段.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性工作者阿金用一个晚上讲述了她的前半生。她的前半生发生在香港的欢场,在一次次冰冷的性交易中却道出了那个弹丸之地的人间温暖。故事不乏世俗色情,却真实、积极,励志。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时代潮流中辨识方向,用好红色资源、庚续红色血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形式,是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有效途径。动漫专题片《红与火》通过打造红色教育“立体百科全书”,实现了破圈传播。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时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时代潮流中辨识方向,用好红色资源、庚续红色血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形式,是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有效途径。动漫专题片《红与火》通过打造红色教育“立体百科全书”,实现了破圈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