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胡娟  张志春 《兰台世界》2007,(12S):59-60
宋美龄是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土壤中产生的一个中西合璧式的人物,中西方文化在她身上均有所体现,她时而表现出中国文化情结,时而又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认同。目前我们看到国内外学术界对她的研究多停留在历史及政治上,而服饰,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宋美龄西方文化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统一,折射出了中西服饰文化观念的差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陈剑 《视听界》2007,(4):42-44
国际电视传播与一般电视传播的功能有所不同。后者目的比较单一,主要为一般观众提供资讯和娱乐服务,由电视的传播主体获得利润。而国际电视传播则在上述功能的基础上,追求文化影响力。中国的国际电视传播一方面是为海外的华人观众提供电视服务,另一方面则通过国际电视传播为世界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及中国的风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日,北京库普兄弟文化和韩国HAOTV电视机构达成一项合作计划,基本内容是将中国内地的优秀电视剧输出至韩国。韩国HAOTV电视机构则在自己覆盖韩国的主流电视网络中,开辟一个专门的华语频道,播放配有字幕的华语电视节目。在保留华语节目原汁原味的同时,让韩国观众了解中国内地优秀的电视节目。这将为向韩国输出中国文化产品做一个开端。(摘自《北京晚报》2002年8月27日)韩国HAOTV将开设华语频道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从哪种角度来看,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代代相承的藏书现象都不仅仅是书的简单购买和收藏,而且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学术发展、文化心态的重要体现和生动写照。因此,无论是官府藏书还是私人藏书,都可以看做是中国文化薪火传承的重要方式和民族特色,尤其是私人藏书,可说是中国古代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对藏书文化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这早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自近人叶昌炽体例独特、内容翔实的《藏书纪事诗》启其端,对中国藏书文化的研究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有关专著论文不断出版…  相似文献   

5.
文体娱乐风俗是社会史研究的一个基本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发,明清时期京畿地区大众文娱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与前代比较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迄今为止,对中国古代文体娱乐风俗史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针对明清京畿地区的专门研究,则更是极为有限,非常零散。本文希望通过对此的探讨和研究,试图从不同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有助于对整体社会历史变迁的思索。这里京畿地区指都城北京、天津及河北省京城附近地带,其文化发展比较成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及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交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试论编辑的文化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具有丰富而鲜明的文化特征。全球化的浪潮把世界各地的文化推到中国大地,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暗藏着文化侵略与消极的腐蚀。奥运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又把中国文化的精  相似文献   

7.
好的社会状态的一个特征是,社会中具有抵抗强权的力量,不管那强权是来自政治还是经济、商业、文化 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并不是舶来品。与此相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代表皇室荣耀的各种物品,无不精雕细刻并且因罕见而稀有昂贵。但奢侈品成为中国中产阶层的消费品,则时间并不长。与有阶层差异的社会相比,如今的商业社会,  相似文献   

8.
坚持“真”与“善”的统一重构现代东方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整个东方世界有着广泛、深远、巨大的影响,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泛道德主义,其基本特征是特别重视“善”,而对于“真”则缺乏必要的关注。这一特征无论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认识论上,还是在对“真”与“善”的关系及态度乃至对人生目标的理解和追求上都不难发现。哲学上这种片面追求“善”而忽视“真”的倾向,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不仅阻碍了科学技术在中国近代的进步,而且也使我们不能很好地把握社会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刘德群  丁婕 《声屏世界》2009,(11):55-56
在前不久结束的北京文博会上,有专家提出,建立中国式的“可爱文化”,对构建中国消费文化、推动中国消费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业内也有不少的人士指出,动漫文化的核心是可爱文化,而可爱的造型和幽默好玩的故事则是动漫产品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在国际上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播依赖的基础,中国向东盟地区传播汉语言是一种文化交流,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国向东盟进行汉语言传播策略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从而进一步加强自身硬实力.在当前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向东盟地区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将有助于产品推广,经济合作.文化体系的建立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主要手段,文化产品的输出、从语言传播方面入手是则加快文化体系建设的捷径.  相似文献   

11.
肖怀德 《现代传播》2014,(4):114-117
本文从梳理产业集聚理论和中外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理论成果,总结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特征出发,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对传统产业集聚的超越性特征,并结合中国10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践,分析了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主要问题,总结出规划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前提。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即文化资源富集中小城市(镇)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任何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符号,而节日文化则是各国民族文化中的代表性、标志性符号。中国也好,外国也罢,不同的节日都是其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情结和民族伦理的一个浓缩。中国的节日文化丰富而悠久,一个个传统节日首先是  相似文献   

13.
全球传播概念的提出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是紧密相连的。与传统的国际传播相比,媒介全球化将以文化为代表的“软权力”推到了核心的位置上。国际传播以政治宣传和教育为首要的目标和手段,指向特定对象国的阅听群。国际传播中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内外有别”的原则。而全球传播则以文化为外包装,以意识形态为“隐形内核”,  相似文献   

14.
这次我有幸亲历党的十七大,感受非常深。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发展方向更加清晰;第二,报告内涵非常丰富,对科学发展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民生问题等多方面作了全方位论述,体现出建设和谐中国的新思维、新魄力和新行动。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则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们的实践指明了方向。报刊社、出版社等文化企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如何站在新的起点上,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是我们每个文化工作者应认真考虑的问题。联系《读者》的工作,我谈以下两点想法。  相似文献   

15.
新闻:多出精品与疗治“硬伤”张希平当代中国新闻有两大鲜明特征,一个是不断扩大的包容性,另一个是日益强烈的冲击力。包容性使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被越来越多地直接观照,而冲击力则使社会的每一个层面都程度不同地感受到新闻的影响。毫无疑问,新闻维系社会的缆绳在不...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和传媒大众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是大众传播活动的中介物,广义包括的较多,狭义是指报纸、广播、电视以及通讯社、新闻性期刊等。传媒大众化,则是指媒介的传播形象、传播取向、传播定位。提出研究并重视传媒大众化倾向这样一个问题,是新闻理论及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传媒大众化,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反映时代、反映时尚、适应大众的一种传播形态。传媒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包括媒介文化、通俗读物、流行音乐、广告文化及时装模特等亚文化,其倾…  相似文献   

17.
试论“组织文化”与档案馆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组织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所具备的基本的、共同的特征引伸出档案馆文化的含义及其带有档案专业特点的特征,并对我国档案馆文化与“组织文化”的差距,以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馆文化的措施作了一定深度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中国加入WTO后,我们立足国际视野分析自己的处境十分关键。因为中国已被纳入到全球化的轨道,全面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国由此获得的将是世界大市场,是全世界的资源,是全世界的服务和技术,是全世界的发展机会。而且,中国将成为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中国人的价值观,华人的文化特质,都将在世界崭露头角。而失去的则是束缚我们的陈旧观念,是旧体制的既得利益,是靠保护而苟活的某些商业存在。广播电视作为文化产业链中的一环,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既清晰可见又似乎雾里看花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文化研究与大众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研究起源于60年代的英国,90年代在发达国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新学。现代文化的文化霸权是在一个特定语境中的某种“社会共识”,因此,文化霸权虽由统治阶级主导,却有可能在斗争、谈判之中被改受和重构。从这种现实出发,文化研究不再是经典的文学批评,而是把视点集中在大众文化的再阐释之上。文化研究颠覆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简单排斥。文化研究一方面以大众文化的研究代替了对“经典”的研究,一方面则以对女性、少数民族或第三世界的研究代替了对西方中心论的肯定。文化研究是从西方学院体制中产生的,它说明批评理论更加接近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应当借用文件.研究的巨大成果,对中国文化讲行新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近代以来的文化弱势地位,中国成了欧美文化的输入国,因而也成为了翻译大国。“五四”与“文革”的结束,分别造就了中国百年来两次图书翻译出版的高峰,而后一次的译著繁荣,则一直延至今日,成为中国出版业的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