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目前为止,研究语文生命化课堂的文章较多。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把语文"生命化课堂"混同于语文"生命课堂"。语文"生命课堂"是用语文材料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而"生命化课堂"是在课堂上用语言文字来化育学生的生命。二是贴着"生命教育"的标签,课堂仍然是指令型的以语文知识为绝对主宰的格式化王国,学生缺少尊严感和自主性,很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语文"生命化课堂"需要从理论上揭示语文本体,需要研究并论证语文生命化课堂的内涵、教育理念、价值取向、课堂文化、教学境界等。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中数学"生命课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谋求学生生命健康发展,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谐。以"对数"教学设计为例,探究高中数学"生命课堂"的构建,以设计数学"生命课堂"教学目标为落脚点,注重教学过程中文化的渗透,突出"生命课堂"中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倡导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通向"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生命课堂"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一种教育理念。"生命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生命课堂既是教师生命活力的体现,也是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生命课堂的宗旨在于对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4.
秦曙光 《中国教师》2013,(Z1):74-75
"生命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而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由此可见,"生命课堂"旨在课堂教学中尊重生命,是以关怀人和发展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那么,"生命课堂"下的作业设计应该是"生命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能力拓展,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生命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启发学生思  相似文献   

5.
针对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提出了三"点"成线促使别开"生"面的观点。"三点成线"是指创设课堂情趣,激活生命课堂;尊重学生人格,保障生命课堂;发展自我意识,落实生命课堂。同时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活动的场所,教师可以运用导语设计、文本对话、课堂朗读、外加的生活元素来激活生命课堂;创造平等和谐的氛围,放飞学生个性,给予学生自由,充分相信学生以保障生命课堂;在朗读中熏陶自我、在体验中调节自我、在争辩中实现自我,以落实生命课堂。唯有如此,语文课堂才能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6.
"生命化课堂"是我们教师追求的一种至美的课堂教学境界,是以学生的生命为教育的基点,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实现学生生命价值的课堂。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生命教育的课堂理念,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需求,注重每个生命个体的发展,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根据学情,智慧生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健康的发展,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教学真正奏响生命的欢歌。  相似文献   

7.
陈明玉 《快乐阅读》2011,(12):97-98
"生命"课堂的基本理念和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数学"生命"课堂的特点是:课堂教育教学内容目标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课堂中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对话者,"生命"课堂的教学是有生命的教学。本文从课堂氛围、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由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是当代教学实践的应然选择,生命课堂应以学生的发展为逻辑起点,建构一种生命在场的课堂样态,使生命体验融入整个课堂之中。因此,生命课堂的实践转向应从"特殊认识活动观"转向整全生命教育观,从"认知领域"转向"生命领域",从"知识目标"转向"生命目标"。  相似文献   

9.
石南山 《考试周刊》2014,(25):106-107
生命化课堂就是"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其实质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赋予课堂教学生命的意义。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构建生命化课堂的前提,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构建生命化课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探索新知的主阵地,是学生开启灵性,形成正确人生观的过程。新时期,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已经形成。我们要变传统的知识课堂为新兴的生命课堂。在初中语文的日常教学中如何构建生命课堂呢,为达到理想的生命课堂,我们应追求"启"、"悟"、"润"、"化"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1.
董丽玲 《考试周刊》2013,(9):177-178
<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因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理应关注"人"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理应让孩子们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出来。这样的课堂实质上就是生命化课堂,生命化课堂正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发展、课堂教学具有生命教育理念、教师关爱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在这一方面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12.
课堂应该是学生生命在场的空间,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驿站。给学生"好吃"又"有营养"的"有机数学",引导学生学有根、有疑、有错、有效的生态数学,打造绿色、自然、有生命力的"有机数学"课堂,是学生进行可持续学习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师生共度的愉悦的生命历程",我想不起在哪里看到的这句话,但是我始终没有忘记过。创造健康适宜的课堂生态,让学生享受生命成长的愉悦,是语文"童心课堂"的教学所归。"童心课堂"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语文教学的中心,呵护童真、激发童趣、牧养童心,给学生生命以关怀、滋养与润泽。那么,如何将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身心愉悦成长的舞台呢?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家叶澜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课堂是学生生命活跃的殿堂,是学生获得人生体验的重要活动场所,每个学科的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都应该为学生的生命教育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我想,数学课堂也应注重体现人文情怀,必须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关注生命的高度来关照课堂,让每一次的课堂经历都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课堂既是数学的,又是生活的。我认为生命化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5.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生态课堂是运用以学定教理念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其根本目标是通过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生命的质量。教师唯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才能体现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才能让课堂焕  相似文献   

16.
构建"学本·生命"课堂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回归教学原点,革新课堂教学,厘清教育本质,才能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学本·生命"课堂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出发点,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让知识与能力共生。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为了应试需要,往往只重知识的灌输、机械的训练,填鸭式教学便充斥着历史课堂,漠视了生命的需求,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历史新课改呼唤着生命化课堂的构建。生命化课堂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生命化课堂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关注生命的整体性,理解生命的成长性。1要从"教"走向"学",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要从传授到体验,使  相似文献   

18.
"生态课堂"就应是崇尚自主的课堂。以生为本的课堂,是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舒展儿童生命,释放潜能。尊重儿童天性,教学相长,构建和谐课堂人文滋养。  相似文献   

19.
<正>"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其最真切的意义和最本质的使命就是充分地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让每名学生自由、充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课堂"评价就是在这一理念引领之下,依据教学目标对"生命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深化"生命课堂"改革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生命课堂"现实的和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20.
生命性课堂是开放的、生成的"生态系统",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场所。从生命性应然样态的视角来观照,科学课堂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室",是师生间对话的"小会场",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源地",是学生发展的"金殿堂",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