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影响城镇土地定级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镇土地定级是根据城镇土地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合评定土地质量、划分城镇土地等级、建立区域可比 .由于城镇土地是人类活动干预最为激烈的场所 ,影响土地系统的自然因素已大大弱于社会因素 .因此 ,侧重选取土地区位、城镇设施、环境状况、人口条件等基本的和重要的社会因素 ,分析其对城镇土地定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定级估价是城市土地管理和土地有偿使用的基础工作。城市土地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土地资产管理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配置。本文针对现有城市土地定级估价的不足,提出了多目标城市土地定级估价的概念、理论依据和工作程序,并对如何利用多目标城市土地定级估价成果确定城市最佳地域结构进行了实例探讨。  相似文献   

3.
运用模糊数学理论 ,建立了土地定级模糊多层次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合理确定土地定级各影响因素及其子因素的权重 ,把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有机结合起来 ,使土地定级建立在主客观统一的理论基础上 ,增强了土地定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县级市土地定级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市大都在原来县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土地市场还未完全形成。在对其建成区域内土地进行定级估价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以综合定级为主,选取影响土地价值差异较大的商服繁华影响度等主导因素进行定级。在综合定级基础上,与土地估价相结合,以级差收益测算法为核心方法对土地价格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着重研究基准地价评估过程中土地定级因素指标体系建立,采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权法3种不同的方法确定定级因素、因子的权重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论指出,目前在我国采用以定量方法为基础的定权方法以其较好的可操作性和精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笔者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对呼和浩特市市区土地定级因素选择和权重的测定,并编程计算定级单元分值和划分土地级别,将其划分为七个级别。层次分析法对于城镇土地定级既符合规程的要求,同时也比较省时省力,为城镇土地定级开辟了一条理想的道路,本人认为此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的级差收益不仅在城市内部有所反映,而且在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别.本文是在研究国内城市土地分等和分析四川省自然、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18个城市影响城市土地收益存在地区差异的主要因子.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项进行求取与调整,最终建立四川省城市土地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四川省18个地级市进行土地等别的划分,把四川省的城市分为五个等级.  相似文献   

8.
陕西城市土地分等与基准地价体系建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等级的区位差异不仅存在于城市不同地段之间,而且在不同城市之间也有所体现。本立足地租地价理论和区们理论,彩多因素综合评价及主因子分析法,分析城市地价区位差异的主要因子,将陕西省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综合质量划分为四个等级,并以城市土地差收益为指标,建立城市土地综合质量等级与基准地价体系的关系。为陕西省乃至西部地区制定城市土地有尝使用的宏观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过程中出现的无序、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需厘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区别于以往研究对理论框架和城市间异质性关注的缺失,本文以35个大中城市为研究样本,分组实证分析不同城市用地扩张驱动机制的差异。结果显示:第一,居民收入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和交通条件是影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三大重要因素;第二,农业地租水平及中国特色的土地财政制度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较小;第三,不同类型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子差异显著。有鉴于此,各地政府应按照城市发展目标,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吸引人才及完善交通道路设施,因城施策,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海口市土地利用数据资料,以海口市近7年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有关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土地利用转化的速度以及发展的趋势.找出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并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对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外资的引入带动开发区经济发展、交通用地的增加和社会经济活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CC)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pect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is a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 where geophysicist, bio-physicists and socio-economists meet one another. Land cover is an expression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as such, changes with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Louisa and Antonio, 2001), and land cover change could be regarded as change in biotic diversity, actual 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soil quality…  相似文献   

12.
人与水对土地的争夺是滇池水域发生变迁的主要历史动因。自元代开始,人类疏浚滇池出水口,围海造田,降低水位,获取大量农业用地;筑堤建坝,填湖建房,不断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同时,滇池也在极力与人争夺土地,使滇池周边时而为农田,时而为水域;使昆明城不时受到水患的侵扰。在人水争地的过程中,滇池水域面积显著缩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GIS技术与多元回归分析教学方法,以基准地价资料作样本,建立各类基准地价的最优回归方程,对城区不同用地类型的基准地价进行模拟测算。该城区基准地价的空间格局及其与区位因子相关性,是由咸阳市城区商业集聚特征,CBD的空间分布及城市空间形态所决定的。利用各在基准地价最优线性回归方程对城区基准地价所作的测算结果能合理反映城区基准地价空间分布的客观规律,即不同类型基准地价的空间分布皆有明显的向心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耕地保护与土地整治、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本文利用单因素评价方法开展新增耕地潜力预测分析,对各类型预测潜力进行分级,其中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为1075.70公顷,潜力区主要分布在五申镇、古城镇、伍什家镇,农村建设用地补充耕地的潜力为38.47公顷,潜力区主要分布在新营子镇,土地复垦补充耕地的潜力为169.32公顷,主要分布在伍十家镇和古城镇;宜耕后备土地开发的潜力为186.36公顷,主要分布在新营子镇。  相似文献   

15.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土地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繁衍的基本资源和主要物质基础。土地区域性综合整治及城乡一体化规划,既要有益于城市、农村和谐发展,又要保障最基本的耕地“红线”。采用“AEZ法”计算研究区域的理论光温水土(土地)生产潜力,并同该区域复垦区的实际产量和区域标准粮总产量进行比较、分析,评估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后的生产潜力,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区划。通过“先补后占”实现区域耕地资源的动态平衡,不仅要重视复垦土地单位的数量,更要关注其质量的维持、提高;这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利用苏州市空间数据库系统,对苏州绿地空间防灾信息进行查询、分类和统计,对绿地分布现状和人员避难场所进行选择和分析。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符合避难条件的绿地和学校操场等空间场所进行防灾避险空间分布及服务半径分析,对绿地空间进行面积量算,认为苏州市中心城区绿地规划应以“五片多面双网碎点”为基本结构,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式、全覆盖的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使用与耕地保护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的推进对耕地的占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看,城市化并不一定导致区域耕地的减少。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从城市使用土地情况与耕地变化的关系探讨入手,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与耕地变化的规律,其主要结论有: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只有集约利用土地,挖掘城市存量土地潜力,协调城市化推进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才能实现区域耕地动态平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借用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和规模经济原理,用城镇人口增长土地弹性来分析1990~2012年间梅州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问题.研究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将研究分为5个时间段.研究发现,前四个阶段即1990~2010年间,梅州城镇人口和城镇土地规模都在增加,但是城镇人口增长土地弹性均小于100%,说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处于相对协调阶段.2010~2012年间,城镇人口增长土地弹性为462.63%,说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处于协调阶段.最后分析了影响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城市化因素和政策因素.由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还需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生态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在城市化的步伐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不断蚕食边缘区土地而扩大城区,城市用地结构中公共绿地提高,水域面积萎缩,闲置土地多,土壤遭受城市建设破坏和城市垃圾等污染而退化,这些导致城市土壤功能如生产功能、缓冲———净化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从而影响城市边缘区生态系统对城市生态系统缓冲调节功能以及增加了城市水涝风险和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健康,也威胁着城市生态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