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邢台学院学报》2014,(3):139-141
英语和汉语思维模式的不同是影响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中式英语的主要原因。选取大量学生书面语中的典型中式英语错误并逐一分析,旨在给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点启示以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英语写作一直都是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难以攻克的难题,从对历年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成绩中很容易看出,大学生的写作成绩一直处于低分段,尤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写作更是难上加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汉语与英语思维的不同。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写作中常见错误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郑强 《考试周刊》2011,(11):85-86
本文通过列举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案例,从汉语与英语的思维模式差异性方面深入分析,找出在英语写作中由于受到汉语的影响而造成干扰的因素及错误,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汉语思维的负面影响,以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主动适应英语思维,有意识地避免母语思维的负迁移,不断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15年来,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由于受本民族语(汉语)的影响,出现了诸多中式英语,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结合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及错误,提出了相应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写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式英语泛滥是中国大学生英语习作中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与母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有关,也与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关.为了使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中式英语,文章将从汉语与英语的跨文化表达差异入手,提出从汉语模式到英语模式的转换策略,从而为教师们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讲授、练习、评改的各个环节上帮助学生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文化迁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而汉语文化迁移是产生语法迁移的根源,正确对待、合理分析文化迁移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从汉语文化于英语文化的思维模式、语法结构、价值体系的差异来分析文化迁移现象,以期有益于大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中式英语现象。本文通过对学生写作文本的分析,主要探讨中式英语在词、旬、篇三方面的表现特征,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受汉语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干扰而产生的可能影响有效交流的中介语。汉语思维方式和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大学生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强化错误分析,改进英语课堂教学,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方法减少大学生的中式英语现象。  相似文献   

9.
英语写作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目前他们的英语写作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其原因之一就是作文中频频出现中式英语。本文主要探讨中式英语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表现形式、原因及对策,以便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式英语特指受汉语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的干扰而产生的一种不符合英语规范的中介语,是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词汇、句式、语篇3个层面。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要学会分析学生文章中的中式英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克服汉语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式英语"(Chinglish)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非常容易出现的现象,同时也是困扰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难题。本文基于中国学生英语语料库(CLEC),研究从中抽取出的大学生英语作文,分析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式英语"的形成原因,然后运用相关的写作理论,提出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原则和消除"中式英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生在具体的英语写作中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此影响可谓根深蒂固,主要体现在选词不当,词不达意,中式语序及结构松散,缺乏逻辑性等。针对此种现象,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正确掌握英语词汇,打好写作基础;以读带写,培养英语思维与表达;多写多练,切实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景艳娥 《考试周刊》2010,(21):105-106
英语作文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却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作者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着手,探究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现状,分析学生在汉式思维影响下,容易出现的错误词汇、错误的句子,以及不符合英语习惯的作文模式,并对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提出几点建议.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母语负迁移理论,分析了中国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在词汇、句子和篇章等层面容易犯的错误,认为这是由于汉英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造成的,并给英语教师提出了四条建议,以帮助中国学生减少和避免汉语负迁移影响,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很容易受到汉语思维的干扰,写出英文表达汉语思维的作文。文章试图从思维的角度出发,对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词汇选择、句法结构和篇章组织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提出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负面影响,力图消除这种影响,增强写作教学的效果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写作中不可避免地写出一些中式英语词句,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分析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词汇的成因及表现形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帮助学生避免或减少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迁移是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大都源于汉语的负迁移作用。其原因包括:学生的语言知识不完善,不了解英汉语在词汇和句法方面存在的不对应现象。直接在写作中套用汉语的用法,从而导致负迁移;学生不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受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影响,产生篇章结构上的负迁移。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系统和思维差异的对比分析,减少和排除母语干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琴婵 《考试周刊》2010,(4):101-102
本文分析了中西思维模式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英语写作.其中包括对词汇选择、句子结构和篇章构建的影响。文中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对策,以便减少汉语对英语的负迁移,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自从20世纪中叶以来,语言迁移一直成为语言学家们研究的中心问题。本文结合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实例,从句法层面详细分析了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现象。并指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和英语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写作历来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学生对英语的句法篇章规律缺乏了解,从而在英语写作中套用汉语思维模式。通过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对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来探求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