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在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和东盟积极发展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经过努力,双方关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为未来的关系发展开拓了空间。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些影响双方关系发展的消极因素并未完全消除;但是在双方关系中,积极因素是主要的,友好合作是主流。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和东盟都将致力于深化全面合作,进一步推进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和东盟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对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双方业已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双方建立这一关系有着全面的基础:首先,在历史上双方平等互利,友好相处,源远流长;其次,双方文化同属东方文化范畴,并在当代文化政治斗争中相互支持;再次,双方关系的建立有着深厚的政治基础,其中包括中国的因素、东盟的因素以及国际政治环境因素;最后,双方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双方经贸交流和科技合作的加强、发展,推动着双方政治关系的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3.
一、中非关系是国际合作的典范 中国与非洲自古保持友好往来。随着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建立和非洲国家赢得独立,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际教育援助三大主体的国际组织、援助国政府、NGO近年来形成多元、多层、多途径合作的局面,特别是政府与NGO,基于对彼此资源的相互依赖,形成不同的合作模式,其合作机制值得深讨。日本作为经验丰富的援助大国,政府与NGO的合作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话协商""助推NGO发展"三大制度结构来实现的,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双方根据不同的"资源依赖性"与"组织身份定位",组合成"伙伴型""合同型""延伸型"合作关系。在"伙伴型"关系中双方构成对称性依赖关系,维持各自的组织身份,在"合同型"关系中形成非对称性依赖关系,NGO虽然自主却也受政府的条件牵制,在"延伸型"合作关系下NGO过度依赖政府,致其依附型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国际情势、国内境遇等原因,近代中国与德国的关系变得紧密,双方的合作包含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本文试图从双方军事关系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6.
作者系前德国国际技术合作协会职业教育项目中国区负责人。本文介绍了德国与中国在职教领域合作的历史,描述了双方合作关系发展的4个阶段,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包括文化差异、交流障碍、地区成功经验推广的困难、投入与行为方式缺乏延续性、政治和文化的障碍等。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的使用是国际商务交际中获取成功的重要手段和策略,也是交际双方建立长期商务关系的重要途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与委婉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商务交际中委婉语有着独特的语用功能:可以为交际双方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础;可以缓和商务谈判中的紧张气氛;可以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可以为交际双方建立长期商务关系。  相似文献   

8.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确立新的银企体制,必须明晰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传统的银企观念,确保银企双方自主经营、彼此互进、并立发展,从而建立一种信实、平等、互惠、合作与国际接轨的新的银企关系。  相似文献   

9.
独立主权意义下的中非关系,不仅使得中非实现相应的愿望及利益,而且丰富了国际政治内涵,并改变了国际权力的分布。中国与非洲,已是国际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力量,双方间的关系日益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平衡。尽管当代的中国与非洲不能为世界事务完全决定决策,但双方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一股有效的国际影响力。当前,在国家间联合行动效率不高或迟缓的情况下,中非间的合作表现得十分具有活力。双方在一致性共识基础上形成的外交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已超出了各自作为独立国家具有的能量。作为一种事实,中非对国际政治的贡献,既体现了彼此间既得利益的获得,也彰显了双方在跨国危机和挑战并存情况下发展策略的共建。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马来西亚渊源颇深,文化与教育存在一定共通性,这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先天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合作交流的日益深化,双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呈现繁荣发展之势。总体上,双方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路径主要包括留学生的境外消费、国际合作项目、以政府部门间合作为纽带的高等教育合作和以民间交流活动为纽带的高等教育合作等。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职旅游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运用重复博弈模型,指出校企双方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取决于双方在合作中的收益及收益的贴现率;提出应通过加强政策的鼓励与约束;提高企业方在合作的中收益;延长合作期限,深化合作内容;加强交流,增强信任等手段来提高双方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张松 《教育导刊》2024,(1):31-39
40年来我国与世界银行积极开展全球教育治理,从最初的以资金援助为核心的单向输入,到以金融援助与知识合作为核心的互动交流,至今双方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建立了伙伴战略关系。我国与世界银行在教育方面的合作,己经从弥补国内教育发展资金不足向吸收利用世界银行智力和知识资源为主转变,从被动的接受向积极参与和影响世界银行决策转变,从单纯的受援方向捐助方和合作方转变。未来我国与世界银行开展全球教育治理,应明确教育属性,践行正确义利观;构建中国标准,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加快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升教育国际话语权;扩大教育公共产品供给,深化国际发展合作。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学院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与加拿大卡布特学院、意大利佩鲁贾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瑞典哈姆斯塔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双方可互派留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中亚地区的"油气之争"及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与中亚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合作关系对双方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安全意义。本文分析了双方能源合作的现状并对前景进行战略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既是中国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非全方位友好合作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中国已同五十多个非洲国家建立了教育交流关系,双方的教育往来从最初的互派留学生,发展到今天的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教育部在与非洲国家的教育合作中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6.
卫灵 《教学与研究》2007,25(5):67-72
近年来美印关系不断升温.在美国看来,与印度合作对于维护美国在亚洲地区的所谓政治、经济与安全利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印度则希望借重印美关系,加速其经济、军事力量的全面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以便实现迈向亚洲大国、乃至世界大国的目标,同时也增添与中国打交道时的筹码.然而,尽管美印合作不断加强,但是美国主导世界的全球战略和印度追求世界性大国的目标却使双方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印美关系说到底是一种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和利用的关系,由此导致双方合作效应的有限性.分析美印关系以及中国崛起对两国的影响可以看出,无论是印度还是美国,目前都不会为了美印关系而影响和削弱与中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和企业面临诸多新问题,如何求得自身发展成为双方考虑的问题,也因此双方产生了共同的利益诉求点,"校企合作"成为校企双方谋求自身发展的理想模式,由于各方面原因,现阶段校企双方合作制约机制尚不健全。文章在分析校企合作现状的基础上,以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为例,构建校企双方合作制约机制,以期合作关系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加强,闽台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合作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文章梳理了闽台两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合作的基础和政策依据,对影响双方合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还对通过教育更好地促进海西经济区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政社合作是政社双方基于合作关系在公共服务领域共同处理公共事务的一种形式。从政社关系发展历史的不同维度看,政社主体双方地位、政社关系的状态和政社合作的具体形式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购买服务、合作共治和嵌入性发展是政社合作的三种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中亚国家同为转型中的国家,面临着发展和稳定两大课题,都在加快制度变革,实现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积极扩大各方面的合作领域,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双方有合作的基础和意愿。目前.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与中亚发展势头良好,上海合作组织也为双方的进一步深入合作提供了机制和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