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在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时不少体育教师矫枉过正,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步入另一个误区。其实,蕴涵着先进教学理念的体育新课标并不是与过去体育教学的决裂,更不是过去体育教学的对立面,更多的是对过去的继承与发展、扬弃与创  相似文献   

2.
1.前言 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打破了以往体育课程教学中沉闷的局面,激发了广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时.不少体育教师往往会矫枉过正,使得体育教学步人另一个误区。其实.蕴含着先进教学理念的体育新课程标准并不是与过去体育教学的决裂.更不是过去体育教学的对立面.更多的是过去的继承与发展、扬弃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在实施新体育课程标准时不少体育教师始终原地踏步,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步入另一个缓冲区.其实,蕴含着先进教学理念的体育新课标并不是与过去体育教学的决裂,更不是过去体育教学的对立面,更多的是对过去的继承与发展、扬弃与创新.而立足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正是我们要把握的秘  相似文献   

4.
1.前言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打破了以往体育课程教学中沉闷的局面,激发了广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时,不少体育教师往往会矫枉过正,使得体育教学步入另一个误区。其实,蕴含着先进教学理念的体育新课程标准并不是与过去体育教学的决裂,更不是过去体育教学的对立面,更多的是过去的继承与发展、扬弃与创新。反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不少高中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还不到位,致使体育课教学跟过去相比没有多少改进,仍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的效果仍旧不如意。  相似文献   

6.
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茶,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在实施新体育课程标准时不少体育教师始终原地踏步,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步人另一个缓冲区.其实,蕴含着先进教学理念的体育新课标并不是与过去体育教学的决裂,更不是过去体育教学的对立面,更多的是对过去的继承与发展、扬弃与创新.而立足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正是我们要把握的秘诀——寻求突破,创新.突破与创新就是不要绝对化,不要形式化,应与时俱进,深入浅出,在突破中求创新,在创新中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设计是体现体育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研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对如何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以适应新课程要求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以期为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幼师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使幼师体育教学迅速适应学前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探索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符合学前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体系,是目前幼师体育教育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异步教学模式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把异步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与新课程的具体教学实施相结合,在为实现新课程培养目标服务的过程中形成,带有新课程教学特点的异步教学模式。它是实施新课程体育教学的催化剂,是体育教师转变角色的舞台。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体育异步教学在实现老师角色转变中所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体育课程是全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研究与改进体育课程是义不容辞,而对部分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的现象,他们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新课程标准在中小学内推广,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学习与实施。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多年对体育教学教法的探索,从体育教学的观念、内容、组织与方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在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指导思想和途径,旨在能够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尽快地理解和运用新课程标准来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理念、新观念,新教材、新实践,如何让体育教学充满童心和洋溢着新课改的气息。面对新的体育课堂评价标准,如何理解和实施课堂教学,这是所有体育教师应该值得反思的新课改难题。作为一个年轻的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这课程还不是很有经验,但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经过这些时间对学生的情况的反馈和自身的总结,自己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韩金铁 《成才之路》2011,(21):95-I0024
体育新课程的实施虽然为教学一线的中学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带来了盎然生机,但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严重误区,体育新课程教学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阻碍了体育新课程更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一、新课程背景下加强中学体育教师培训的必要性新课标的贯彻实施,意味着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需求,以适应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改革。新的形势下,体育教师应该掌握的不单单是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有边缘学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2):131-132
众所周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和广泛实施的背景之下,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也开始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从高中学校到体育教师,从高中生到学生家长都开始认识到体育教学在高中阶段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目前,高中体育教学正致力于全面改革的新任务,意在通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完善来全面提高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但是,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其还需要一步一步来完成改革任务。本文将就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6.
马觉垠 《文教资料》2005,(34):26-27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念正逐步被全体体育教师所接受。广大体育教师热情很高,同时在教学中也进行着多种形式的教改尝试。但是纵观目前体育教学的现状,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就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几种错误观念,谈谈自己的观点,望同仁斧正。一、淡化技术教学,不是不要技术教学一些体育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没有技术教学的要求,同时又提出了淡化技术教学的观点,所以认为体育课不必再进行技术教学,从而技术教学也从体育课堂上随之消失。笔者认为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淡化技术教学是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降低技术教…  相似文献   

17.
李军武 《甘肃教育》2014,(16):75-75
正素质教育是新课程的改革方向,"健康第一"是新课程体育教学的基础理念,而体育课程教学安全是"健康第一"的基础,也是每个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屡见不鲜,那么,体育教师如何在既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又让体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行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一、校方和教师应正确认识和面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1.坚持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给中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除了应具备传统认同的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与当前课程要求相适应的综合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培训应具有适时性和持续性的特点,立足于校本培训,结合现代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和解决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满足新课程对体育教师的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实施,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学空间,也为体育教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体育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催生下,非常重视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重视在体育实践课上运用体育游戏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而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体育游戏对于全面发展学生身体和促进其个性发展及智力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新课程改革不仅对在职的体育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未来的体育教师面临着挑战。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形成无论为他们今后更好、更快地适应体育教师工作岗位的要求,还是为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主动与新课程改革相衔接。衔接的措施主要有:深刻领会《课程标准》新理念对高等院校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新要求;调整和强化教育类课程设置,密切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伙伴关系;结合微格教学,改革体育学科教学法课程;增加教学技能培训课时和实效,注重运动技能向教学技能的转化;改革实习模式,延长实习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