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夏天,我正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校订《红楼梦》第三卷的译稿,住在作为客座教授招待所的维多利亚花园。这是一座阿拉伯式的庭院:四季有不谢之花,终年有长流之水;面前是巍峨壮观的阿尔罕布拉王宫,背后是纵横交错的吉卜赛人集聚的阿尔巴伊莘小  相似文献   

2.
1960年,我和妻子张敬在西雅图花一万美元,买了一栋带地下室的小花园洋房.现在听起来简直像是白捡来的,而五十年前的一万美元绝不是小数字.那时只需首付350美元,就可以拿到房子了,而当时我们连这350美元也付不出,还是向人借钱才凑足了的,现在想想,胆子也是够大的.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翻阅贵刊,看到有文章讲到哈同花园的历史,引发我浓厚的兴趣,撰文告知我所知。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上海人来讲,哈同花园是大名鼎鼎,几乎无不知晓。哈同花园是俗称,本名叫爱俪园,是犹太人哈同为中国妻子罗迦陵建造的私家花园。地理位置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哈同路(今铜仁路)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和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向南延伸线的位置,大致是现在的上海展览中心。1943年7月,我出生在安南路(今安义路,曾改名安源路)慈厚  相似文献   

4.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成年礼,其起源存在着多种解释。近来有学者提出"出花园"是西域祆教成年礼的翻版,认为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渊源。其实,潮汕出花园习俗中出现的"祆教"文化因子,不仅出现于出花园习俗,在其它方面也常出现,故尚不足以证明潮汕出花园起源于西域祆教成年礼。对此,节日理论中的"核心元素"和"变动元素"概念为分析七夕节和潮汕出花园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思路。通过对七夕节的核心元素和变动元素进行分析,发现潮汕出花园习俗与七夕节的核心元素是对应一致的。同时,节日(七夕节)中的变动元素又可以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泛出花园"。在对南方地区的"泛出花园"现象进行横向比较之后,发现"泛出花园"习俗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在综合考察潮汕习俗中的诸多花崇拜现象之后,推导出潮汕出花园起源于花崇拜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1998年5月10日下午,我们陈云纪念馆筹备组成员拜访了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军委副秘书长、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将军。洪老在自己的寓所里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先带我们参观了寓所和小花园,并合影留念,还端出大盆的瓜果、糕点让我们品尝。在宽大的沙发倚上,洪将军侃侃而谈,生动而详实地介绍了抗美援朝时期,陈云是怎样关心和做好部队后勤保障工作的。  相似文献   

6.
时间:周末地点:小区花园场景:周末无事,在楼下的小花园里看报纸,不远处几位阿姨的谈话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个戴眼镜的阿姨怀里抱着个婴儿,一脸的笑容,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他张姨啊,你这个大  相似文献   

7.
扭动的蠕虫     
《全国新书目》2023,(2):112-113
<正>本书作者以脱口秀式的幽默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花园中超乎想象的复杂生态系统。当这套系统充分运作时,一座花园不仅能为我们提供大量有机食品,同时还能有效改善野生动植物正在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在他看来,在身边的小小花园里为野生动植物创造不受污染的家园,是我们能为这颗星球和自己的健康做出的最简单而切实可行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佐贺的超级阿嬷也是“花”,若读书的人无所用心,阿嬷不过是一位傻阿嬷,穷开心;若真把这颗活过、爱过、经历过的心动发花,这阿嬷便是高手、智者,不只是花,还是一座花园呢。  相似文献   

9.
回音     
正@蔡美权:最近翻阅《档案春秋》过刊,发现有多篇有关哈同花园的文章,在此我想提供一则线索。我手头有本笔记本,其中有八张有关哈同花园的绘画作品,是《爱俪园梦影录》的作者李恩绩所绘,对于研究哈同花园的历史原貌似有所参考价值。李恩绩是哈同花园的画师,写过不少关于哈同花园的掌故。@微尘:时光荏苒,2019又翻开了新的一页。翻阅《档案春秋》杂志,它如同一把扫帚,把历史灰尘毫不留情地扫去,留下一件件往事人物的历史本源,任时光的流水再也冲刷不去。祝愿新的一年里,  相似文献   

10.
琐碎的幸福     
海波 《湖北档案》2007,(8):46-46
早上6点钟起床,开门看到满天的星星,我感到非常幸福;走到院里,低头看到地上的霜花,我感到非常幸福;点燃灶火,下一碗葱花油盐面,吃得饱饱的,我感到非常幸福。坐公交车去上班,一路上空气清新,街边的行道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我感到非常幸福;到单位后忙忙碌碌地工作,读稿、编稿、排版,做各种各样的杂务,我感到非常幸福;中午不能回家时,到单位旁边的小饭馆里,花三两块钱吃一碗豆花饭,我感到非常幸福;  相似文献   

11.
丁聪 《新闻世界》2005,(11):64-65
不管是好官还是坏官,按规定,他们的住房全都严重违纪超标。一个地级市的书记、市长以及乡领导,几乎全是小洋楼,豪化的客厅、餐厅,大多是楼中楼,还是小花园、名贵花卉。  相似文献   

12.
央视从BBC引进的动画片<花园宝宝>近期在少儿频道播出,引起了小观众的收视热潮.动画片播完了,小观众们还意犹未尽,因此随处可见的是小朋友手中的花园宝宝玩偶,还有家长们爱不释手的花园宝宝杂志.一部定位低幼年龄层的动画片,在非黄金时段播出,激起如此大的反响,这种情况在国产儿童电视节目和动画片中都属罕见.从儿童电视节目创作的角度考察,<花园宝宝>的成功是由以下几点促成的.  相似文献   

13.
窗外的花园中,有一株叫栀子的花儿与众不同.这是一种常绿灌木,叶子对生.在青枝绿叶之间,最吸引人的便是它那洁白芬芳的花朵.每当春夏之交,栀子花迎风吐蕊,洁白晶莹,清香扑鼻,令人陶醉.凝视着那鲜活灵秀的花朵,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一个如花一般清秀的女孩……  相似文献   

14.
一只黄鹂鸟     
我是一只黄鹂鸟,生活在一片大森林里,这里有高大挺拔的树木,这里有翠绿娇嫩的小草,这里有平静清澈的湖水,这里有奔流不停的小溪。生活在这一片大森林里,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可是不幸发生了。一天我正在找虫子吃,我的好朋友小喜鹊慌慌张张地飞来告诉我:森林那边的树都被人砍了。我大吃一惊,急忙飞过去看,好端端的一片树林,现在只剩下了一个个树桩,而且人们到处捕猎,好多动物都成了他们的盘中餐。我害怕极了,生怕这种悲剧会降临在我身上。但是越怕什么,什么越来得快,没过多久,人们还是把我的家给毁了。我和小喜鹊无助地在…  相似文献   

15.
幽默     
《大观周刊》2010,(42):54-54
他她篇 惊喜的花 结婚3周年纪念日,小悠对老公说:“亲爱的,今天你就不用再送我玫瑰啦,三年来都是玫瑰很没有创意,送一种除玫瑰外让我惊喜的花。”  相似文献   

16.
庞洁 《出版参考》2011,(9):15-15
小时候玩一种游戏,叫做“一二三,木头人”,非常怕做那个“木头人”,单单站在花园一头,背对着小朋友。唯独在喊出“一二三”时,回过头去快快看他们一次,继续转身,向着花园深浓的青涩秘密,不知所以。心里忐忑,闭上眼睛,害怕哪个调皮的小孩,突然在我还没来得及回头的瞬间,已经逼到身后,扑上来包围我。直到游戏结束,还惶惶然。后来明白,那种惶然不过是年少时对孤独的最初体悟,不愿意背对人群,于是多年后记住的也唯有孤独,而忽略了裹杂在时光中的喧哗。  相似文献   

17.
姚一 《新闻传播》2005,(11):67-68
1979年春节过后,我去阿城玉泉镇良种场(后改玉泉二队)党支部书记张玉池的家里采访。闲唠中,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收据,神秘地对我说:“姚大哥,咱俩不见外,这事跟你说说,帮我拿个主意。”原来是年初,张玉池到尚志县花1200元买了一大两小3头奶牛。他说,“党中央提倡,可省里还没开口,得听听风声。牛暂时寄存亲戚家里,如果让个人养,就牵回一大一小,另一头小牛酬谢代养的亲戚。若是不让养,就地卖掉。你是报社的,懂政策,看这样行不?”  相似文献   

18.
两张电影票     
1954年2月,我志愿军某部从朝鲜回国进驻广州梅花园。一个星期日,我和文化教员黄俊去广州新华电影院看电影,影片是《钢铁战士》。因去得晚,没买到票。  相似文献   

19.
正"瀚宇之花"——汉语之花的谐音,是我们这些孔子学院的教师志愿者给自己起的雅号。2015年9月17日中午12:15,我登上了KL896次航班,离开我生活了二十四年的上海,成为"瀚宇之花"的一员。经过24个小时的飞行,来到了欧亚大陆的彼端——英国的苏格兰,在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开始了作为一个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生活。与此同时,我的小伙伴们也奔赴世界各地,新西兰、澳大利亚、克罗地亚……在海外的各个孔子学院开始了他们全新的生活。在英国圆了我的"中国梦"去年六月,我曾有幸参加了上  相似文献   

20.
索玛花儿一点点在心中绽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记者,我真实地走进了王顺友马班邮路上的生活,我真实地领悟了高原上被人们称为“圣洁之花”——索玛花儿如诗如歌的内涵。[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