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其元 《中国科技纵横》2010,(5):263-264,259
古树名木是有生命的活化石,是大自然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比一般观赏树木价值高。但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古树名木大量非正常死亡,本文论述了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兆荣  支霞臣 《科技通报》1996,12(5):257-261
用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温度测定方法,对浙江省临安县瑞晶洞穴石笋进行了古温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在距今5万年-1万年间古温度有三次较明显的周期变化,最高温度为14.9℃,最低温度为6.6℃,最大温差为8℃左右,平均温差为3-5℃。用该方法测定的古研究结果与其它方法的古气候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碉堡是湘西区域性防御体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正确解读湘西古碉堡这一特定历史文化符号以及其特殊的文化意蕴,可以让人们更准确地去了解湘西独特的历史文化.并可以发掘其独特的价值。第一,湘西古碉堡作为一定历史的文化符号,通过对其深入研究,以让更多人来正确地理解它,并通过它去还原湘西民族文化冲突与交融的历史事实,以实现其历史价值;第二,通过研究湘西古碉堡,发掘其文化意蕴.展现民族文化多样性,提升人们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以实现其文化价值;第三,湘西古碉堡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其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可以更好地利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手段实现其旅游价值,为湘西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胡艳萍 《科教文汇》2009,(33):259-259
[ku^21]在安化方言里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程度副词,相当于普通话的“很、非常”,暂借同音字“古”表示。本文从语义特征、句法分布、句法功能方面来探讨“古”的基本用法。  相似文献   

5.
李家治是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的专家、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著名陶瓷技术史专家。为完成周恩来总理下达提高景德镇陶瓷质量的任务,他多次深入景德镇开展陶瓷研究工作,挖掘科技内涵,推动了我国传统陶瓷产业和中华古代名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后从事古陶瓷科学技术的研究,为现今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通过他的亲人和学生的口述回忆,查寻多地多处档案资料,尝试总结李家治在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和重要贡献,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爱党爱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张建国 《百科知识》2007,(7X):40-40
在我国东海舟山群岛之上有一座普陀山,那里不仅有众多闻名于世的古刹,而且还是古树名木荟萃之地。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 Cheng)即为山上最有名的珍稀古树名木之一,是生长在普陀山上的“圣树”。它与元代岛上的多宝塔、唐人阎立本的《杨枝观音图》一起被称为“普陀三宝”。  相似文献   

7.
汪宁 《内江科技》2010,31(12):59-59
现在的学习对古代文化缺乏重视,但古代文化却对现在的教育仍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古汉字的古字型中表达出的古人的教育观点与现代观念作对比,从而更完善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古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兴建、繁盛以及最终的焚毁,分析古亚历山大图书馆是怎样从兴盛到焚毁的,在它焚毁后有什么得到了传承,后人在当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颜大迁 《知识窗》2010,(5):37-37
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笔下有这样一段对白:“我流鼻涕了!”“傻瓜.你长手是干什么用的?不就是擦鼻涕的吗?”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古建筑物以其庞大的数量、各具特色的结构、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而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几千年中国古老文明的宝贵遗产。因此,古建筑物的保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古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侏罗系中、上统在准噶尔盆地中部的三个泉—莫索湾一沙门子一带缺层严重,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剥蚀所致,是一个“古隆起”。这种认识与实际资料多有矛盾:现今并无隆起形态,南缘下沉“古隆起”演化为单斜难以成立;没有隆起剥蚀形迹资料,与上覆白垩系的沉积特征毫不相干;与沉积相成果也不一致。相反,钻井对比等资料证明,中、晚侏罗世有一个高水位期和水进期的演化过程,盆地中部由于古地势较低,并未填平补齐,也未有过隆起剥蚀,“古隆起”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2.
黄欢敏 《科教文汇》2012,(25):97-97,102
曾经显赫一时的古罗马帝国,自公元3世纪起竟然迅速地走向衰落,究竟是什么力量摧垮了这个古老的大帝国,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除了蛮族入侵、政治腐败、军备废弛等多种因素外,笔者认为古罗马帝国的衰亡还与丝绸的输入有关。古罗马人因为大量购买中国的丝绸而导致货币的流失,丝绸作为奢侈品,在满足上层贵族的享乐、挥霍和时尚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道德的沦丧以及国库的日益空虚。从经济和社会风气的角度看,丝绸大量传入是导致古罗马帝国衰落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团城是镶嵌在北海和中南海之间的一颗绿色明珠,它上面种满了郁郁葱葱的古松古柏,可谓是一座“空中花园”。这里还是北京地区古树被”封官”最多的地方。 在团城上正中的承光殿东侧,巍然屹立着一棵粗壮的古油松。它高达20多米,干周长达3.16米,是金代种植的,距今已八百多年,是北京的“古油松之最”。  相似文献   

14.
许洪川  荣光辉  吕勇胜  韩詹 《内江科技》2011,32(7):134+142-134,142
通过分析研究指出,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在岩心、钻井、录井、测井和地震上都有明显显示。在塔河油田中,古岩溶作用强的区域,常伴有溶洞型储层发育,即有较大的储集空间。通过研究古岩溶储层特征,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最早研究古植物学的学者——周赞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赞衡(1893-1967)1916年毕业于北京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同年入地质调查所工作,为我国研究古植物学的第一位学者,也是中国撰写第一篇古植物学论文的作者,他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创始会员,并是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古植物研究室首任主任,为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开拓者,领导者之一,周赞衡半个多世纪以来,坚守地质事业岗位如一日,平易近人,为团结,组织南京地学界老一辈科学家协同工作,作出了可贵可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军 《科学中国人》2013,(12):68-71
公元前150年左右.古罗马已有为角斗士治伤的体育医生。但运动医学作为一门完整的、有理论基础的独立学科,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才正式建立起来的。1928年,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成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旧家具是一支徜漾在人类悠久文化历史长河中的潜流。有效的修复古旧家具,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木材资源,还可以起到对优秀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作用。基于此,本文在讨论中,主要对古旧家具破坏的相关原因以及修复与保护的工序进行了分析,并在最后指出了,制约古旧家具修复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专业修复人才的缺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伊金霍洛旗洛河组进行实测并采集样品进行微量元组分析,结合地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定量分析了古水体盐度、古气候及古环境特征,以恢复研究区洛河组沉积时期的古环境。  相似文献   

19.
李海军 《科学中国》2007,(11):60-60
在北京西直门外大街142号,动物园的斜对面,有一个博物馆,它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按照古生物的演化序列陈列展品,向人们介绍古生物、古人类的演化历程,它就是——中国古动物馆。中国古动物馆分为两个展馆(古脊椎动物馆和树华古人类馆)四个展厅(古鱼类和古两栖动物展厅、古爬行动物和古乌类展厅、古哺乳动物展厅、古人类与旧石器展厅)。馆内展出的900余件标本是从研究所近百年收藏的20余万件标本中精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珍贵文物,其中不乏众多的古建筑物.为使这些古建筑物减少和避免遭受雷击侵害,更好地保护好它们,从分析古建筑物的现状以及雷电侵害的方式和途径出发,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古建筑物抵御雷击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