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除学科课程外,以内隐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世界大学城是目前国内基于云计算的规模较大的线上教育平台之一.利用世界大学城具有的互动性、共享性、主体性等特点开发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课程资源,既契合隐性德育课程“全天候”“随时随地”“潜隐性”的本征,又强化了高职德育的实效性.具体可从学校德育、岗位德育、自我德育三大德育模块进行全方位的隐性德育课程内容设置,并在环境、制度、情景、心理、文化五大层面充分实现资源集成,最终达到内化其价值观念、规范意识、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隐性教育独特的理论视角、多元的教育载体也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培养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拓展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丰富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内容,形成二者结合的高职院校有效德育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做好德育工作是新加坡高职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经验。文章详细分析了新加坡高职院校德育目标、内容以及方式,并提出了如何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即根据我国高职生的特点,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国家意识”;坚持以学生为本,还德育本源;德法兼施,实现教化和强制相结合;建立德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与高职生思想实际相结合的措施来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效果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的鲜明特色。职业责任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是高职院校的职业责任,是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同时,高职德育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应以职业责任教育为核心内容,整体构建校本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鲜明的职业教育、岗位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德育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基于高职院校德育自身的特殊性,加之德育环境、工作对象急剧变化的实际,高职院校应切实建立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德育教育共建机构,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强化社会实践,以间接、隐性的方式,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地方人文精神和城市精神等内容,在个体化、精细化、咨询化的教育中,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学科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已成为当下学校教学目标之一.任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和不同学科特点,深入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积极营造富有道德感染力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找准德育方向;营造德育氛围,促进学生内化;捕捉动态资源,进行随机教育;两育有机融合,塑造健全人格.在尊重学科规律及学生个性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德育过程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根据高职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坚持针对性原则,把人生观和职业理想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坚持教育影响连贯性和一致性原则,把德育过程贯穿于高职各学科教学之中,坚持受教育者主体自我教育的原则,把养成教育作为高职德育过程重要方式,是实现德育过程并最终达到高职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在迅猛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又呈现出新的独特个性,所以单纯的显性德育方式已显得力不从心,隐性德育不失为一个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文章试从教师主体、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来探讨加强高职院校隐性德育,以期提升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论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和形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鲜明的职业教育、岗位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德育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基于高职院校德育自身的特殊性,加之德育环境、工作对象急剧变化的实际,高职院校应切实建立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德育教育共建机构,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强化社会实践,以间接、隐性的方式,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地方人文精神和城市精神等内容,在个体化、精细化、咨询化的教育中,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的高职生对传统德育模式下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高职院校必须强化“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思想,不断创新德育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尝试和探索分群体德育模式、分模块德育模式、分需求德育模式、隐性德育模式4种德育新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应扬长避短,固校制宜,因人制宜,固时制宜,在德育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李小鲁 《中国德育》2007,2(5):18-20,36
期以来,学校道德教育忽视道德的个体性,窒息了个体德道学习的自觉能力,割裂了道德生长的整体精神空间。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要求实现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创新德育工作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传统德育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现代德育从实践结果上来说是失败的,而相比之下,传统德育至少在效果上是成功的.我们通过对传统德育的分析,撇开对其进行批判的传统的政治视角,从传统德育对我们有何启发的纬度来重估传统,以尝试据此提出现代德育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悖论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道德危机,道德教育的低效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学术界开始对道德教育的成效性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但是大多集中在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对于道德教育自身的悖论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试图从道德教育中自身存在的悖论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道德教育低效性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构建德育新理念——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性德育专注道德知识的教与学,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培养,要想使学校德育有所成就,就必须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是指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的实施必须借助其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道德单元是从道德系统中抽象出来的最小单位,它暂时舍弃了其它因素的联系,因而只剩下独立的基本涵义。德性是主体化为个体品质的道德单元。在个体品质中的价值取向系统的作用下,主体化的道德单元表现出确定的价值向性。既要培养基本的道德单元,又要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系统,这就是道德教育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重管理轻引导、重说教轻体验、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受积极心理学内涵及理念的启示,在高职院校中引入积极德育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体验认同、增强学生的道德行动意愿,因而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更多地被认为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学校道德教育(以下简称为道德教育或德育)也被认为是个体接受和遵循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系统的过程。这种理解方式往往导致对道德个体性的遮蔽,窒息了个体德道学习的自觉能力,割裂了道德生长的整体精神空间。今天,学校道德教育的局限性已日益凸现。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对道德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我们实现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工程思想教育是工科大学德育的组成部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认为,工程思想教育应成为工科大学德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工程教育像其他科类的教育一样负有教书育人之责,工程思想教育应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文章指出,工程思想教育有其循序渐进的序列,进而分析了工程思想教育的系列、目的、内容、方式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theory commonly attacks religion‐based morality as authoritarian and wants to divorce ME from RE. Three significant Christian documents, the Fourth R (the Durham Report on RE), Teaching Christian Ethics and The Child in the Church are used to support the claim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Ethics is more subtle, and that Christians can help young people consider issues in moral education in a balanced way and thus arrive at their own conclusions. A study of Christianity ha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make to mor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幸福为人人所向往,人总是在追求幸福的,人对于幸福的追求和道德教育的出场是同一过程。道德自从产生之日起,就肩负着阐释人生意义、呵护人类精神家园之责。现实道德教育与幸福的偏离迫使我们去重新思考道德教育的本真:道德教育应以幸福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