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奉献精神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奉献”被确定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也就是把“奉献”作为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在此,本人谈一点对奉献精神的粗浅认识。奉献精神是指为了维护社会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个人能够自觉地让渡、舍弃自身利益的一种高尚品格。它是建立在对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关系的正确理解基础上的,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其一,谦让性,即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对立冲突不能两全时,道德行为主体能够让渡个人利益;其二,是高度的自觉性,奉献行为是一种高度自律的行为,它不是出自外在力量的压制,…  相似文献   

2.
李德智 《贵州教育》2012,(10):42-43
一、要让学生理解中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度的基本特点不同 1.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的特点。 (1)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都是代表资产阶级执掌国家政权,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为最终目的。尽管各政党的纲领、政策体制等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层面上会有差异,但它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利益。资本主义执政党通过掌握政府,控制国家军队、警察,从而达到保障资本主义制度不被改变的目的。资产阶级执政党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有时也会满足工人阶级和民众的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脉络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专制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发展资本主义。西方民主政治一  相似文献   

4.
资产阶级法权的意义法权或法权制度是一种社会上层建筑物,是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其目的在于保护、巩固和发展适合于和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各种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史上,有过奴隶占有制法权、封建主义法权和资产阶级法权三种不同的法权.资产阶级法权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以后形成的,它反映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基础服务的.在它刚刚树立的时候,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农奴制度和其他各种隶属关系,宣布了公民自由和一切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它比起封建主义法权的确是一个重大进步.但是资产阶级法权和整个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只不过是巩固和保障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人性的一种抽象,实质是强调追求个人利益是从事经济活动的惟一动力.这一论断虽然与社会主义的理念不相容,但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无疑是一个进步,客观上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还不能彻底否定它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人性的一种抽象,实质是强调追求个人利益是从事经济活动的惟一动力。这一论断虽然与社会主义的理念不相容,但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无疑是一个进步,客观上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还不能彻底否定它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制度“趋同论”是一种国际性思想学术思潮,现代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理论。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挑战,试图用社会制度“趋同论”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国内有些人将这种理论舶来,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宣扬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趋同论”,其实质就是抹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用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两党制或多党制 ,是资产阶级利益多元化的产物 ,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由中国的国情决定 ,我国只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政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相似文献   

9.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两党制或多党制,是资产阶级利益多元化的产物,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决定的。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这一政堂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和现代西方边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疆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边疆观。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产生后,对传统的边疆观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利润永不满足的追求,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①资产阶级在争夺"势力范围",以及在追逐"势力范围"的延伸的过程中,各种五花八门的"边疆理论"应运而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又提出了以国家利益拓展线划界的"利益边疆"理论,公然鼓吹西方大国生存与发展利益要冲破本土疆域,这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警觉。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究西方边疆理论的演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西方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相伴随 ,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的意识形态表达。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导致其理论上的缺陷 ,即它的基础价值观是个人主义 ,理论构建的方法论是唯心主义人性论。  相似文献   

12.
天赋人权论是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论中占统治地位的人权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资产阶级的不断成长,是其产生与形成的时代条件。其基本内容是自由、平等和财产权。这一理论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与重大成果。但从实质上讲,它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表现,具有抽象性和虚伪性。  相似文献   

13.
"合理利己主义"鼓励人们追求个人利益,但这要建立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基础上。该理论强调个人与社会、他人相统一的利益,通常会与合理利己的概念相混淆。因此,本文从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辨析合理利己和"合理利己主义"伦理思想,得出合理利己和"合理利己主义"两个概念的根本区别以及后者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派文学是西方资产阶级颓废主义、形式主义文学艺术流派和倾向的总称。它是西方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分崩离析的局面,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社会关系的畸形脱节关系。就其思想根源来说,西方现代派文学则直接受现代反理性主义的种种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的影响。比如尼采的意志主义和超人哲学,  相似文献   

15.
利已主义(或个人主义),是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特征。但真正把利已主义直接作为道德原则,并形成了完整形态的,则是资产阶级。它的特点不仅是把个人特殊利益凌驾于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上,专致于谋取和扩大个人的特殊利益;而且不惜违反、损害、牺牲社会的公共利益与他人利益,损公肥私,损人利已。社会主义是对一切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的否定,它不但要同一切私有制经济关系决裂,而且要同  相似文献   

16.
严复是近代中国人中学习和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文化的杰出代表。享有最重要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美誉。他留学西方,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社会实情,阅读了许多原版的资产阶级理论著作,就对资本主义的西方社会了解的深广度而言,他堪称当时中国第一人。严  相似文献   

17.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就是以资产阶级为领导,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一种构想。这种构想曾是历史的进步,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探索中国出路的捷径,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了巨大的号召作用,具有进步性和斗争性。然而,它却是在曲折、坎坷中,经过剧烈阵痛之后才产生的。如果从其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讲,它的产生在中国经过了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自由平等观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西方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思想家们开始关注经济关系和生产劳动,他们把人与人的关系理解为单纯的商品交换关系,在物质生产领域商品交换形式的基础上论证普遍的自由、平等,从资产阶级市民社会入手,论证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统一.德国哲学家们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以抽象的伦理道德实践的方式论证人人自由、平等,把政治国家作为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的统一.马克思从现实个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出发,用物质生产关系说明交换关系和政治伦理关系,揭露了阶级利益的冲突,揭露了资本主义普遍自由、平等的虚假性.商品交换存在于受人类生存必然性制约的物质生产领域,属于必然王国,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人人平等享用自由时间的自由王国才能繁荣起来.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提出,在资产阶级实现统治职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家作为一种有组织形式的暴力,“是一种经济力”。它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并通过控制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军队等物质力量,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深刻体会这一思想,有利于丰富对国家职能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民主政治建设以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历史的、客观的考察和评价孙中山先生的民权思想,从中借鉴有益而积极的素养,对我们当前开展政治体制改革不无裨益。笔者试就孙中山先生民权思想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历史作用和对我们的启示作一点肤浅的探讨。一、孙中山民权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的孙中山,他的民权思想的理论基础,固然建立在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学说上。但他并不是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理论,而是在深入研究西方社会矛盾与中国双半社会矛盾的不同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进行对比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