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立足当前新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以小学数学第十一册《轴对称图形》为例,分析了小组合作模式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主题式整合的理论依据。包括:在合作学习模式下,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主题式整合的意义:在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呈现多种形态(硬件、软件),表现出的不同的层次水平;对小组合作模式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主题式整合中,信息技术扮演多种角色的分析;以及信息技术与《轴对称图形》主题式整合的依据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新课标”)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的整合,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教育部门、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分析与梳理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正确认识理解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课程整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数学5(必修)(苏教版)第2章数列中,出现了几个跟分形有关的图形,书中只给出静止的图形且没有说明具体的作法,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向学生展示图形变化的动态的过程,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下介绍在《几何画板》4.06中文版中制作这几个分形图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两个方面探析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本学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求我们“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要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数学三年级下册)时,  相似文献   

6.
图形的运动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这四部分内容。在人教版图形的运动第一课为认识轴对称图形,下面我将从图形的运动纵向分析、图形运动横向对比分析、聚焦图形的运动一认识轴对称这三方面进行教材解读。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堂“做”数学的课。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双手通过操作和观察来“做”数学。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是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嘶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8.
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比较分析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部分)和《日本小学数学指导要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特点,它们有着明显的异同;分析中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知识技能”方面的特色,可以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学习执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此就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试述己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事业对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与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在小学语文学科地位不断提高的今天,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整合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进行优化的重要实践。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结合,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为主题,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与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我们重要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以苏教版九上《确定圆的条件》这一课时为例,就教学中如何精心设计导学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谈我们的设计与思考.一、教学思路设计1.内容地位分析本章是在学习了直线型图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的基础上,探索一种特殊的曲线型图形——圆的有关性质.圆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同时,圆还具有旋转不变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在实际教学中,自主探究、合作互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由此可以看出,小组合作模式对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认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优势,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地将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于数学教学课堂中去。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应注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踪影,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从中体验数学的价值。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1)通过  相似文献   

14.
何建国 《考试周刊》2012,(82):85-85
本文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影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定位,以及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于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课程整合主要是把数学学科内容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在吸引小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在此环境下,本文重点分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以在促进小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JJ《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本学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求我们“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要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数学三年级下册)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含义;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主动研究、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演示和观察,使学生感受图形…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为“学与教”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课件,能更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学习与研究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作者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设计了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网络课件。一、教材与学生分析“轴对称图形”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5页 ̄第18页的学习内容,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平面图形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小学阶段所需认识的平面图形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了"‘主题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理论认识与具体实践过程,并以课例加以说明,就"‘主题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将"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作为"空间与图形"的四条主线索.轴对称变换(也称直线反射变换)、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是保持两点间距离不变的变换(称为合同变换),在这几种变换下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也保持不变,实质上是全等变换.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并不要求从严格的几何变换定义出发来研究变换的性质.轴对称、平移、旋转使图形产生了运动,在不同的运动中,图形的对应点之间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下面分别说明.  相似文献   

20.
学习《轴对称》后,同学们掌握了:1.轴对称:①轴对称的定义;②轴对称图形;③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关系。2.作轴对称图形及用坐标表示轴对称。3.轴对称图形中的等腰三角形等知识点。学会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下面和同学们一起归纳一下轴对称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