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在高职声乐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声乐演唱进行艺术处理.具体从歌曲演唱的声音变化对比处理、歌曲速度的变化对比处理、歌曲演唱中装饰音的运用、歌由演唱中演唱者肢体语言的表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在高职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歌曲演唱进行艺术处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滁州学院学报》2022,(1):68-71
德语声乐作品在西方古典声乐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德语作品教学也是我国高校声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相比其他西方语种,德语的构词有着鲜明的特点,特别是大量辅音的应用,在德语歌曲的学习和演唱中,学生时常会在辅音,特别是双辅音方面遇到难题。本文对德语演唱中双辅音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德文发音特点,进而能够对德语歌曲进行更有效率的学习和更加到位的演唱诠释。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传授学生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技巧,只有学生懂得运用这些技巧,学生的演唱才能是打动人心的。鉴于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重要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基本的分析,并基于自己的想法阐述了一些见解,旨在为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更好地传授学生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技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声乐教学是高等艺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音乐艺术的主要形式.作为高校声乐专业教师,如何在教授声乐演唱技巧的基础上,准确地分析、研究声乐作品,使学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艺术形象和音乐意境,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从歌曲旋律的学习、节奏的把握以及咬字吐词的要求等方面来论述歌曲演唱中艺术表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声乐辅助课程的开设(一)开设声乐辅助课程的必要性一是高师《声乐》课的教学方式,多年来一直沿袭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开课方式,即是一对一的声乐个别课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声乐演唱技能技巧,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因此学生的学习重点都放在追求高难度的技巧和华丽的声音上。由于是个别课教学,其他有关声乐理论和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也不便于多次反复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6.
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教师不仅要传授歌曲作品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歌曲作品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正确地、有创造性地塑造歌曲作品的艺术形象.在教学中,有目标地引导,学生演唱的情感表现能力,这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秦容  李劲松 《重庆师专学报》2001,20(3):56-58,60
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歌曲处理,是一个长期困扰高师声乐教师和学生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歌曲处理要抓住歌曲的时代特征,把握作品风格;分析旋律进行的特点;设定歌曲的情感基调、抓“关键字”的处理;注重演唱时的形象感染;注重个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歌曲演唱中"声"和"情"巧妙结合是幼师声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笔者在声乐教学中尝试通过歌曲背景叙述,多媒体资源运用及情景描绘、创设意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启发,从而达到声情统一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9.
高职学前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对象相对特殊,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演唱幼儿歌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进行混声的训练,对学生迅速掌握科学发声方法,演唱幼儿歌曲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声乐是人声的艺术,声乐演唱发于声而给予情,在演唱歌曲时,只有充分的分析和把握歌曲的情感,才能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意境。在声乐教学中,只有加入情感元素,才能使学生声情并茂的演唱,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本文从分析歌词与旋律启迪学生的歌唱情感、运用感情的范唱与表演激发学生的歌唱情感、以个性化的情感处理方式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三个方面提出中职幼师情感式声乐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提高幼师声乐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如何更好的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如何将肢体语言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去,已经成为广大声乐教师探讨的问题。众所周知,声乐是表达歌曲灵魂的一种重要形式,声乐演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近年来,运用肢体语言进行声乐演唱教学已成为提高高校声乐演唱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就肢体语言在声乐演唱教学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2.
声乐作品的练唱自始自终伴随着学习声乐技巧与表现的全过程。歌曲的选择对演唱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声乐教学是以声乐作品作为歌唱的基本教材,教材曲目的合理选用,决定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在声乐教学中,为学生选择适合的作品进行演唱锻炼,是教学实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培养歌唱者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步骤。因此,声乐教学如何科学地选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声乐演唱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它需要通过正确的发声练习和适合的歌曲演唱来逐步达到较好的歌唱状态。在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建立学生声乐演唱的基本功,从而为之后的声乐作品演唱做好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4.
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中设置歌唱教学模块,体现了高中课程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鲜明特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教学实施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该模块的学习让学生获得如下几种与“歌唱”相关的能力。一是歌曲鉴赏能力,能对歌曲创作的艺术品位和歌曲表演者演唱水平进行中肯的评价,了解歌曲表现的各种形式和各种演唱方法及其表现特点,熟悉一些经典的各种演唱形式的声乐作品,能够感受人声丰富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一、声乐辅助课程的开设 (一)开设声乐辅助课程的必要性 一是高师《声乐》课的教学方式,多年来一直沿袭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开课方式,即是一对一的声乐个别课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声乐演唱技能技巧,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因此学生的学习重点都放在追求高难度的技巧和华丽的声音上.  相似文献   

16.
袁世万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26-127
如何提高歌曲演唱中的音乐表现力是每个声乐学习者不断追求的目标,但提高歌曲演唱的表现力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学习演唱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以至于无法顺利进行。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歌曲演唱中的音乐表现力是歌唱艺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通常情况下,那些年龄在15周岁至17周岁的学生是中专学校学习声乐知识的主体,对于发声方法的学习,在进入学校之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没有接触过的,但是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歌曲的演唱。但学生进行舞台演出时,却经常出现声音假空的情况。我在长期教学中,根据需要进行了教学手段的研究,探索出了符合声乐教学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声乐演唱不但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化。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化修养、主体意识、心理情绪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其深入领会歌曲的内容和价值,从而引起感情的激动和表演创造的热情,使歌曲演唱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19.
声乐专业学生演唱能力的高低是检验学生声乐学习理论以及技能成果的标准之一,因而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建设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在总结声乐实践对于高校声乐专业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声乐教学中影响学生演唱实践能力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高校声乐专业学生演唱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优良的情感体验,让情感成为学习声乐技能的推动力,从而提高声乐教学艺术水平。声乐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情感心理过程,在教学中,情感心理占据了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从整个声乐教学来说,情感是声乐教学的灵魂,它在声乐教学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位声乐老师都应该去关注它,让它更好地为声乐教学服务。本文通过阐述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使歌唱者能从一个较高的审美角度来理解和表现歌曲,从而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