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道宁 《新闻传播》2005,(4):63-64,70
随着报业形势的发展,许多纸质媒体成立了报业集团,同时办有几张报纸,这本来是件好事,是新闻事业迅速发展的具体体现。但从目前来看,无论是那中哪一种形式,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媒体内部广告竞争的问题,甚至有时出现相互杀价、相互排挤的被动局面。那么,作为纸质媒体内部的广告经营如何做到有序竞争呢?笔者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联盟:报业跨地域合作的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05年报纸媒体联盟大量出现。在这一年之内,先后出现的报纸媒体联盟有:全国主流媒体教育联盟、中国主流媒体美丽联盟、中国汽车媒体大联盟、珠三角报业广告联盟、浙江省地市级强势媒体广告联盟、东北副省级城市党报集团联盟等6家。因此,2005年被视为报业联盟的突涌之年。而实际上,报业之间的联盟,早在2001年就已经出现。当时,西北五省区的主流都市报组建了一个互动联盟,成员包括三秦都市报、兰州晨报、新消息报、西海都市报、新疆都市报五家报纸。联盟成员在新闻宣传、广告经营、报纸发行等方面进行了合作。报业间的联盟在2003年和2004年…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2005,(9):F0002-F0002
媒体组合是广告致效的基本策略,但是目前多数报纸选择只在自己的报纸或本报业集团下属媒体上发布形象广告,这当然是方便而且省钱的办法,但受众面往往因此被限制在现有读者群中,难以取得扩大影响、塑造形象的宣传效果。美国学者索恩等在《报业管理艺术》一书中建议:报纸上的宣传广告应与报架上的招贴画、首页醒目的标题,以及广告牌、电台、电视台上的广告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4.
2012年,对于国内报业广告来说,是灰色的一年。据央视市场研究(CTR)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来看,报纸是包括电视、广播、杂志、户外、新媒体等在内所有媒体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媒体,降幅达14.6%,不同于此前的2005年和2008年的两次报业广告低谷,今年国内报业遭遇的广告困境,除了宏观经济的原因,还在于新兴媒体对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5.
柯旭东 《新闻知识》2002,(11):32-34
在广告投放走向理性、需求增速趋缓,广告市场逐渐走向买方市场,报纸的趋同化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报纸如何通过有效发行强化广告影响力,是目前报业普遍关注的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发行量大的报纸,广告收入是否一定大?发行范围广的报纸,广告收入是否一定多?相近的发行量,为何在广告收入上差异迥然?等都在提醒着我们:报纸发行量大小与其广告影响力强弱;广告收益多少之间并非完全是一个正比关系。只有在发行中注重有效发行,才能更好地实现发行投入与广告收益之间少投入、多回报,低投入、高回报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之一的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都市类报纸的同质化竞争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环境下,报纸的广告创收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广告收入不断提升,是目前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7.
董宽 《新闻三昧》2006,(10):1-1
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包括报纸在内的传统媒体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受众资源、内容资源和广告资源不得不同时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来自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报业广告收入仅仅比2004年增长了11%,成为中国报业近20年快速发展中广告增幅最低的一年。如果依照清华大学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中心和央视市场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增长的幅度更是只在5%到6.59%之间,中国报业已经第一次呈现出广告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的危险趋势。与报业广告急剧减速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5年中国网络业的广告收入比2004年增…  相似文献   

8.
随着报业的迅猛发展.报纸的种类已经完成了越来越贴近实际的细分过程。各类专业性报纸层出不穷的同时,各种都市报也在不断推出各类专刊,以便满足不同读者对于阅读内容的要求。其中以房地产专刊、汽车专刊、数码专刊、旅游专刊、留学专刊为最多。因为这些行业的广告信息量大,读者对于此类信息需求量也很大.所以众多都市类报纸都把此几项内容的广告和新闻单列出来作为报纸的专刊出现、来整合包括这几类广告在内的资源。在专刊出现的同时。如何做好专刊新闻的问题也摆在了诸多媒体面前。  相似文献   

9.
张国洪  王小宁 《青年记者》2007,(14):179-180
续修报业志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报业志》记叙的主要对象是报纸,而报纸本身是一个地方历史发展的见证。除此以外,与报纸有关的事情,如报纸管理体制的变化、报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报纸编辑队伍的发展壮大、报纸的印刷和发行、经营管理和广告收入、报纸的对外交流等等,都需要在志书中有所反映。而且,报业志的编写年限跨度大,需要记述报业媒体十几年的发展动态。因此,续修报业志的严肃性和艰苦性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0.
王爽 《记者摇篮》2004,(1):27-27,55
报纸的“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主要是报业经营者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的问题。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工作是“有效”还是“无效”主要由广告商的媒体选择行为决定的。现代报业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广告。而广告收入与发行量有着直接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报纸  相似文献   

11.
媒体搜索     
《新闻传播》2005,(12):58-58
过百城市近干种邮发报刊提速;湖南经视创办报纸打造跨媒体集团;珠三角报业成立广告联盟;天津日报代理国外报纸广告;潇湘晨报发行报纸有招;东方明珠购买澳洲媒体股权;  相似文献   

12.
目前,报业发展正处于一个“拐点”,报纸广告所占的份额正在不同程度减少。广告是报纸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衡量一份报纸成功与否,很重要的就是看这份报纸的广告收入和经营状况。如何应对报业广告所面临的困境,笔认为:随着媒体竞争的程度逐渐加深,在广告市场竞争激烈,市场潜力渐小的情况下,开发和经营分类广告,必将成为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报业广告能否成功“破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冰凌 《新闻前哨》2007,(7):103-104
报纸加厚扩容,经营成本增加,要求报业广告必须保持增长。然而,受国家宏观调控等政策的影响,地产广告和医疗药品等行业广告投放量大幅减少;因行业成熟度较高,竞争加剧,家电、通讯广告投放大幅度缩水;网络、户外、手机等新媒体的突飞猛进分流了平面广告;汽车业的发展带动了广播等老媒体的新生……报业广告经营受到严峻挑战。曾经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的报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成功破局,是报业广告经营不能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报业广告市场遭遇了“寒流”,全国报纸广告收入开始流失。这种状况给各省、市的地方报纸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上电视、广播、互联网、广告公司的积极参与竞争,使各省、市地方报纸的广告面临严峻的挑战,那么,面对各媒体之间日趋白热化的广告资源竞争,作为省、市主流媒体的报纸应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5.
内容、广告和发行被称为拉动报业发展的三驾马车,而广告是报纸的生命线。对一只脚跨进市场门槛的中国报业来说,让三驾马车各司其职,又充分互动,形成真正的整合营销传播态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然而事实是今天许多报纸一味地追求广告收益,忘记了  相似文献   

16.
广告是报纸的血液。在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抓住有利时机,创新媒体活动策划,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韵联动,是当前报业提升自身影响力及拓宽经营领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有些报业经营者认为广告太多会招致读者反感,损害报纸形象,因此提升报纸品位必须减少广告的数量。从古至今,无论中外,少登广告似乎一直是衡量“主流媒体”的标准之一。 必须承认的是,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以前也曾接受过这种观点,从没想过这种想法是不是缺乏证据,是不是有些过时。然而在去年七八月间,笔者有幸参加了两项大规模的读者调查和内容分析研究。研究的对象是长江中下游的某省会城市党报和某地市党报,它们的参照系是《广州日报》。这两次作业涉及到了广告,有些出其不意的发现改变了笔者的看法。 广告未必…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报业竞争也在不断加剧,报纸的广告收入成为支撑报纸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作为地市报的报纸,受到从中央到省级媒体的多方挤压,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是摆在每家地市报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报业集团广告经营和单一报纸媒体广告经营的区别在于前不仅包括各子媒体自身如何开展广告经营,还涉及各子媒体之间广告经营如何协调的问题。广告经营整合,带来的不仅仅是广告操作模式的调整,同时它带来了集团管理机制、发展观念、利益重新分配的变化,是实现开展资本动作和多元化扩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报业集团作为经营报业的企业集团,其经济组织的特性日益突现.报业集团是以报纸为基础组建的,但它又超然于报纸之上,是文化产业组织.其经营的广度、追求的目标、承担的使命,都出现了转折性变化.报纸管理层面只承担办好报纸,达到影响力目标(社会影响和广告收益)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