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君 《河北教育》2000,(4):14-15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今天 ,开发人的创造力 ,培养人的创新素质 ,已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校把科技教育做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一、创设科技教育环境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营造科技教育环境氛围是现代教育向学校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是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科技氛围的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对周围环境的正确的、科学的认识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追求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有利于激发他们敢于想象、敢于创造 ,从而投身科学的热…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技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科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不仅要引导学生从“读”中学,更要从“做”中学。科技教育要立足于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实践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未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要广泛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渗透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分析、学会探究,从而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导语近年来,徐汇区的科技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仅2001年,在“希望杯”全国青少年“航天模型比赛”中,徐汇区的选手取得了优良成绩,获总共三个大项的5个奖项。在全国第六届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竞赛中,徐汇区少科站指导的小学生论文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徐汇区少科站荣获优秀组织奖(四连冠)。南模中学、市四中学、田林三小、康宁科技实验小学被评为上海市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先进学校;徐汇区少科站被评为上海市第六届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徐汇区的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科技教育蕴藏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动力。因此,“九五”期间,徐汇区以科技教育为全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形成了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科技教育特色,并以此推动了全区素质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在多年的实践中,他们始终瞄准“激活潜能,增强素质,引导创新”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科技教育形式。“激活潜能”,是指科技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大量的参与、实践、尝试、体验的机会,这种置身其中的过程,使青少年不断发现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使自身尚未明了的优势得到肯定,并在实践中不断肯定自身已有的优势,不断地进行“扬长”。“增强素质”,是指科技教育具有大量动手的天地和研究的功能,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引导创新”,是指科技教育蕴涵着许多创新的因素,可以认为,科技教育活动过程的本身就是创新实践的过程,成功的科技教育必然是有效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是青少年创新教育的职责和义务,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都开展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部分学校甚至拥有完整的科技课程体系,但是这些课程实施情况如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怎样的影响,研究甚少,因此,本项目以北京三十五中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为例,根据三十五中科技课程体系实施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指标的研究,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心理学调查问卷,对该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的中学生进行心理状态抽样调查,比较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与不开展相关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效果,探索和优化中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模式,为建立更加科学的中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2004,(10)
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是一所省级实验小学。多年来,该校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科技教育活动和环境教育活动,科技教育和环境教育特色鲜明。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活动竞赛中屡次获奖,其中“全国青少年卫星搭载番茄种子对比种植实验”、“家燕繁殖习性观察”项目获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项目一等奖;“盆花的无土栽培”、“国宝中华鲟”项目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论文二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昆山市科普活动先进集体、苏州市科普活动先进集体、苏州市文明单位、江苏省科技…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培养新时代科技人才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但乡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存在资源匮乏、教育模式陈旧、家庭教育缺位等问题,本文从STEAM项目式学习、科学体验项目式学习及资源下沉项目式学习的角度探索乡村振兴视角下项目式学习在科技教育中的运用,助力乡村青少年科技教育提质增效,不断激发乡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提高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砾炜 《甘肃教育》2020,(5):115-115
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实施以科技为先导、人才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加强科技教育、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成为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科技创新教育对在校学生进行创新培养和实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自主创新等能力,也为其他学科的同类研究以及核心素养形成提供助力,从而使教育固有的“加工”形式转变为灵活的“探索”方式,发掘孩子的禀赋,保护、促进其成长。  相似文献   

8.
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普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普教育开发和实施中,我区的整体思路是:大力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普教育常规化,除了落实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科学普及活动为载体,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个  相似文献   

9.
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青少年科技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学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课外科技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做”中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我校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从两大方而淡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妥之处,请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我校在多年办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众多的课外活动中,青少年“三小”科技活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1983年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探索活动以来,我校的这项活动就一直开展得很有成效,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中学科技》2013,(5):F0004-F0004
2013年3月23日,主题为“创新·体验·成长”的第28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上海市延安中学举行。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地区赛事。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科技竞赛。大赛由上海市科协、上海市教委等16家单位联合主办,旨在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实践能力,以及提高科技辅导员的科学教育课程设计能力和科技创新辅导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仲崇江 《辅导员》2013,(16):46-46
<正>现代科技教育是一项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科技素质的教育,学校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实践能力,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近年来,我们逐步构建起小学科技教育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了科技教育新的操作路子。一、创设科技教育环境,开阔学生科技视野。科技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的重要阵地和有效途径。教学中,我们力求做到"听之有声,视之有  相似文献   

13.
李荣贵 《教育》2011,(36):52-52
<正>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离不开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自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试点区以来,主动按照要求制定活动方案,在开展具有创新性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这个问题上形成共识,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现有的教育资源,把原先零打碎敲的"第二课堂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纳入科技教育活动的正常轨道。  相似文献   

14.
刘晋 《江苏教育》2013,(11):14-15
记者:褚局长,您好浴今年在昆山举行了第24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是对昆山多年来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肯定。请问你们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 褚局长:我们市教育局、市科协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数年间,昆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经历了由弱到强、由点到面的历程,当初的“星星创新之火”,在专家领导的呵护下,在全市科技辅导员的努力下,如今已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实现课堂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方式,是促进青少年思维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更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科技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技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走出应试教育误区、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市形成了区域性科技教育特色。一、科技教育奖励制度化。多年来,潜江积累了丰厚的科技教育底蕴、丰富的科技教育经验及丰硕的科技教育成果。为了将科技教育引向深入,市政府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政府奖,为科技教育建立了权威性的长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刘莹 《辽宁教育》2023,(22):17-19
小学科技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为目的,以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科技素养的基础性课程。小学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整合教育部门和基层学校两股力量,以传授科学学科知识为手段,以开展科技实践活动为抓手,探索科学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策略,从而提高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昆山市“韩老师创新工作室”由韩仕龙老师主持,通过工作室这一平台,做优做强做亮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品牌,向深层次、高平台、纵深化发展,培养科技教师队伍,形成团队合力,提高教育实效,使科技创新教育真正成为昆山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的世纪,广州市要在本世纪初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努力提高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坚持“三个面向”,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应充分认识科技活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确保青少年科技活动广泛、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的战略真正落到实处。一、充分认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确立正确的科技活动价值观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是培养创造型人才,适应未来国际竞争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国…  相似文献   

20.
宁渡市于2009年上半年开始启动“小学科技校园”工程,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按规划,从2009年至2011年,全市540余所小学将普遍配置“小学科技校园”设施设备,所有小学全部建成探究性实验室,并逐步建立科普教育活动场所(角),基本形成适合小学生的普及型、系列化的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体系。力争到2011年,城市和农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比例分别在85%和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