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在报刊上的评论越来越多了,这是好现象。但是,评论的题目怎样选择好,怎样选择才是人们想看爱看的主题,这就要下番工夫了。《新华每日电讯》的“新华时评”言论专栏就比较注意这一点。最近刊登的时评《教育学生,不妨“蹲下来聆听”》(见《新华每日电讯》3月26日第二版)就是一篇角度新颖、来自现实生活的好题目、好评论。这篇由新华社国内部鹿永建执笔的“时评”,它好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刚参加完今年“两会”报道回到分社上班,我就收到了一封浙西南山区缙云县26位擦鞋匠寄来的信。信中说:“为了改变家庭生活拮据状况,我们在2001年走上街头,靠擦鞋谋生,不怕被人看不起,不怕臭和脏,只顾谋生存。现在却屡被城管部门追要高额管理费,我们送交‘申请擦鞋的要求’时,缙云县城管大队负责人告诉我们,每人每年要交720元,分两次交清,否则就不允许擦鞋……我们一天不干活,生活就会发生困难,所以一边是城管强行没收工具箱,一边是我们没日没夜地赶制工具箱。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有50多个工具箱被没收了……”读着这封来信,我禁不住眼圈湿润…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媒体和受众对新闻评论稿件的强烈需求,新华社通稿线路第一个言论专栏——《新华时评》应运而生。《新华时评》创办5年来,在通讯社新闻言论专栏的实践中大胆探索,在新闻性、时效性、思想性、针对性四个方面,显现出自己的鲜明特点。紧扣事件做文章——《新华时评》强烈的新闻性新闻性是《新华时评》稿的第一要素,也是《新华时评》专栏选稿的第一原则。《新华时评》的稿件要求缘事而发、寓理于事,这里的“事”就是要求《新华时评》要紧扣新闻事件。缘事而发,就是要求新闻评论要以新闻事实为由头,有感而发;寓理于事,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保…  相似文献   

4.
楚丽 《新闻爱好者》2007,(12):64-64
自1998年11月初《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推出,时评在纸质媒体上大行其道、再度崛起不久,网络媒体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时评栏目,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新华网的《新华时评》、千龙网的《千龙时评》、搜狐网的《在线时评》。一时间,时评异军再起,成为各大媒体的新宠。[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人民时评》是人民日报评论部于2005年4月14日开辟的一个新闻时评专栏,也是人民日报贯彻落实"三贴近",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产物。与人民日报原有的侧重于要论的社论、评论  相似文献   

6.
陈守湖 《新闻窗》2013,(3):53-54
对于时下国内的都市报来说,时评已经成为其核心新闻产品。国内主要的都市报皆开设有独立的评论版,版次位置显著,影响不断扩大。时评对媒体的主流化建设、品牌塑造、竞争力涵育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观点即新闻一般认为,中国都市报的时评热始于《南方都市报》。2002年3月4日,《南方都市报》率先在全国综合性日报中推出了每天一个版的时评版。2003年4月2日,增为两个时评版,分为"社论版"和"个论版"。2004年3月1日改版,变成了"社论"和"来论"两个版。  相似文献   

7.
丰帆  董天策 《新闻界》2004,(5):47-48
2002年3月4日.《南方都市报》在扩版为日出88版的当天,推出每天一版的时评版.开始了迈向“有厚度.更有深度”的主流媒体之旅。2003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更将来论辟为专版(第三版).与社评版(第二版)并列编排。在我国报刊发展史上.来论独立成版还是第一次,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前段时间,《新闻战线》上刊登的总共38个中国新闻名专栏目录中,纯粹是新闻评论的栏目就有14个,并且这样的栏目多集中在中央级的新闻媒体中,比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新华社的新华视点,《光明日报》的光明论坛、《文汇报》的文汇时评、《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等等,另外综  相似文献   

9.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一股“时评风”遍吹中国各类媒体。当然.它并非自党报始。《中国青年报》1998年创办“冰点时评”,随后,《南方周末》开辟“视点”,《北京青年报》设有“每周评论”,《南方都市报》更是开风气之先,于2002年3月4日在全国首创时评版,并于2003年4月2日正式扩版.与国际惯例接轨,在社评版之外增设来论版。在《南方都市报》的带动下,各地晚报、都市类报纸以及各类新闻网站也群起效仿。出现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的时评热潮。  相似文献   

10.
媒体     
1《财经》2011年3月14日双轨房难局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断加强,相关政策措施引发争议亦属空前。1月26日,国务院公布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新国八条)  相似文献   

11.
时间过得真快,我从今年2月26日见报的《军队人大代表完成百余份调研报告》两会开栏稿,到3月14日刊发收尾之作《化信心为力量》,数了数,这已是自己第6次参加两会报道了。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1990,(6)
1949年2月1日徐州新华广播电台(同年9月改名为徐州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并播音。这是江苏境内在解放战争炮火中诞生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 3月20日南通新华广播电台成立并播音(同年7月8日改名为南通人民广播电台)。 4月27日常州新华广播电台开播(同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7,(10):105-106
<正>"免费文学",又称"街头文学",是恩格斯对城市街头招贴和传单的一种褒义称谓。1849年4月13日,普鲁士王国第二议院第二十六次会议辩论国王内阁提出的招贴法案。恩格斯于4月22日和27日在《新莱茵报》发表关于这次议会辩论的通讯《关于招贴法的辩论》(一、二),分别实录和评价了议会上温和的左派和保守的右派关于"招贴法"的发言。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518-530页,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相似文献   

14.
时评在国内媒体中“发烧”已久。说实话,我对时评越来越不“感冒”,甚至有些讨厌有些时评家喋喋不休地“胡说八道”。今年2月6日,发表在《大众日报》一版上的时评《忘家,只为望家》,虽然只有700字,却新意盎然,让人眼睛一亮。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署名阎晓明的"人民时评"<不忘"小满"的人让我们敬重>(以下简称<不忘>),让人们眼前一亮,心头一振--这正是抗震救灾仍在继续、灾后重建任重道远之时.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调研工作实施方案》,本课题组于2003年3月29日—4月2日,对江苏新闻出版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到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出版集团、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昆山威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永兴多媒体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典型调查,认真听取厂他们对加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江苏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2013年3月19日,《长沙晚报》进行全新改版,基本固定每周一与周四设有时评专版。相对改版之前,时评专栏已固定在“封二”位置,更加凸显该报的评论声音。时评版块的固定,逐渐形成《长沙晚报》独特的评论风格和特色:紧跟时事,针砭时弊;有的放矢,是非分明;思想深刻,实事求是;文笔犀利,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14日,江西《南昌晚报》刊发报道称:宜春人袁继光2008年4月在南昌红谷滩买了一辆凯迪拉克轿车。今年3月4日,袁继光驾车时发生交通事故,事故中该车的6个安全气囊没有打开,袁继光为此对凯迪拉  相似文献   

19.
简讯     
▲北京市东城区普教系统1988年度通讯报道工作表彰会于4月30日召开,8个单位获标兵单位称号,14个单位获先进单位称号。还有16人分别获优秀通讯员标兵和优秀通讯员称号。(马熙强) ▲由《中国汽车报》和中国汽车工业南方贸易公司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与汽车工业‘南贸杯’有奖征文”活动4月26日在北京揭晓。(一等奖未评)评出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鼓励奖10名。优秀企业家赵希友荣获三等奖。(孙惠琴) ▲4月14日至28日,《人民铁道》报复刊10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记者》2012,(4):52-53
2012年3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二十个"世界水日"。根据最新发布的《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全球目前有8.84亿人口仍在使用未经净化改善的饮用水源,约有30亿至40亿人家中没有安全可靠的自来水。(新华/法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