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于给定数列{an},将它的各项按一定的规则分组,以所得的组为单位的新数列称为分群数列。分群数列常常要求根据分组规则找出分群数列的组数与原数列的项数的内在联系,从而把分群数列的问题归结为原数列的问题。解题时往往需要求出第n组数的首项或末项,然后通过分组的规则列出不等式.分群数列有着广泛的应用,有时数表问题也可转化为分群数列问题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数列指的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如果把一个数列{αn}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组,得到的数列就是原数列的分组数列,亦称作分群数列.分群数列问题中又以确定原数列的某一项属于分组数列的哪一组的第几个数和依据分组规则求出某组中的某一项最为常见,其次是分组数列的实际应用问题.下面举例浅析其解法.  相似文献   

3.
对于给定的数列{an},将它的各项按某种规则进行分组,而各项次序不变,以所得组为单位的新数列称为分组数列.研究分组数列的关键是寻找分组数列的组数与原数列的项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把分组数列问题归结为原数列的问题.分组数列问题是近年来高考中刚刚出现的一类新型试题.本文就分组数列中几类典型问题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所谓数列的分群,即是对数列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而近年来,与分群数列相关的高考试题频频出现,如2003年全国理科数学第22题,2004年春季北京卷第20题,2004年北京卷第20题等等。此类问题由于所牵涉到的知识较为综合,对解题的技巧要求也较高,故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本就这一类数列问题的分群技巧进行分类解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把一个数列{an}按照一定规律分组,得到的就是原数列的分组数列,也叫分群数列或群数列.例如,将正整数数列依次按第1组1个,第2组2个,……,第k组k个的规律分组得到分组数列:  相似文献   

6.
所谓数列的分群,即是对数列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而近年来,与分群数列相关的高考试题频频出现,如03年全国理科数学第22题,04年春季北京卷第20题,04年北京卷第20题等等.此类问题由于所牵涉到的知识较为综合,对解题的技巧要求也较高,故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就这一类数列问题的分群技巧进行分类解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所谓数列的分群,即是对数列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而近年来,与数列分群相关的高考试题频频出现,如2003年全国理科数学第22题,2004年春季北京卷第20题,2004年北京卷第20题等等.此类问题由于所牵涉到的知识较为综合,对解题的技巧要求也较高,故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就数列问题的分群技巧进行分类解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蒋明斌 《中学教研》2004,(10):21-25
把一个数列|αn|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分组,得到的就是原数列的分组数列,也叫分群数列或群数列,例如将正整数数列依次第1组1个,第2组2个,…,第k组k个的规律分组得到分组数列:(1),(2,3),(4,5,6),(7,8,9,10),…;又如将数列|αn|按第1组1个,第2组3个,…,第k组2k-1个的规律分组得  相似文献   

9.
浅谈群数列     
把数列a_1,a_2:,a_3,…,a_n,…(1)按一定规律分群,分群后所得形如(2)的数列,称为群数列对应的数列(1)称为该群数列的原数列。根据需要,我们可以对同一个原数列按不同规律改写成群数列。  相似文献   

10.
1.拆项分组法 将数列的每一项拆成多项,然后重新分组,将一般数列求和问题转化为特殊数列的求和问题,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为分组求和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将通项变形.  相似文献   

11.
宋幸 《考试周刊》2012,(91):49-50
"当数列{an}是等差数列时,则它的前三项a1、a2、a3必成等差数列",这一大家熟知的结论就是特殊化方法在数列解题中的一个具体表现.它是先将原问题退到在"量"上特别简单的情形,再经感知、判断后顺势而上解出原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借助特殊化有时可以直接写出答案完成解题;有时在特殊化后便能发现问题本质,从而获取解题突破口;借助特殊化还能帮助我们实现对未知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获取某种猜想或结论.  相似文献   

12.
解析解题时可以通过一些试验,代入正整数列中开头的一些数,也能把符合条件的一组m,n的值找出来.  相似文献   

13.
排列法     
周平健 《辅导员》2010,(5):27-27
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排队、分组及组数的问题,有的问题可以根据乘法原理,采用排列的方法来解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排列法。  相似文献   

14.
对于子数列问题,由于子数列中的项除了在子数列中有序号外,还有一个在原数列中的序号,学生面对此类问题时,往往因此思维混乱,不知如何下手,导致解题失败.实际上,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而子数列问题相当于复合函数问题,所以用复合函数的思路解决子数列问题往往能把握问题的脉络,轻松理清解题的思路,从而顺利解决问题.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黄艳明 《数学教学》2006,(7):19-20,5
根据对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分析,数列试题正从基本的数列计算题、较灵活的递推数列题逐步转向考察关联多个数列的“生成数列”问题.由于“生成”这个新数列的原数列可以是我们熟知的等差、等比数列,也可以是递推数列,故这类试题设计更新颖、综合性更强.本文选取几道典型例题,旨在探索解题规律、揭示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列作为高中数学学习的高频考点,与其他数学 知识之间联系密切。在数列综合问题中蕴含着数形结合、函数 方程等众多重要的数学思想以及解题思路。数列学习有助于 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帮助学生在复杂的数学问题中 寻找解题规律。数列类问题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逻辑性,将数 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数列问题的讲解中来,可以实现有关数学知 识的传承。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数列方面的题目在高考和高考模拟试卷中频频出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数列与其他知识联系较多,在解决一些数列问题时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也较多,出这样的题目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求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问题中的一类基本而重要的题目,它常常是许多数列综合题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它不仅类型多,而且解题方法灵活多变.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求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很多情况下实际上可以化归为等差数列或者等比数列的问题去解决.下面是笔者归纳总结出的三类题目和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刻画生活中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存款利息、资产折旧等多种问题,而且它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数列学习的过程中,面对不同问题,学生应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完美的解答数列问题。下面,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数列的解题方法进行简要的概括,并以实例强化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为高中学生解决数列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递推数列求通项的常用方法有:累加法、累乘法、构造新数列法等,高考中的数列通常都是复合数列的形式,一般利用变形技巧将复合数列的特性明确表达出来,使问题化归成常见数列的问题.有的变形技巧性太强,可以尝试使用本文介绍的辗转相除法来将变形技巧转化成除法运算,从而大大提高解题的成功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赵建勋 《高中生》2013,(1):24-24,25
在与数列有关的等式中,将数列项下标中的n升为n+k或降为n-k(k∈*N),所得的新等式与原等式对应相减,为解题创造条件的方法,称为变标相减法.此法是解数列题的一种技巧,当用常规方法不易奏效时,可以尝试用变标相减法为解题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