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谈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机械制造企业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首先明确了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并提出了推进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知识信息化--内容与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是对象凭借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智能,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乃至人们自身生活方式变革的过程[1].信息化的对象是广泛的,人们一般认为信息化包括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等内容.但是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编码化的推进,知识也是可以信息化的.  相似文献   

3.
用信息化推进经济与社会跨跃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福好 《科技管理研究》2002,22(5):105-106,110
本文从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与重点出发,结合国内外信息产业化、区域发展一体化、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实践,提出用信息化驱动信息产业现代化、带动三次产业现代化、推动社会现代化,从而推进企业、区域经济和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确立为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高级化、决策信息化呈加速发展趋势。推进信息化既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也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必须抓紧和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同时,还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因此,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湖北”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得到快速发展,这些都为测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城乡间发展平衡.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紧跟全球信息化建设步伐,必须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更加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积极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在我强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的长江经济带来说,加快信息化进程,是保持区域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中之得。本又结合中国长江网站建设的实践和体会初步探讨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区域城市信息合作的有关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论国家信息化战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国家信息化方针应紧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坚持教育优化,推进“头脑”的信息化,提高国民信息素质,坚持都市先行跨越,把大都市建成信息增长极和信息源。  相似文献   

10.
规范、科学的机制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重点探讨如何通过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多方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知识具有默会性和情境依赖性,默会知识的交流、共享与情境密切相关.默会知识的共享实质上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只有亲临现场、共同在场、互动沟通,才能有效地传递与分享默会知识,并基于此创造知识信息化为知识共享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促进知识共享,但非结构化的问题难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处理,信息系统在共享默会知识、情境依赖性知识时往往无能为力,永远都无法完全替代主体共同在场的面对面的互动沟通.因此,为实现情境依赖性的默会知识充分共享并创造知识,即使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也有必要进行共同在场的沟通.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靖继鹏  吴扬  郑荣 《情报科学》2002,20(9):897-900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发展中大国,正被逼迫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挑战面前,科学的选择切实可行的实战策略,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信息化,工业化的基本涵义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信息化及工业化现状,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关系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运行机制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顾飞  戚桂杰 《情报杂志》2012,(3):202-207
详细进行了和谐信息化理论依据、内涵及基本框架等方面的概述,表明了企业要运用"双规则"机制保证信息化建设成功的思路和模式。然后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验证了"双规则"机制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从而论证了和谐信息化所提倡的用"双规则"机制解决信息化问题的可行性,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信息化对研发优势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本文应用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以信息能力为中间变量研究了企业信息化对研发优势的影响机理,建立了企业信息化对研发优势的影响机理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交通便利度和信息化是影响高端服务业集聚的两个重要因素,研究其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5-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交通便利度、信息化及其交互作用对高端服务业集聚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交通便利度对高端服务业集聚的总体弹性为负,在中低水平的高端服务业集聚下,交通便利度的作用不显著,在较高水平的高端服务业集聚下,交通便利度的弹性正向递增;信息化对高端服务业集聚的总体弹性为正,在中低水平的高端服务业集聚下,信息化的弹性正向递增,在较高水平的高端服务业集聚下,信息化的作用不显著;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高端服务业集聚的总体弹性为正;在中低水平的高端服务业集聚下,二者的交互作用的弹性正向递增,在较高水平的高端服务业集聚下,其交互作用对高端服务业集聚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县域城镇数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有利于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升县 域综合治理能力、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加快县域数智城镇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分 析,系统阐述县域城镇数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内在逻辑、必要性、可行性、困境、作用机制及推进方式。【结果/结 论】研究表明:县域城镇数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推进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 式,需要全面推进县域数字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促进县域智慧产业发展、深化县域政府云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加 快县域城镇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局限】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县域城镇数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的内在逻辑关系,丰富了相关研究内容,但偏向于理论性分析,后续研究需要在实证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17.
城市社区信息化的信息整合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社区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文章分析了城市社区信息"条块分割"问题的成因及危害,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即建立一个完整的城市社区信息整合机制;同时指出了这一机制正常运转所需的组织结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通过CART决策树回归法对测度指标进行重要性筛选,形成农村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模型;然后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31个省份农村信息化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所构建的农村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模型预测准确率高,可以导向乡村振兴目标;对指标的公因子分析符合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特点,其中江苏、广东、浙江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领先,沿海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较好,各区域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呈现不平衡状态。最后提出发挥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偏远地区农村信息资源的投入,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环境方面因地制宜等启示和建议,以期为乡村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学东  商宪丽 《情报科学》2008,26(1):133-140
在剖析信息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信息化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从而指导政府和企业顺应这一趋势,有效开展信息化.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的外部性导致技术溢出,促使信息化对能源强度产生空间效应。本文利用2006—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误差模型并基于区域发展的空间分异性与空间自相关性,研究信息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大小以及不同区域间的空间效应,测度了中国30个省(市、区)的能源强度和信息化水平,揭示了信息化水平对能源强度的空间效应机制。结果表明:①信息化水平和能源强度地区空间集聚现象十分显著,中国30个省(市、区)之间相邻地区呈现出相似聚集的分布情况;②信息化水平、城镇化和能源消费结构对地区能源强度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③信息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某一地区的相邻地区信息化水平提升会促进该地区能源强度的降低,相邻地区信息化水平每变动1%,空间效应使得本地区能源强度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动1.396%。建议各地区重视信息化水平在降低地区能源强度的作用;构建信息化发展推动能源强度降低的政策体系;加强区域间的协同合作与共同发展;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地区间合作交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