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灵囡 《青年记者》2009,(18):29-30
在目前的中国电视产业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受众对信息源——电视节目的反馈被简单、粗暴、肤浅地指向为收视率。“唯收视率论”不仅忽略了中国收视率调查在数据统计上的缺陷,使电视节目低俗化、娱乐化、同质化,更遮蔽了观众情感表达处于失语状态的尴尬,使中国电视制作者和电视观众之间的对话彻底缺失。  相似文献   

2.
传统媒介与新媒体激烈竞争,给电视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电视节目尤其是地方电视文艺节目的收视率不断下降,面临这种困境,如何才能提高地方电视台文艺节目的收视率?本文分析了地方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现状,找出地方电视文艺节目发展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电视文艺节目打好地方牌,提高其收视率.  相似文献   

3.
正收视率是检测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量化指标,在中国电视媒体发展进程中,它扮演着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角色。在眼球经济风靡的时代,收视率成为商业逻辑下的一个重要指标,以"点"论价的交易模式使收视率成为电视市场的"通用货币"。然而,收视率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电视媒体机构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因引发的种种负面影响饱受诟病。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收视率至上的商业逻辑使电视媒体产生泛娱乐化和低俗之风的倾向,不少学者和业界  相似文献   

4.
体育对电视媒体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的特点使其成为独特的电视资源,体育报道提高了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提升了电视广告价格,推动了电视技术发展,提高了电视媒体水平.目前我国体育传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电视转播权问题,影响了体育与传媒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收视率的高低已成为关乎电视媒体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也就是说,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台的存亡。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下,只有不断地改革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及安排,才能够实现较高的收视率,让电视台得以更好地生存。本文将立足于综艺节目收视率的提高途径,找出正确调整和改革电视节目、提高收视率的方法,强化对收视情况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电视包装的创意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轮 《新闻前哨》2010,(11):62-64
在今天,包装不再仅仅局限于我们所熟知的商品上,电视媒体也成为了一种商品,也需要包装。只有经过包装才能使电视形成独特的风格,才能在数不清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较高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7.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央视主持人张泽群主动提出“要向电视收视率开炮”。他说,如今中国的电视节目被收视率绑架,电视节目严重娱乐化、庸俗化,长此以往,中华文明将被蚕食,值得警惕和深思。崔永元曾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虽然不尽准确,但对收视率的盲目追求,确实已经成为电视节目低俗的根源,一味地媚俗,不仅不可避免地导致质量的下滑,而且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使中国电视实现了与外来电视的文化接触.中国民族电视节目开始传向世界,而外国电视节目在中国电视节目中的数量和比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国外电视产业的重要指标之一,收视率被引进中国。20年来,收视率一直伴随着众多电视节目的发展和变化,成为我国电视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虽然没有人否认收视率的重要性,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人们对收视率的认识运用出现了偏差,收视率的作用和  相似文献   

10.
李阳 《声屏世界》2000,(11):45-46
随着电视竞争的日趋激烈,电视生产部门对收视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视率可以说是电视生产的生命线,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往往成为电视生产的指挥棒。有人说,收视率是电视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有人说,电视观众、收视率就如同商场里的顾客,反映电视节目的水平。我认为,上述观点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其不完备的一面。我们在对收视率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林娜 《新闻窗》2006,(3):60-60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收视率的高低已成为关乎电视媒体生死存亡的生命线。要找出正确调整和改革电视节目、提高收视率的方法,就必须强化对收视情况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近年来笔者对收视率的统计和分析表明,影响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四大因素为:节目质量、品牌效应、节目编排、自我宣传。  相似文献   

12.
张鹏飞 《新闻世界》2009,(10):74-75
毋庸置疑,基于受众心理考虑的电视语言对吸引受众眼球、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电视受众心理进行了探索,并对如何改进电视语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节目体系中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据统计,目前经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电视法制频道共有9套,广播电视法制栏目超过200个.特别是已经形成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牌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等.近年来的各种收视率调查数据都表明,电视法制节目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优秀法制节目的收视率更是经常雄踞同一时段节目收视率榜首.  相似文献   

14.
当收视率收听率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市场,并与中国广播电视行业评奖晋级等不由自主挂钩之时,收视收听指标逐渐成为中国广播电视最受关注的数据之一。电视收视率一度被视为电视节目评价的硬通货,是唯一科学正确的客观标尺,是电视剧以点定价的基石,置于中国电视的神龛圣殿。对此,有人说,收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收视率成为整个产业运转的通用货币之后,为电视机构真正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了交易尺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电视事业和产业的进步。但是,一些电视机构过度追求收视率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也日渐显现,有识之士开始追问:收视率尺度真的那么有效吗?如果出现收视率数据造假的情形,该由谁来调查和追惩?收视率数据造假现象的存在,究竟什么力量才是其真正的推手?怎样才能保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随着电视频道日益增多,电视台之间争夺收视率的竞争日益激烈,电视节目形态日趋多样、各种体裁与题材的电视节目活跃荧屏、电视的触角得到  相似文献   

17.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的起步时间相对较晚,但是经中国电视节目制作人的不懈努力,自2000年以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在电视媒体界掀起新的浪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视媒体的收视率,也为各电视台带来了很多经济利润。但是作为一种外来的娱乐性非常强的电视节目,想要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必须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本文主要结合真人秀节目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营销对策,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中国电视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国电视发展变化多多.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内容改革到评论员制度的建立,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创造收视奇迹到广受好评的《中国好声音》,中国的电视节目从新闻类到选秀类均可圈可点.电视收视率风波,引发电视业界深度思考.湖南卫视的收视率下降,让大家重新思考地方卫视如何以更科学、更合理的立台方针,打造真正的强台.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时代,包装已不局限于商品的包装,电视节目也需要包装,包括内在化包装和外在化包装。只有经过包装,才能使电视形成统一鲜明的频道特色,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较高的收视率。电视包装的演变和发展是循着电视技术特别是CG技术的发展轨迹走过来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电视多媒体行业发展迅速,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层次和要求都在相应提高,重视观众已经在当今电视娱乐策划中得到广泛认可.作为电视节目的"灵魂",电视编导是电视节目的核心岗位,审美意识是电视编导应具备的必要素质,电视编导文化素质和审美意识的高低决定了电视节目的质量.因此,对电视编导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切实加以培养,以提高节目质量水平,从而提升节目收视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