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民间歌舞、滑稽戏以及说唱是中国戏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生""旦""净""丑"为戏曲的角色分类:"唱""念""做""打"是戏曲的表现形式。经过历史的洗礼,中国戏曲从不成熟到成熟,它融合了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同样也影响着其他音乐形式的发展。它不仅仅影响着现代音乐创作的题材,还影响着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趋势和结构。本文将对中国戏曲音乐元素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影响和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黄梅戏艺术,从音乐传承到发展,体现出中国戏曲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与创新,黄梅戏音乐传承是剧种发展的原动力,黄梅戏音乐的独特性在传承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戏曲,保存了中华民族艺术诸多历史文化特征。中国戏曲是在文学、音乐、舞蹈各种艺术成分都充分发展、相互兼容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对话、动作为表现特征的戏剧样式。其中它在发展中吸取大量吸取了舞蹈艺术,又通过艺术的传承对古代舞蹈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即从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入手,通过对舞蹈艺术在中国戏曲中的表现形式的研究,进而将戏曲舞蹈对传统舞蹈的继承与发展做以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4.
刘猛 《华章》2011,(20)
中国音乐剧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可谓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发展缓慢.本文拟就在音乐剧音乐同中国戏曲、歌剧两种在综合形态上极为相似的艺术门类的比较中,发现音乐剧音乐的先进性,学习音乐剧音乐的不拘一格的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再是只停留在表面,而是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的层面。随着我国音乐的发展,音乐风格逐渐丰富,民族文化元素,尤其是中国戏曲、中国诗词和中国乐器开始在很多音乐作品中被呈现,以创新的民族文化展现形式吸引大众眼球,使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作品越来越多,发展逐步趋于成熟。通过调查民族文化元素在音乐作品中的呈现,分析民族文化与音乐的潜在关系,旨在帮助我国音乐更好地发展,通过音乐将我国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6.
中国戏曲内蕴丰厚,流传千年的传奇故事让我们沉醉,精巧的唱念做打让我们叹服,涂抹在脸上的五色油彩让我们惊奇,满堂生辉的精美服饰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戏曲像一座文化大宝库,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和杂技等于一体,记录着中国的历史,描绘着各色的人物,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戏曲,领略中华文化的神韵风采。一、中国戏曲的千年流变世界上有三大古老戏剧:中国戏曲、古希腊悲喜剧、  相似文献   

7.
崔晓岚 《华章》2007,(8):93-94
新歌剧是在西方音乐传入中国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在秧歌剧的基础之上,吸收了中国戏曲的许多表现特点和中国民间音乐的精华,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充分运用大型乐队,结合独唱、重唱、合唱、对唱、伴唱等多种表现形式来演绎故事情节,深入刻画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经过几代剧作家和音乐家的努力奋斗,终于在我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由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了各个地区、国家和民族之间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中国戏曲和西洋歌剧即为最具典型的代表。研究中国戏曲和西洋歌剧的异同,有利于借鉴西方文化艺术中合理的因素,洋为中用,对于提高和发展中国戏曲等传统文化艺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从产生的背景、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特点、舞台手法、音乐和舞蹈等多方面论述中国戏曲和西洋歌剧的异同,并就中国戏曲的传承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河南戏曲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戏曲是经历了长期历史演变,吸收了优良的文学和艺术的精华而形成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具有高度的存在价值和美学价值。河南地方戏曲品种繁多,特点鲜明,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戏曲,产生于地方“土壤”之中,和当地的方言、音乐、舞蹈风情相结合,因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河南地方戏曲品种繁多,在万紫千红的中国地方戏曲之花竞相争艳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戏曲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让戏曲走进学生,让学生了解、感受、接受和表现戏曲,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音乐"新课标"的审美理念以及切身的教学体会,多角度、多层面地介绍了初中段"中国戏曲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深切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目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更是数以万计。中国戏曲以其丰富的取材、精湛的表演、绚丽的舞台、多样化的表现风格,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最具影响力的表演形式之一,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戏曲文化正在呈逐年衰落的趋势发展。主要从戏曲走向衰落的原因及目前音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阐述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钢琴虽已走过百年历史,但要实现其本土化、具备更丰富的中国元素,就需要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对戏曲音乐等音乐元素的借鉴下,迅速走过中国的文化史、音乐史,以实现自身的古典化,在历史感和当代性、实践性和学术性之间实现平衡,从而使中国钢琴富有文化史的厚重。而中国钢琴的古典化过程也是传统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汇的背景下,获得新的生机的过程。由于中国戏曲在音乐元素上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本文试以戏曲音乐为中心,讨论中国钢琴古典化的意义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戏曲舞蹈在中国古典舞发展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舞蹈在世界舞林之中独树一帜,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中国戏曲艺术密切相关中国戏曲艺术通过独特的表现方式展现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审美观,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戏曲舞蹈在中国古典舞形成、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戏曲音乐是盛开在祖国民族音乐的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曾经它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中流砥柱在祖国有着辉煌灿烂的过去,并且有着其独特且与欧洲古典音乐截然不同的风格,从上个世纪以来,戏曲音乐也随着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发生了转变,创作思维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戏曲乐队在传统的演绎方式上又加入了西洋乐器的协奏。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三、艺术学01.艺术思想发展史研究※02.艺术批评问题研究03.中国民间艺术研究04.中国音乐理论研究05.中国戏曲美学研究06.电影导演学研究※07.影视剧作研究※08.通俗音乐与流行艺术特点和社会导向问题研究09.工业艺术设计研究10.面向二...  相似文献   

16.
薛晖 《儿童音乐》2012,(6):41-43
课例9:《梨园百花》《梨园百花》由湖南省师范大学附中郑喜老师设计。教学内容来自于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模块第五单元。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加深学生对中国戏曲音乐文化的了解,能分辨京剧和花鼓戏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古到今,中国戏曲艺术与筝乐艺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荣,古筝艺术扎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沃土之中不断发展,不断繁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同时期传统戏曲音乐元素在筝乐艺术中的存在形式是不同的,但一直伴随着筝乐发展存续直至今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戏曲的晚出有其特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一方面,中国早期叙事文学弱化,《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这是中国戏曲晚出的重要内因。另一方面,传统经史文化、审美理想、民族心理、文艺理论等建构而成的古老的传统文化背景压抑、阻碍了戏曲的诞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表现主义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核心理论是“间离效果”、“打破第四堵墙”。他的理论直接来源于对中国戏曲实践的认识,是中国(东方)的戏曲美学观对西方戏剧模式的重大影响,布莱希特的理论不是照搬中国戏曲的表现方式,而是将中国戏曲表现方式的精华融入西方戏剧的表现方式,再造出一种全新的表现方式,这种改造和创新展示了世界戏剧发展的方向。布莱希特接受中国戏曲美学的影响主要在用新的编剧观念创作剧本、改革结构编排、借鉴中国戏曲的表现手法和舞台布景的改进等方面,通过这些改进调整了演剧中演员与角色、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信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郭德华教授2017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淮河流域近现代戏曲史研究"(项目批号:17BB036)。淮河流域戏曲音乐文化在中国戏曲音乐文化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题力求全面认识近现代淮河流域戏曲文化的演进过程,揭示近现代淮河流域戏曲发展历史的本质,使之成为区域性戏曲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区域性戏曲史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课题参考中国音乐史常用的"乐、律、谱、器、人"的分类研究方法,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