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践行生本课堂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教师限时讲授,学生踊跃活动,真正做到减“教”增“学”。  相似文献   

2.
杨发勇 《教师》2011,(27):63-63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明确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那么怎样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呢?我认为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3.
请把数学     
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把数学评卷权还给学生。理由很简单。数学是学生在学,作业是学生在做,学生自然应该有评卷的权利。但是,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很多时候还是由教师掌控着数学评卷权。我们都知道,数学课程的实施主要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学”是主要方面,“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认为,把数学评卷权还给学生,能够起到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应用问题解决”学与教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是其核心目标,和谐互动是教学文化中应具有的基本行动特征,“教师多元”是学与教行动中指导者的角色力量。同时,它们也是数学“应用问题解决”学与教行动设计的理论支撑点,有助于切实提高数学“应用问题解决”学与教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教师的“教”是为了便于学生的“学”,“教”最终要落实在“学”上,学生掌握了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我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课堂教学效能的概念 课堂教学效能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教”的效率、“教”的能力和水平;学生“学”的效率、“学”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数独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以教材为中介,教材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相似文献   

9.
也谈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教学中 ,师生发生关系 ,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体的“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是师生关系的规定关系。教师的“教”包含“教授”、“教导”、“建构学习环境”、“教化”等多层含义  相似文献   

10.
“以学定教”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师既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学”,又要重视教师的“教”,教师在关注学生“学”的同时也将带动教师的“教”,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学”是“教”的基础和目的,“教”是“学”的关键和核心。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中有两个元素,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对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如何促进学生“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也就是说,学生的“学”是决定因素。陶行知先生将这种关系概括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种语言.在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交流”把脉、问诊、跟进、回应.通过“切入式”问诊、“引导式”问诊和“开教式”问诊,让学生的“述学”渐渐生发、慢慢生长、徐徐生成,由此促成学生“数学交流”走向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3.
广大教师历来侧重于对“教”的研究,而较少涉及对“学”的探究。其实,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与终身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是“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会学”和“学会”。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也将带动教师的“教”,实现教学相长。那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实现从“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变?结合专家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教学模式。即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写作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教”学生“学”写作。“教”这一行为就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这一行为就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源自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所以,个性化的“教”是个性化的“学”之前提,个性化的“学”是个性化的“教”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马金丰 《成才之路》2010,(12):I0016-I0016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所共存的弊病是:教师在教学中只考虑自身的“教”而不去研究学生的“学”,也就是说教师只重视自己教学的结果,而忽视了教学的具体过程。所以。教学尽管费时费力.但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6.
有效语文课堂是“教”与“学”的高度统一。只有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产生共鸣效应,才能使“教”与“学”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孔凡艳 《小学语文》2011,(11):17-19
一般认为“以学定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笔者以为:“以学定教”的“学”主要指文本教学要达到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学定教”的“教”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以学定教”是在学生的“学”中来落实适合学生的“教”,因此,建构学路成了以学定教有无切实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教学。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要想我们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不仅要研究教师如何“教”才更为科学,还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才更有成效。“教”和“学”就像一只鸟儿的两只翅膀,只有两只翅膀同时扇动起来了,这只鸟儿才能高飞云天。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和“双减”政策的落地,国家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运用“教、学、评”一体化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解答小学数学中“怎么教”“怎么学”“学的效果如何”等问题,不断强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希望为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数学课堂这块阵地上恰如其分地运用教学的即时评价?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真正体现“学习主动、交流互动”、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浅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