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知识背景构成及其历史演变来考察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构造和知识增长规律,是我们从学术史层面进行价值反省的重要课题。百年中,中国美学的建构存在一种具有知识生成意义的“两脉整合”过程,其中对于中西方美学的知识性传承和认同,与整个20世纪中国学术界对于中国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和把握联系在一起。而西方美学作为一个特定知识存在形态,在理论形态和方法层面上直接影响着中国美学的现代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随笔的话语建构,离不开国外现代文艺思潮和现代随笔理论的影响,这典型地表现在中国现代知识者接受西方现代性的批判观念,从而将社会启蒙、社会变革、人生改造统一到随笔的创作中去。与传统随笔比较,中国现代随笔出现了在西方现代性特征影响下前所未有的新美学特质。其表现为:其一,兴之所至,任心闲话。西方现代随笔标举的“闲话”境界极具美学意味,在中国现代知识者笔下就是“我手写我口”,将随笔创作视为谈天说地、率意随心、恣意创作的一种体现。其二,个性精神,人格色彩。中国现代知识者在挣脱封建樊篱而获得西方现代性特征后,就将随笔创作视为强化个人感情色彩,突出批判意识的一种自由文类。其三,信笔涂鸦与雕心刻骨。现代随笔是“表面”的“平常”与“苦心雕刻的妙笔”的结合,同样也能达到“美文”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任何承载自身文化的语言在最基本的层面上 ,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语境 ,而语境作为一种独立自足的结构 ,具有最基本的阐释功能。“汉语语境与西方美学”讲述的是汉语语境中的西方美学 ,即汉语语境如何“转述”西方美学 ,西方美学在汉语语境中的“遭遇”,以及两种独立的语境相遇时所形成的阐释学意义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4.
百年的中国现代美学史,建构了一个以西方话语为支配地位的美学“大厦”,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美学话语几近凋零。本从中国现代美学建立的基础以及中国传统美学自身弱点,分析了中国美学话语失落的基本原因,希望以此探索重建中国美学话语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实现“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做好文化传统传承和当代学术建设两翼.“通三统”是文化传承的根源性途径,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以民主政治观念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需要传承的三大主要文化,其它各种文化传统亦应予以崇敬和继承;独立性是学术发明的根本基石,可通过多元化、民间化和制度化予以保障;中国化是当代中国学术建设的必由之路,任何民族都需要建立文化主体性才能获得文化认同,民族国家才能得以凝聚和发展.实现学术中国化,需要政府、民间和学者三方作出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百年来,中国近代学人提出的“学术独立”观念一直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事实上,立于近代语境深入考察其含义实多歧而微妙。第一,它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中的一个侧面,寻求中国学术能独立于西方,应对西学东渐的回应。以张之洞“中体西用”为代表的思想,实为产生中国学术应独立于西方之观念的源头。但从清末到1930年代,近代学人对学术独立于西方的吁求,并非学术上的保守,而是立于吸收西方学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美学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然而,20世纪以来的“百年美学”却是西方美学体系直接影响下的产物。作为一种知识背景、学术资源,西方美学对建构20世纪中国美学确实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审美体验方式。一味地用西方美学的逻辑与体系来套用中国美学,而忽视中国古典美学自身的特点,必然会丧失其独特魁力。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学术传统。必须以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为学术基点,有选择地利用西方的学术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美学”。  相似文献   

8.
内生于当代中国实践和独特语境的现代性中国话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崛起为比肩西方、具有原创性意义的现代性理论的新形态。在业已成熟的西方大学现代性建构的框架下,非西方大学也逐渐走上了现代性探索的道路。中国现代大学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通过与西方学术文化的对话和交融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合法性,并成功转型为现代文明的一部分。大学中国之治是彰显“中国之志”、立足“中国之智”、依托“中国之制”的大学治理中国模式的总括。大学中国之治的现代性建构就是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打造大学治理新格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大学治理全球化交出中国答卷。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西方学术分科观念与方法日渐为国人所重视、接受。同时,西方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纷纷传入中国,一些学者以近代西方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观念、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学术。西学东渐之下,中国传统学术体系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一些新的学术研究门类开始出现在近代中国学术的体系当中,并最终发展为独立的学科。中国学术体系与西方学术体系逐渐得以对接。这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一种极为重要的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兴起,也昭示了这一学术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文学性”观念自西方传入中国,对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这样一种无根状态的文学性观念无法摆脱本土的人学困境,与现代汉语语境形成悖论。对于西方文学性话语不加反省地接受所导致的迷失,应该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国视野”置于后殖民语境下中国学术的大背景中,借助后殖民批评话语,考察“中国视野”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与价值;阐释其超越后殖民批评思维局限的哲学基础,即“和而不同”;探讨后殖民语境中西方音乐研究的发展愿景,即“不同而和”,这也是“中国视野”西方音乐研究彰显出学术民族化、个性化、多元化特点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主义思潮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息息相关,它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和根本转型,表现为一、参照外域文学,“文学”从经学和史学话语笼罩下的“泛文学”观念中独立出来,逐步走向自足的美学范畴。二、通过“小说界革命”,颠覆传统知识等级秩序,使小说变成一种普遍的文体,改变了固有文学结构,以小说为中心的现代整体文学观念初步确立起来。三、“文学”与现代“国家”联姻,第一次形成“中国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3.
在对中西方传统设计美学尤其是西方二十世纪设计美学的分析对比中对中国现代设计美学话语的新价值和新观点作了概括,提出“商品属性、人、对话、折衷”应成为中国现代设计审美的主题词,成为设计美学话语新的表述范畴。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的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术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术在晚清时期由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过渡,留学生对此贡献甚大:率先引进西方进化论的学术观念,促成了中国学术观念的更新;积极推动中国传统学科的改造,使史学、文学等学科向现代学术方向转型,大力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的新学科,使中国的学科门类大为扩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学术中的心理学是由西方传入的,这个传入过程折射出中国原有知识分类系统的巨大调整。心理学名称的确定是多种选择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心理学认识的变化。心理学传入之初引发了国人的广泛兴趣,但在西方强势学术话语影响下的专业化和自然科学化倾向,使中国近现代心理学最终走上追随西方学术传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近代市民社会催生的一种启蒙话语的美学理论,在洋务运动之后中国市民社会初现端倪的时代传入中国。美学见证了中国社会现代性工程的起步,它为中国的启蒙话语注入了自由意志和自觉意识,但同时美学在中国社会特殊语境中又发生了价值诉求、思想资源和阐释旨归等方面的分化。就理论话语的公共性而言,中国现代美学在三个维度上体现了思想能量,即:启蒙、革命、救赎。  相似文献   

17.
何谓"为学术而学术"-纯学术观的类型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纯学术观的两个源头分别是古希腊和启蒙时代的德国。启蒙时代的学术观深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但又有所拓展。基于这两个时代的观念,可以分离出纯学术观的三种意涵。首先,这一观念认为知识本身即是目的,具有内在的价值,它强调知识的非实用性,这种观念也是古典自由教育的知识论基础;其次,纯学术观是一种自我合法化的话语,它强调学术或理性作为一个领域的独立性,拒绝用经济、政治的标准来衡量学术,它同时也是学术自由的学理依据;最后,为学术而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学术人的职业伦理,它强调的是“科学动机”的非功利性,要求学者将学术研究摆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8.
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独立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学术性社会组织,独立性是现代大学尤其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学术繁荣发达的品质保证。但这种独立性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是相对于政治组织而言的中立性.相对于政府组织而言的自治性,相对于社会而言的超脱性。全面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赋予、尊重和维护大学的独立性.推进中国的研究型大学建设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化语境中,中国学理论面临一种两难的抉择:拒绝西方话语,将被抛出当代批评浪潮之外;接受或参与西方话语,则冲击甚至动摇了本民族的传统话语结构。因此,长期以来,中国学理论一直在自我迷失与寻求出路的焦虑中艰难突围。增强本民族传统理论话语的信心,坚持用我们自己的论话语发言,让世界重视我们的话语,也许这就是在世界化语境中我们最需要做的事,也是我们在与西方对话时能够拥有自主权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章启群的《作为悖论的“〈庄子〉美学”》一文以西方美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来研究《庄子》和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不仅否定了《庄子》美学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而且对“《庄子》美学”、“道”、“美”、“自然美”等观念都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对《庄子》文本中究竟有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美学理论做出学术上区分、辨析是有意义的,也确有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