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游戏形式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能给幼儿以快乐。同时,游戏还满足了幼儿生理发展的需要、认知发展的需要、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以及幼儿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在游戏中,幼儿能够身心放松,积极活动,充分表现自己,实现个人愿望。幼儿是游戏中的主体,他们自己提出游戏主题,自己分配角色,通过操纵材料、物品,模仿成人的社会活动,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幼儿行为和心理表现并进行有目的的指导,使他们在游戏中得到教育,获得知识和受到启…  相似文献   

2.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有游戏的需要和权利,但幼儿游戏的需要和权利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教师是否提供合理的帮助和支持。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辨别"真游戏"和"做游戏",合理指导和支持幼儿的"真游戏"。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 育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它是通过多种活动来促进幼 儿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 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 自身的满足和发展。我们老师要通过游戏和多种活动引导幼 儿在与环境的接触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并与 人交往,让幼儿从中获取多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工作”是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实质和成人的工作是截然不同的,它是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活动。因其自由、自主、自助的特性,工作和游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又不等同于游戏。工作能促进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所以我们希望现实中的幼儿园活动能成为幼儿的“工作”。但幼儿园活动的实践并非如此。幼儿园里的活动要成为幼儿工作的关键是,幼儿园能为幼儿提供一个符合其需要的真实环境,以及在其中为幼儿提供满足身心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盛虹 《山东教育》2005,(33):35-35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在《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更提出了要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这些我们都能明白的道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举步维艰。几年来,游戏的话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相似文献   

6.
蒙台梭利的"工作"教育理论及其在幼儿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是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实质和成人的工作是截然不同的,它是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活动。因其自由、自主、自助的特性,工作和游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又不等同于游戏。工作能促进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所以我们希望现实中的幼儿园活动能成为幼儿的“工作”。但幼儿园活动的实践并非如此。幼儿园里的活动要成为幼儿工作的关键是,幼儿园能为幼儿提供一个符合其需要的真实环境,以及在其中为幼儿提供满足身心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薛芳 《考试周刊》2013,(10):186-186
<正>区域活动是以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对区域游戏的指导是幼儿能否在区域活动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而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成为他们游戏的伙伴,则是教师指导区域游戏的较好方法,因为教师只有参与到游戏中,才能真正了解:现在幼儿需要什么?班级游戏是否合理?什么时候介入游戏最适宜?如何使得  相似文献   

8.
角色游戏是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三岁前的幼儿主要是进行一些摆弄玩具或实物的游戏,到了三四岁时幼儿的知识经验增长,智力和体力得到发展,独立活动的能力增强,他们要求参加成人的活动,并且能模仿成人的行动以玩具代替实物,创造性地反映成人的社会活...  相似文献   

9.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它包括结构游戏、角色游戏和体育游戏。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而结构游戏以其随意性更受幼儿欢迎。在结构游戏中,幼儿可以随心所欲,更能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幼儿的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幼儿的多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那么,在结构游戏中幼儿有那些心理需要呢?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自主性与愉悦性是游戏的主要特征。自主性是指游戏不是在外在强制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出于游戏主体的兴趣和需要,自发、自愿、主动地进行的活动。愉悦性是指幼儿从游戏过程本身得到愉快和满足,是为了好玩而玩。可见,游戏主体——幼儿的需要及其满足,才能体现游戏的本质功能。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保证幼儿游戏的权利,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内容,才能使幼儿获得满足和发展。 遵循上述原则,开学初,我们与幼儿共同商定各活动区的内容。其中,幼儿讨论最热烈的就是角色游戏区。他们有不同的建议:有的说开小医院,有的说开小餐厅,还有的说开商店、美发厅等等。但实际上,由于室  相似文献   

11.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成人的劳动和活动)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幼儿可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游戏的内容、角色和规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生动活泼,充分发挥创造性,从而能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在角色游戏中,可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利于增加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利用游戏,幼儿可以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下模仿性地、创造性地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发展幼儿的认知水平,满足幼儿成长的心理需要,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利用游戏,我们还可以对幼儿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利用游戏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3.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和需求,在一定意义上,游戏与儿童就是同一个概念.幼儿园要想满足幼儿多样化的游戏需求,真正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机制予以保障,而这个保障机制可以从观念、环境、能力、制度等方面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丁慧 《文教资料》2014,(1):180-181
在游戏中,幼儿的各种潜能力会一一开发,是最能表现幼儿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晓虹 《福建教育》2014,(1):107-109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真正的游戏只有在教师开始放手以后才会开始。可是当教师放手以后,幼儿的游戏水平能不能得到保障,幼儿在游戏中能不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究竟教师放手以后幼儿的游戏会怎样?让我们走进具体的结构游戏案例,分析、解读教师放手后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因此,研究儿童的游戏,探索儿童游戏的发展规律是十分必要的。在研究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对儿童游戏的观察。一、幼儿游戏的观察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是成人了解幼儿游戏行为的关键。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观察,成人可以获取关于幼儿游戏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任何幼儿都离不开游戏,幼儿期就是游戏期。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是幼儿园的主导活动,它能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不同年龄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它对促进儿童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游戏活动与幼儿自主性发展现状活动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源泉与动力。而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占据的时间最多。它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特殊结合,在游戏中儿童玩得象社会生活一样逼真。(如“开医院”就好像自己真是一个医生;“上学校”就真的象一个学生。)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渴望模仿并参与成人的各种社会生活,但实际上又缺乏这种能力的阶段,游戏恰恰适合幼儿这一特点,又有助于这一矛盾的解决。幼儿在游戏中,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愿望得到实现,从中寻求到了快乐。在幼儿的游戏中,自主性又是游戏的主要特点。平…  相似文献   

19.
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而这一过程要让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得到展现,就要让孩子在游戏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真正地成为游戏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王秀琴 《甘肃教育》2020,(4):184-184
一、在亲子活动前,要让家长提前了解活动的相关信息。在幼儿园,亲子活动是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某种能力或者习惯。我们设计的每个游戏活动发展目标有所指向,游戏中都蕴含有无穷的教育意义。首先,本着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来确定活动目标,我们用最直观的方式设立了家园互动专栏,用来介绍活动的名称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