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向我省39个县26204名贫困生发放了1.3亿元贷款,标志着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突破亿元大关,取得显著成绩。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自2008年正式启动以来,已累计提供贷款2.8亿元,帮助57659名家庭经济困难高校学生解决就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青海教育》2011,(1):28-28
在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县资助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我省2010年至20l1学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于11月22日全部发放完毕。今年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放总金额达9235.13万元,惠及19382名贫困学生,贷款人数比去年增长了81.9%,贷款金额比去年增长75.5%,  相似文献   

3.
关于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探索出一种新的助学贷款模式——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并将其作为校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补充和完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在身份认定、手续办理、信用约束等方面优势突出,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这项政策在推广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安排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模式。  相似文献   

4.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给国家助学贷款带来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7年5月中央政府出台新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把生源地助学贷款纳入国家助学贷款体系试点推广。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互相替代政策会改变贷后管理主体,给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市场带来大的波动,进而影响整个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稳定。应由当地信用社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高校参与协助监督;谨慎变动两种助学贷款条款,促进助学贷款市场整体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政府于8月15日下发了<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意见>,本文拟对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新政策进行详细解读,介绍这一政策主要内容的变化,分析其对原助学贷款政策的完善和创新之处及其新政策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对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不断完善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舟帆 《高教论坛》2013,(7):122-125
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助学贷款制度的分析,提出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并对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制度化的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模式的政策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帮助高校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应运而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同国家助学贷款相比在贷前认定、贷中办理和贷后管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受到一些政策因素的制约。因此国家应对生源地助学贷款建立利息补偿机制、风险补偿机制与风险防范机制;实行税收减免并规定合理的还款方式及期限。学校要和银行联手加强贷款管理,广泛动员,确保应助尽助,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努力提高贷款质量,确保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国家生源地贷款和就学地贷款的比较分析,生源地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途径。根据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新增审批贷款金额120.67亿元。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为动员部署我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完善我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10月10日,全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合肥举行。  相似文献   

11.
《安徽教育》2011,(5):18-18
【正】本刊讯4月15日,2011年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总结了2010年工作,部署2011年工作。省教育厅副厅长江春,国家开发银行安徽分行副行长柳卫建出席了会议。太湖县教育局、蒙城县教育局在会上作经验交流。江春在会上回顾了我省去年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2010年我省共发放  相似文献   

12.
许欣  何玲娣 《成才之路》2009,(13):I0013-I0013
备受贫困生关注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有突破性进展!目前省教育厅、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及全省18个市县教育局,均已指定专人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事宜,从4月20日起,全面受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的通知》。1999、2004、2007年接连出台的三个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贷款性质、贷款主体及还款责任、贷款期限、贷款方式、贷款利息、风险补偿金、贷后管理等7个方面存在差异。新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相应的配套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生源地贷款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各种变化,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具有国家助学贷款所不具备的优势。但目前生源地助学贷款供求矛盾还相当突出。本文主要探讨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结合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考量,提出促进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展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风险因素有:贷款管理缺乏相应的责任主体、政策落实不到位、法律制度不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缺失等。针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风险可采用以下应对策略,如: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在法律法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发挥生源地在贷款中的积极作用、严把贷款审批关、建立有效的贷款回收体系、高校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旨在进一步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  相似文献   

16.
略论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特征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回顾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典型特征进行考察,并对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加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一种新生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文章通过比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指出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优势及目前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国家助学贷款由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全面转型以后,还款机制中的诚信教育在对象、责任主体、内容、形式等方面都需要作出相应改变。本文结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特点,阐述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下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内容以及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各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管理。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对于建立健全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效率,更好地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立足于实际工作,从贷款额度、期限、共同借款人、审核程序等角度探析了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特点,分析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的风险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学生贷款的制度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也兼有加拿大"生源地"(居留地)学生贷款、美国式"学生家长贷款"以及日本学生支援机构贷款等模式的某些元素。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学生贷款的成熟经验对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